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Java写数据结构作业——7-2 Dijkstra算法(模板) (30分)

简介: 用Java写数据结构作业——7-2 Dijkstra算法(模板) (30分)

7-2 Dijkstra算法(模板) (30分)


给一个n(1 ≤ n ≤ 2500) 个点 m(1 ≤ m ≤ 6200) 条边的无向图,求 s 到 t 的最短路。

输入格式:

第一行四个由空格隔开的整数 n、m、s、t。

之后的 m 行,每行三个正整数 si、ti、wi(1≤wi≤109),表示一条从si 到 ti 长度为 wi 的边。

输出格式:

一个整数,表示从s 到t 的最短路径长度。数据保证至少存在一条道路。

输入样例:

7 11 5 4

2 4 2

1 4 3

7 2 2

3 4 3

5 7 5

7 3 3

6 1 1

6 3 4

2 4 3

5 6 3

7 2 1


输出样例:

7


注意:

两个顶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直接相连的道路。


思路

纵观此题,要注意的点有两个——一是两个顶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直接相连的道路;二是数据保证至少存在一条道路。这意味此图必是稠密图,每两个顶点之间都有一条及以上的道路。据此我们可以用矩阵来存储此图,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矩阵里的每个元素应是我们自己定义的一个类,但是此题只需算出最短路径,那么这题我们路径只需保留最短的即可。


程序框架设计

1.array矩阵表示图,num结点数量,edge边数,maxInt常量表示无穷大,distance矩阵记录各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s起点,t终点

2.initialize方法初始化图

3.私有方法createEdge(int a,int b)方法 建立一条边,把最短的一条边记录

4.dijkstra()方法

5. findMinDistance(boolean[] collected) 返回未被收录顶点中dist最小者的下标

6.find(int t)输出打印到t点的最短距离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Main {
    //一个常量100000001表示无穷大
    final static int MaxInt=100000001;
    //节点个数
    static int num=0;
    //边数
    static int edge=0;
    //二维矩阵
    static int[][] array;
    static int[] distance;
    static int[] path;
    //起点
    static int s;
    //终点
    static int t;
    //建图模块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初始化
        initialize();
        //调用dijkstra算法
        Dijkstra();
        //输出到t点的最短距离
        find(t);
    }
    public static void initialize(){
        //创建一个文本扫描器检测键盘输入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num=scanner.nextInt();
        edge=scanner.nextInt();
        s= scanner.nextInt();
        t= scanner.nextInt();
        //注意这个下标并不是结点值,下标减一才是!!!
        array=new int[num][num];
        //初始化图中值
        for (int i=0;i<num;i++){
            for (int j=0;j<num;j++){
                array[i][j]=MaxInt;
            }
        }
        for (int i=0;i<edge;i++){
            creatEdge(scanner.nextInt(),scanner.nextInt(),scanner.nextInt());
        }
        //初始化path和distance数组
        path=new int[num];
        distance=new int[num];
    }
    //建立一条边,把小的一条边存储
    private static void creatEdge(int a,int b,int length){
        if (array[a-1][b-1]>length){
            array[a-1][b-1]=length;
            array[b-1][a-1]=length;
        }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Dijkstra()
    {
        //记录该点是否访问过
        boolean collected[]=new boolean[num];
        /* 初始化:此处默认邻接矩阵中不存在的边用MaxInt表示 */
        for ( int i=0; i<num; i++ ) {
            distance[i] = array[i][s-1];
            if ( distance[i]<MaxInt )
                path[i] = s-1;
            else
                path[i] = -1;
            collected[i] = false;
        }
        /* 先将起点收入集合 */
        distance[s-1] = 0;
        collected[s-1] = true;
        while (true) {
            // temp = 未被收录顶点中dist最小者的下标
            int temp= findMinDistance(collected );
            if ( temp==-1 ) /* 若这样的temp不存在 */
                break;      /* 算法结束 */
            collected[temp] = true;  /* 收录temp */
            for( int i=0; i<num; i++ ) /* 对图中的每个顶点i+1 */
                /* 若i是temp的邻接点并且未被收录 */
                if ( collected[i]==false && array[temp][i]<MaxInt ) {
                    if (array[temp][i]<0 ) /* 若有负边 */
                        return false; /* 不能正确解决,返回错误标记 */
                    /* 若收录temp使得distance[i]变小 */
                    if ( distance[temp]+array[temp][i]< distance[i] ) {
                        distance[i] = distance[temp]+array[temp][i]; /* 更新distance[i] */
                        path[i] = temp; /* 更新s到i的路径 */
                    }
                }
        } /* while结束*/
        return true; /* 算法执行完毕,返回正确标记 */
    }
    //返回未被收录顶点中dist最小者的下标
    private static int findMinDistance(boolean[] collected){
        int min =MaxInt;
        int iMin=-1;
        for (int i=0;i<num;i++){
            if (min>distance[i]&&!collected[i]){
                min=distance[i];
                iMin=i;
            }
        }
        return iMin;
    }
    //输出打印到t点的最短距离
    private static void find(int t){
        System.out.println(distance[t-1]);
    }
}
相关文章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8-作业
本作业涵盖Java中Lambda表达式的应用,包括Runnable与Comparator接口的简化实现、自定义函数式接口NumberProcessor进行加减乘及最大值操作,以及通过IntProcessor处理整数数组,实现遍历、平方和奇偶判断等功能,强化函数式编程实践。
74 5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7-作业
本作业包含六个Java编程案例:1)动物类继承与多态;2)加油卡支付系统;3)员工管理类设计;4)学生信息统计接口;5)USB设备控制;6)家电智能控制。综合运用抽象类、接口、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技术,强化Java基础编程能力。
174 3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6-作业
本内容为Java基础学习作业,涵盖两个案例:一是通过Card类及其子类GoldenCard、SilverCard实现加油卡系统,体现封装与继承;二是通过Shape类及子类Circle、Rectangle演示多态与方法重写,强化面向对象编程理解。
79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Java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Matlab代码实现)
213 1
|
2月前
|
供应链 算法 Java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小龙虾优化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小龙虾优化算法求解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18 1
|
2月前
|
算法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3-作业
本内容包含多个Java编程案例,涵盖条件判断、循环、数组、随机数生成、素数判断等基础算法练习,适用于巩固Java语法与逻辑思维训练。
135 6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5-作业
本文为Java基础学习第五天作业,通过五个案例练习类与对象的定义、构造方法、set/get方法及成员方法的应用。涵盖女友、学生、教师、手机和电影等类的设计与测试,强化面向对象编程基础。
82 2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2-作业
本内容包含13个Java编程练习需求,涵盖变量定义、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符使用、键盘输入及条件判断等基础语法实践,适合初学者巩固Java核心基础知识。
88 5
|
2月前
|
Java
Java基础学习day04-作业
本作业包含8个Java编程案例,涵盖数组的定义与遍历、求和、最值计算、去极值求平均、元素倍增、二维数组行和计算及查找指定元素等内容,旨在巩固Java基础语法与数组操作技能。
232 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算法
【机器人路径规划】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的机器人路径规划(Python代码实现)
【机器人路径规划】基于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的机器人路径规划(Python代码实现)
313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