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下的数据标注

简介: 大模型时代下的数据标注

168b1d33475d66adf368c87295b58d8c.jpeg
大模型的兴起不仅仅意味着更高的计算能力和更复杂的算法,同时也要求更加丰富和准确的标注数据,以更好地训练这些庞大而强大的神经网络。在图像处理领域,SAM等大型模型的广泛应用使得图像分割任务变得更加高效和准确。在文本处理领域,GPT-4等大模型的崛起则使得语言生成和理解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海量数据的精准标注。

数据服务商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它们提供了从数据采集到标注的一站式服务。这些服务商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数据标注服务。他们的解决方案不仅仅包括最基础的标注工作,还涵盖了数据的预处理、模型的预训练和微调等多个环节。这一全方位的服务,使得企业可以更专注于模型的研发和应用,而无需过多关心数据标注的具体细节。

然而,尽管数据服务商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大模型时代下数据标注的发展,但一系列挑战也显而易见。首先,标注场景的难度逐渐增大。对于图像分割任务而言,一些复杂的场景,如遮挡、光照不均等,对于标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本标注领域,语境的复杂性和多义性使得标注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这些挑战要求标注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标注技能。

其次,数据量的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标注数据来训练,而这就要求标注的速度和产能能够跟上模型的发展速度。如何在保证标注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标注的速度,成为了数据服务商和科技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一些先进的自动化标注工具应运而生,试图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标注的效率,但在复杂场景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技企业纷纷推出闭环工具链和解决方案,为大模型时代的数据标注开启新篇章。闭环工具链不仅包括标注工具,还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模型训练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这一系统的出现,使得数据标注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加协同工作,提高整体效率。同时,一些先进的算法和模型也被引入到标注工作中,以提高标注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大模型时代,数据标注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数据服务商的崛起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标注服务,而科技企业的不断创新则推动着数据标注领域的发展。面对挑战,行业各方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力求在大模型时代下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标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标注,正是连接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纽带,让科技的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目录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处理
AIGC塑造大模型时代的数据标注新生态
AIGC塑造大模型时代的数据标注新生态
492 3
AIGC塑造大模型时代的数据标注新生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神经网络算法 —— Embedding(嵌入)!!
神经网络算法 —— Embedding(嵌入)!!
3389 1
|
2月前
|
存储 编解码 监控
针对3-15分钟视频的抽帧策略:让Qwen2.5 VL 32B理解视频内容
针对3-15分钟视频,提出高效抽帧策略:通过每5-10秒定间隔或关键帧检测方法,提取30-100帧关键图像,结合时间均匀采样与运动变化捕捉,降低冗余,提升Qwen2.5 VL 32B对视频内容的理解效率与准确性。
|
6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安全
国内主流Agent工具功能全维度对比:从技术内核到场景落地,一篇读懂所有选择
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达52.9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471亿美元,亚太地区增速领先。国内Agent工具呈现“百花齐放”格局,涵盖政务、金融、电商等多场景。本文深入解析实在智能实在Agent等主流产品,在技术架构、任务规划、多模态交互、工具集成等方面进行全维度对比,结合市场反馈与行业趋势,为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科学选型指南,助力高效落地AI智能体应用。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前端开发 物联网
【项目实战】通过LLaMaFactory+Qwen2-VL-2B微调一个多模态医疗大模型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医疗图像诊断项目。项目旨在通过训练一个医疗领域的多模态大模型,提高医生处理医学图像的效率,辅助诊断和治疗。作者以家中老人的脑部CT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MedTrinity-25M数据集训练模型,经过数据准备、环境搭建、模型训练及微调、最终验证等步骤,成功使模型能够识别CT图像并给出具体的诊断意见,与专业医生的诊断结果高度吻合。
20758 162
【项目实战】通过LLaMaFactory+Qwen2-VL-2B微调一个多模态医疗大模型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图谱
预训练模型(Pre-trained Models)
预训练模型是在大量文本数据上训练的模型,能捕捉语言的通用特征,通过微调适用于各种NLP任务。它们具备迁移学习能力,减少训练时间和资源需求,支持多任务学习,但需注意模型偏见和可解释性问题。常见模型有BERT、GPT等,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领域。
1277 2
|
数据采集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实战RAG:构建基于检索增强的问答系统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如何高效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所需知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检索增强的生成模型(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应运而生,它结合了检索技术和生成模型的优点,旨在提高生成模型的回答质量和准确性。作为一名热衷于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开发者,我有幸在多个项目中应用了RAG技术,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本文将从我个人的实际经验出发,详细介绍如何使用RAG技术来构建一个问答系统,希望能够帮助那些已经对RAG有一定了解并希望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的开发者们。
949 1
|
架构师 数据库 OceanBase
OceanBase的创始人是阳振坤
【8月更文挑战第8天】OceanBase的创始人是阳振坤
868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