软件测试用例经典方法 | 逻辑覆盖测试法及案例

简介: 逻辑覆盖测试法是常用的一类白盒测试方法,其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为基础,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来实现程序测试的覆盖。逻辑覆盖测试法要求测试人员对程序的逻辑结构有清晰的了解。逻辑覆盖测试法是一系列测试过程的总称,是使测试过程逐渐进行越来越完整的通路测试。从覆盖源程序语句的详尽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接下来将通过下面程序的逻辑覆盖测试用例一一介绍这些覆盖准则,该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1所示,其中,a、b、c、d、e是控制流上的若干程序点。

640.jpg


逻辑覆盖测试法是常用的一类白盒测试方法,其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为基础,通过对程序逻辑结构的遍历来实现程序测试的覆盖。逻辑覆盖测试法要求测试人员对程序的逻辑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逻辑覆盖测试法是一系列测试过程的总称,是使测试过程逐渐进行越来越完整的通路测试。从覆盖源程序语句的详尽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等。接下来将通过下面程序的逻辑覆盖测试用例一一介绍这些覆盖准则,该程序的流程图如图4-1所示,其中,a、b、c、d、e是控制流上的若干程序点。

main(){
   
   
int a,b;
float x;
scanf("%d,%d,%f",&a, &b, &x);
if((a>1)and(b = 0))
x = x/a;
if((a = 2)or(x>1))
x= x+1
prinf("x=%f",x);
}

640.png

■ 图1 程序流程图

01、逻辑覆盖测试的综合案例

通过一个案例将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一次综合应用,即设计以下程序的逻辑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图2给出了该例子的流程图,其中a、b、c、d和e是控制流上的若干程序点。

640.png

■ 图2程序流程图

  1. 语句覆盖

要测试DoWork函数,只需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就可以覆盖程序中所有可执行语句,程序执行的路径是abd,具体测试用例输入如下。

{x=4 y=5 z=5}

分析:语句覆盖可以保证程序中的每个语句都得到执行,但发现不了判定中逻辑运算的错误,即它不是一种充分的检验方法。例如,在第一个判定(x>3)&&(z<10)中把“&&”错误地写成“||”,这时仍使用该测试用例,则程序仍会按照流程图上的路径abd执行,这再次说明语句覆盖是最弱的逻辑覆盖准则。

  1. 判定覆盖

要实现DoWork函数的判定覆盖,需要设计两个测试用例,其程序执行的路径分别是abd和ace,对应测试用例的输入为:

{x=4 y=5 z=5};{x=2 y=5 z=5}

分析:上述两个测试用例不仅满足了判定覆盖,同时还做到了语句覆盖。从这点看似乎判定覆盖比语句覆盖更强一些,但其仍然无法确定判定内部条件的错误。例如,把第二个判定中的条件y>5错误写为y<5,然后使用上述测试用例,照样能按原路径执行而不影响结果。因此,需要更强的逻辑覆盖准则去检验判定内的条件。

  1. 条件覆盖

一个判定中通常都包含若干条件。条件覆盖的目的是设计若干测试用例,在执行被测程序后,使每个判定中每个条件的可能值至少满足一次。

对DoWork函数各个判定的各种条件取值加以标记。

(1) 对于第一个判定(x>3&&z<10):

条件x>3取真值记为t1,取假值记为-t1;

条件z<10取真值记为t2,取假值记为-t2。

(2) 对于第二个判定(x==4||y>5):

条件x==4取真值记为t3,取假值记为-t3;

条件y>5取真值记为t4,取假值记为-t4。

根据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要使上述4个条件可能产生的8种情况至少满足一次,其设计测试用例如表1所示。

■ 表1 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分析: 表1中这组测试用例不但覆盖了4个条件的全部8种情况,而且将两个判定的4个分支b、c、d、e也同时覆盖了,即同时达到了条件覆盖和判定覆盖。

虽然前面的一组测试用例同时达到了条件覆盖和判定覆盖,但是,并不是说满足条件覆盖就一定能满足判定覆盖。如果设计了如表2中的这组测试用例,则其虽然满足了条件覆盖,但也只是覆盖了程序中第一个判定的取假分支c和第二个判定的取真分支d,不能满足判定覆盖的要求。、

■ 表2 另一组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1. 判定/条件覆盖

根据判定/条件覆盖的基本思想,只需设计如表3中的两个测试用例便可以覆盖4个条件的8种取值以及4个判定分支。

■ 表3 判定/条件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分析: 从表面上看,判定/条件覆盖了各个判定中的所有条件的取值,但实际上,编译器在检查含有多个条件的逻辑表达式时,某些情况下的某些条件将会被其他条件掩盖。例如,对第一判定(x>3)&&(z<10)来说,必须x>3和z<10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定该判定为真。如果x>3为假,则编译器将不再会去检查z<10这个条件,那么即使这个条件有错也无法被发现。对第二个判定(x==4)||(y>5)来说,若条件x==4满足,编译器就会认为该判定为真,这时将不会再去检查y>5,那么同样也无法发现这个条件中的错误。因此,判定/条件覆盖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检查出逻辑表达式中的错误。
  1. 条件组合覆盖

对DoWork函数中的各个判定的条件取值组合加以标记。

(1) x>3,z<10记为t1,t2,即第一个判定的取真分支。

(2) x>3,z≥10记为t1,-t2,即第一个判定的取假分支。

(3) x≤3,z<10记为-t1,t2,即第一个判定的取假分支。

(4) x≤3,z≥10记为-t1,-t2,即第一个判定的取假分支。

(5) x==4,y>5记为t3,t4,即第二个判定的取真分支。

(6) x==4,y≤5记为t3,-t4,即第二个判定的取真分支。

(7) x≠4,y>5记为-t3,t4,即第二个判定的取真分支。

(8) x≠4,y<=5记为-t3,-t4,即第二个判定的取假分支。

根据组合覆盖的基本思想,以上可得设计测试用例如表4所示。

■ 表4 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分析:表4中这组测试用例覆盖了所有8种条件取值的组合,也覆盖了所有判定的真假分支,但丢失了一条路径abe。
  1. 路径覆盖

根据路径覆盖的基本思想,在满足组合覆盖测的测试用例中修改第三个测试用例,则可以实现路径覆盖,如表5所示。

■ 表5 路径覆盖测试用例

640.png


分析: 虽然前面一组测试用例满足了路径覆盖,但并没有覆盖程序中所有的条件组合(丢失了组合3和7),即满足路径覆盖的测试用例并不一定满足条件组合覆盖。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测试技术 开发者 Python
Python单元测试入门:3个核心断言方法,帮你快速定位代码bug
本文介绍Python单元测试基础,详解`unittest`框架中的三大核心断言方法:`assertEqual`验证值相等,`assertTrue`和`assertFalse`判断条件真假。通过实例演示其用法,帮助开发者自动化检测代码逻辑,提升测试效率与可靠性。
308 1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调度
写用例写到怀疑人生?AI 智能测试平台帮你一键生成!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推出AI智能测试用例生成功能,结合需求文档一键生成高质量测试用例,大幅提升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支持自定义提示词、多文档分析与批量管理,助力测试人员高效完成测试设计,释放更多时间投入核心分析工作。平台已开放内测,欢迎体验!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如何让AI更“聪明”?VLM模型的优化策略与测试方法全解析​
本文系统解析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核心机制、推理优化、评测方法与挑战。涵盖多模态对齐、KV Cache优化、性能测试及主流基准,助你全面掌握VLM技术前沿。建议点赞收藏,深入学习。
580 8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让AI帮你跑用例-重复执行,不该成为测试工程师的主旋律
测试不该止步于重复执行。测吧科技推出用例自动执行智能体,通过AI理解自然语言用例,动态规划路径、自主操作工具、自动重试并生成报告,让测试工程师从“点点点”中解放,专注质量思考与创新,提升效率3倍以上,节约人力超50%,重构测试生产力。
|
5月前
|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测试报告生成:整合错误截图,重复用例执行策略,调整测试顺序及多断言机制。
如何组织这一切呢?你可以写一本名为“Python测试之道”的动作指南手册,或者创建一个包含测试策略、测试顺序、多断言机制的脚本库。只要你的测试剧本编写得足够独到,你的框架就会像一位执行任务的超级英雄,将任何潜伏于代码深处的错误无情地揪出来展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整理好的测试结果,不仅有利于团队协作,更像冒险故事中的精彩篇章,带给读者无尽的探索乐趣和深刻的思考。
146 10
|
5月前
|
测试技术
软考软件评测师——可靠性测试测试方法
软件可靠性是指软件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受运行环境、软件规模、内部结构、开发方法及可靠性投入等因素影响。失效概率指软件运行中出现失效的可能性,可靠度为不发生失效的概率,平均无失效时间(MTTF)体现软件可靠程度。案例分析显示,嵌入式软件需满足高可靠性要求,如机载软件的可靠度需达99.99%以上,通过定量指标评估其是否达标。
|
5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监控
性能测试怎么做?方法、流程与核心要点解析
本文系统阐述了性能测试的核心方法论、实施流程、问题定位优化及报告编写规范。涵盖五大测试类型(负载验证、极限压力、基准比对、持续稳定性、弹性扩展)与七项关键指标,详解各阶段任务如需求分析、场景设计和环境搭建,并提供常见瓶颈识别与优化实战案例。最后规范测试报告内容框架与数据可视化建议,为企业级实践提出建立基线库、自动化回归和全链路压测体系等建议,助力高效开展性能测试工作。
|
9月前
|
编解码 缓存 Prometheus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本期内容为「ximagine」频道《显示器测试流程》的规范及标准,我们主要使用Calman、DisplayCAL、i1Profiler等软件及CA410、Spyder X、i1Pro 2等设备,是我们目前制作内容数据的重要来源,我们深知所做的仍是比较表面的活儿,和工程师、科研人员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测试并不复杂,但是相当繁琐,收集整理测试无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内容不完善或者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佬指出我们好改进!
611 16
「ximagine」业余爱好者的非专业显示器测试流程规范,同时也是本账号输出内容的数据来源!如何测试显示器?荒岛整理总结出多种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粗浅的原理解析!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AxBench:斯坦福大学推出评估语言模型控制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
AxBench 是由斯坦福大学推出,用于评估语言模型可解释性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支持概念检测和模型转向任务,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比较不同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239 5
AxBench:斯坦福大学推出评估语言模型控制方法的基准测试框架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