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技:使用Pymongo实现更新并返回数据

简介: 一日一技:使用Pymongo实现更新并返回数据

摄影:产品经理买单:kingname

有这样一个业务场景:

我有100篇故事,放在 MongoDB 里面。我做了一个 web 接口,每次请求返回一篇故事。希望能够实现:

每次请求返回的故事都不一样,在100次请求里面,每篇故事都需要返回。直到100篇故事全部返回完成。第101次与第1次相同,第102次与第2次相同……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 MongoDB 里面每一篇故事有3个字段:

{"title": "故事标题", "content": "故事正文", "count": "请求计数"}

如果只有一个人请求这个接口,并且他会等着上一次请求返回完成了再请求下一次,那么关键代码可以这样写:

  • 一开始,所有故事的 count字段都是0
import pymongo
handler = pymongo.MongoClient().story_project.story
story = list(handler.find().sort('count', 1).limit(1))[0]
_id = story['_id']
handler.update_one({'_id': _id}, {'$inc': {'count': 1}})

每次查询都取 count 最小的这一条。查询完成以后,就更新 count 字段。

但是,如果有很多人同时访问这个 web 接口,那么就会出现并发读写冲突的问题。当第一个人读取了一篇故事,还没有来得及更新 count 时,另一个人又访问接口,这样他们两人就会得到同一篇故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查询和更新作为一个原子操作来执行。此时,就要用到 pymongo 的find_one_and_update方法。它根据特定条件查询一条记录,同时更新这条记录的 count 值。这两个行为是通过一条命令完成的,即使多个人同时请求也不会出现并发冲突的情况。

find_one_and_update的使用方法如下:

import pymongo
handler.find_one_and_update({},
                         {'$inc':{'count': 1}},
                         sort=[('count', 1)])

其中,第一个参数表示查询条件,跟find的第一个参数一致。第二个参数表示更新的内容,与update_one的第二个参数一致。sort表示排序方式,它的值是一个包含元组的列表,元组的第一个元素为被排序的字段名,第二个元素为1表示升序,为-1表示降序。

update_one_and_update还有其他参数,可以参考它的官方文档[1]

目录
相关文章
|
大数据
阿里云EMR到底是什么?一图带你深入了解!
阿里云开源大数据平台E-MapReduce是运行在阿里云平台上的一种大数据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那么它到底有着怎样的功能及优势呢?一起来看看吧!
3841 0
阿里云EMR到底是什么?一图带你深入了解!
|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掌握taskset:优化你的Linux进程,提升系统性能
在多核处理器成为现代计算标准的今天,运维人员和性能调优人员面临着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处理能力的挑战。优化进程运行的位置不仅可以提高性能,还能更好地管理和分配系统资源。 其中,taskset命令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允许管理员将进程绑定到特定的CPU核心,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从而提升整体效率。
掌握taskset:优化你的Linux进程,提升系统性能
|
API Python
使用Python requests库下载文件并设置超时重试机制
使用Python的 `requests`库下载文件时,设置超时参数和实现超时重试机制是确保下载稳定性的有效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面对网络波动或服务器响应延迟的情况下,提高下载任务的成功率。
627 1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实现Stacking分类模型(RandomForestClassifier、ExtraTreesClassifier、AdaBoostClassifier、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SVC)项目实战
Python实现Stacking分类模型(RandomForestClassifier、ExtraTreesClassifier、AdaBoostClassifier、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SVC)项目实战
|
11月前
|
移动开发 小程序 数据可视化
HBuilderX 小白上手指南
HBuilderX 小白上手指南
720 0
|
并行计算 监控 Java
函数计算操作报错合集之遇到报错:RuntimeError: Expected all tensors to be on the same device,是什么原因
在使用函数计算服务(如阿里云函数计算)时,用户可能会遇到多种错误场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报错及其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函数部署失败、2. 函数执行超时、3. 资源不足错误、4. 权限与访问错误、5. 依赖问题、6. 网络配置错误、7. 触发器配置错误、8. 日志与监控问题。
1683 1
|
Android开发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移动端」Android平台签名证书(.keystore)生成指南
发布Android APK需签名证书,步骤如下: 1. 安装JRE,如[JRE8](https://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并添加到环境变量。 2. 使用`keytool -genkey`命令生成证书,例如: ``` keytool -genkey -alias testalias -keyalg RSA -keysize 2048 -validity 36500 -keystore test.keystore ``` 输入相关个人信息及密码。
1799 0
「移动端」Android平台签名证书(.keystore)生成指南
|
消息中间件 关系型数据库 网络安全
实时计算 Flink版操作报错合集之Flink sql-client 针对kafka的protobuf格式数据建表,报错: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如何解决
实时计算Flink版作为一种强大的流处理和批处理统一的计算框架,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实时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场景。实时计算Flink版通常结合SQL接口、DataStream API、以及与上下游数据源和存储系统的丰富连接器,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以应对各种实时计算需求。其低延迟、高吞吐、容错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众多企业和组织实时数据处理首选的技术平台。以下是实时计算Flink版的一些典型使用合集。
3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