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基于LSM模式,写是写HLOG及Memory的,也就是基本没有随机的IO,所以在写链路上性能高校还比较平稳。很多时候,写都是用可靠性来换取性能。
客户端优化
批量写
也是为了减少rpc的次数
HTable.put(List<Put>)
Auto Flush
autoflush=false可以提升几倍的写性能,但是还是要注意,直到数据超过2M(hbase.client.write.buffer决定)或用户执行了hbase.flushcommits()时才向regionserver提交请求。需要注意并不是写到了远端。
HTable.setWriteBufferSize(writeBufferSize) 可以设置buffer的大小
服务端优化
WAL Flag
不写WAL可以成倍提升性能,因为不需要写HLog,减少3次IO,写MemStore是内存操作
是以数据可靠性为代价的,在数据导入时,可以关闭WAL
增大memstore的内存
当前可以调高Memstore 的数值,降低 BlockCache 的数,跟读优化的思路正好相反
大量的HFile产生
如果写很快,很容易带来大量的HFile,因为此时Hfile合并的速度还没有写入的速度快
需要在业务低峰期做majorcompaction,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如果Hfile降低不下来,则需要添加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您对HBase的写优化理解得很到位。确实,HBase作为基于Google Bigtable设计的分布式、版本化、列存储的NoSQL数据库,其利用LSM-Tree(Log-Structured Merge Tree)结构来实现高效的写入性能。下面我将根据您的总结,结合阿里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视角,进一步说明如何在阿里云上进行HBase的写优化。
批量写:使用HTable.put(List<Put>)
方法进行批量写入可以显著减少网络往返时间(RPC次数),从而提升写入效率。在阿里云HBase(例如表格存储Table Store或云HBase服务)中,合理组织数据和操作,采用批量提交的方式,也是提高写入吞吐量的有效手段。
Auto Flush与Write Buffer Size:通过设置autoflush=false
并调用HTable.setWriteBufferSize(writeBufferSize)
来增大客户端缓存,可以减少向RegionServer提交请求的频率,进而提升写性能。在阿里云HBase服务中,虽然直接配置这些参数可能不直接暴露给用户,但可以通过调整表的写缓冲区大小等高级设置间接实现类似效果,以达到优化目的。
WAL Flag:在某些场景下,如数据导入或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批量写入时,可以选择不写WAL(预写日志)来换取更高的写入速度。这在阿里云HBase服务中可能需要通过特定的API调用或者服务配置来实现,需注意此操作会牺牲一定的数据持久性保障。
增大Memstore内存:调整Memstore大小是平衡读写性能的关键。在阿里云HBase服务中,可以通过管理控制台或API调用,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Memstore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负载情况。
大量HFile产生与Compaction策略:频繁的写入会导致HFile数量激增,影响查询性能。在阿里云环境下,可以通过监控HFile数量和定期执行Major Compaction来优化。虽然自动compaction机制通常能有效管理文件数量,但在极端写入压力下,手动触发大合并或调整compaction策略(如compaction触发条件、时机)可能会更高效。同时,根据资源使用情况适时扩容节点,也是应对高写入速率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在阿里云平台上使用HBase时,除了直接应用上述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优化策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阿里云提供的监控、报警、弹性伸缩等功能,以及咨询阿里云技术支持获取最佳实践建议,确保HBase集群在高性能的同时保持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