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三角案例的C/C++与Python实现

简介: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表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

目录

一、杨辉三角

1.1 简介

1.2 特性

二、案例实现

2.1 C/C++算法实现

2.2 python实现

三、重点分析


一、杨辉三角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在百度百科上都能找到。


1.1 简介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出现。在欧洲,帕斯卡(1623----1662)在1654年发现这一规律,所以这个表又叫做帕斯卡三角形。帕斯卡的发现比杨辉要迟393年,比贾宪迟600年。


1.2 特性


前提:每行端点与结尾的数为1.

1.png

每个数等于它上方两数之和。


每行数字左右对称,由1开始逐渐变大。


第n行的数字有n项。


前n行共[(1+n)n]/2 个数。


第n行的m个数可表示为 C(n-1,m-1),即为从n-1个不同元素中取m-1个元素的组合数。


第n行的第m个数和第n-m+1个数相等 ,为组合数性质之一。


每个数字等于上一行的左右两个数字之和。可用此性质写出整个杨辉三角。即第n+1行的第i个数等于第n行的第i-1个数和第i个数之和,这也是组合数的性质之一。即 C(n+1,i)=C(n,i)+C(n,i-1)。


(a+b)n的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依次对应杨辉三角的第(n+1)行中的每一项。


将第2n+1行第1个数,跟第2n+2行第3个数、第2n+3行第5个数……连成一线,这些数的和是第4n+1个斐波那契数;将第2n行第2个数(n>1),跟第2n-1行第4个数、第2n-2行第6个数……这些数之和是第4n-2个斐波那契数。


将第n行的数字分别乘以10^(m-1),其中m为该数所在的列,再将各项相加的和为11^(n-1)。11^0=1,11^1=1x10^0+1×10^1=11,11^2=1×10^0+2x10^1+1x10^2=121,11^3=1x10^0+3×10^1+3x10^2+1x10^3=1331,11^4=1x10^0+4x10^1+6x10^2+4x10^3+1x10^4=14641,11^5=1x10^0+5x10^1+10x10^2+10x10^3+5x10^4+1×10^5=161051。


第n行数字的和为2^(n-1)。1=2^(1-1),1+1=2^(2-1),1+2+1=2^(3-1),1+3+3+1=2^(4-1),1+4+6+4+1=2^(5-1),1+5+10+10+5+1=2^(6-1)。


斜线上数字的和等于其向左(从左上方到右下方的斜线)或向右拐弯(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斜线),拐角上的数字。1+1=2,1+1+1=3,1+1+1+1=4,1+2=3,1+2+3=6,1+2+3+4=10,1+3=4,1+3+6=10,1+4=5。


将各行数字左对齐,其右上到左下对角线数字的和等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字。1,1,1+1=2,2+1=3,1+3+1=5,3+4+1=8,1+6+5+1=13,4+10+6+1=21,1+10+15+7+1=34,5+20+21+8+1=55。


二、案例实现


2.1 C/C++算法实现


在这里使用的是堆栈空间存储方法实现,最后结果打印出想要的前n行所有的数据。其实网上也有很多实现方法,有的内存、时间消耗可能比我的更小。在这里我只是个引子,附上代码: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n 20
void fun(int **arr,int num)
{
  int i = 0,j = 0;
  if (arr == NULL)
  {
    return ;
  }
  arr[0][0] = 1;
  arr[1][0] = 1;
  arr[1][1] = 1;
  for(i = 2;i < num;i++)    
  {
    arr[i][0] = 1;
    for (j = 1;j < i;j++)
    {
      arr[i][j] = arr[i-1][j-1]+arr[i-1][j];
    }
    arr[i][i] = 1;
  }
  return ;
}
int main()
{
  int i,j = 0;
  int **array = new int *[n];
  for (j = 0;j < n;j++)
  {
    array[j] = new int[j+1];
    memset(array[j],0,sizeof(int)*(j+1));
  }
  fun(array,n);
  for(i = 0;i < n;i++)    
  {
    for (j = 0;j < (n-i);j++)
    {
      printf(" ");
    }
    for (j = 0;j < i+1;j++)
    {
      printf("%d ",array[i][j]);
    }
    printf("\n");
  }
  for(i = 0;i < n;i++)
  {
    if (array[i] != NULL)
    {
      delete []array[i];
      array[i] = NULL;
    }
  }
  delete []array;
  array = NULL;
  system("pause");
  return 0;
}

执行结果:

image.png


2.2 python实现


def yh_tri(mylist1,mylist2,n):
    l = len(mylist1)
    if n < 2:
        return
    if l < 2:
        return
    if l >= n:
        print("the list len >= %d ",n)
        return
    for i in range(l,n):
        mylist2.append(1)
        for j in range(i-1):
            a = mylist1[i-1][j]
            b = mylist1[i-1][j+1]
            c = a + b
            mylist2.append(c)
        mylist2.append(1)   
        mylist1.insert(len(mylist1),mylist2[:])
        mylist2.clear()

函数调用:

mylist1 = [[1],[1,1]]
mylist2 = []
n = 10 #可根据需求改变
yh_tri(mylist1,mylist2,n)
for i in range(n):
    print(" "*(2*n-2*i-2),mylist1[i])

最后执行结果:

In [1]:runfile('D:/my_workspace/Python/yh_tri.py', wdir='D:/my_workspace/Python')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1, 5, 10, 10, 5, 1]
       [1, 6, 15, 20, 15, 6, 1]
     [1, 7, 21, 35, 35, 21, 7, 1]
   [1, 8, 28, 56, 70, 56, 28, 8, 1]
 [1, 9, 36, 84, 126, 126, 84, 36, 9, 1]


三、重点分析


1、杨辉三角特性分析,需要明确其中的规律:即下一层的数首尾均为1,且其他数是由上层左右肩部数据之和得到的。对应特性3,特性7。


2、在c/c++实现中,需要二维内存循环开辟,并注意结束后的内存释放。


3、python实现过程中,嵌套列表中元素循环添加问题,注意列表之间赋值后,不要随着列表更改而改变大列表的元素(后续会详细分析讲到)。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jenkins Shell 测试技术
|
20天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数据库
Python异步编程实战:爬虫案例
🌟 蒋星熠Jaxonic,代码为舟的星际旅人。从回调地狱到async/await协程天堂,亲历Python异步编程演进。分享高性能爬虫、数据库异步操作、限流监控等实战经验,助你驾驭并发,在二进制星河中谱写极客诗篇。
Python异步编程实战:爬虫案例
|
1月前
|
安全 jenkins Java
Java、Python、C++支持jenkins和SonarQube(一)
Jenkins 是一个开源的 持续集成(CI)和持续交付(CD) 工具,用于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软件项目。它基于 Java 开发,支持跨平台运行,并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可以灵活地扩展功能
146 5
|
1月前
|
jenkins Java Shell
Java、Python、C++支持jenkins和SonarQube(全集)
Jenkins 是一个开源的持续集成(CI)和持续交付(CD)工具,用于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软件项目。它基于 Java 开发,支持跨平台运行,并拥有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可以灵活地扩展功能
192 1
|
1月前
|
jenkins Java 持续交付
|
1月前
|
jenkins Java 测试技术
|
1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运维
Python装饰器实战场景解析:从原理到应用的10个经典案例
Python装饰器是函数式编程的精华,通过10个实战场景,从日志记录、权限验证到插件系统,全面解析其应用。掌握装饰器,让代码更优雅、灵活,提升开发效率。
114 0
|
3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NoSQL
Python爬虫案例:Scrapy+XPath解析当当网网页结构
Python爬虫案例:Scrapy+XPath解析当当网网页结构
|
4月前
|
数据可视化 算法 数据挖掘
Python 3D数据可视化:7个实用案例助你快速上手
本文介绍了基于 Python Matplotlib 库的七种三维数据可视化技术,涵盖线性绘图、散点图、曲面图、线框图、等高线图、三角剖分及莫比乌斯带建模。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和输出结果,展示了如何配置三维投影环境并实现复杂数据的空间表示。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分析与工程领域,帮助揭示多维数据中的空间关系与规律,为深入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140 0
Python 3D数据可视化:7个实用案例助你快速上手
|
7月前
|
搜索推荐 算法 程序员
6个案例15分钟让你了解Python套路
Python以其简洁易读的语法,成为编程初学者的首选。本文通过7个经典代码案例,带你快速了解Python编程的核心概念和常用技巧: 1. **九九乘法口诀**:使用嵌套循环打印乘法表。 2. **列表求和**:展示两种方法(for循环和内置函数sum())计算列表元素之和。 3. **素数判断**:编写函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 4. **斐波那契数列**:生成指定长度的斐波那契数列。 5. **冒泡排序**:实现简单的冒泡排序算法。 6. **汉诺塔问题**:通过递归解决经典的汉诺塔问题。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Python的基础语法,更体现了编程思维的重要性,帮助初学者逐步掌握编程套路。
164 2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