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蔡松露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中做了题为《阿里云自研数据库POLARDB解读 —— 我的云计算认知观》的分享,就POLARDB产品的架构、特性和使用场景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入的分析。
https://yq.aliyun.com/download/2522?spm=a2c4e.11154804.0.0.63346a79BBvurw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蔡松露在2018云栖大会·深圳峰会上分享的《阿里云自研数据库POLARDB解读 —— 我的云计算认知观》,主要聚焦于POLARDB产品的核心技术架构、特性、应用场景及产品创新点。根据现有知识库资料,我们可以概括POLARDB的关键信息如下:
技术架构: POLARDB采用Shared Everything架构,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它支持最多16个节点扩展,包括1个读写节点和多个只读节点,利用PolarFS提供高性能存储,最大支持500TB存储空间,并可按需动态扩容。
高可用性与智能特性: 支持自动、手动和自定义高可用模式,RTO小于30秒。具备智能数据库代理,实现透明读写分离和连接池管理,以及多种数据一致性级别。
Ganos时空数据库引擎: 支持多种空间/时空数据处理,符合OpenGIS标准,适用于GIS、遥感和IoT领域。
国产化与兼容性: 适应国产芯片,支持多种国产操作系统,提供Oracle语法高度兼容,简化迁移过程。
高级与安全特性: 支持自动弹性伸缩、Serverless计费,拥有类似Oracle AWR的性能诊断工具,以及全密态数据库功能,确保数据操作的安全合规。
高性能处理: 支持分布式并行计算,优化SQL执行效率,适用于高并发读多写少场景,如小鹏汽车智能辅助驾驶业务中大表查询和频繁更新的优化。
云原生设计: 弹性扩展、快速配置升降级,分钟级完成资源调整,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变化。
行业应用广泛: 由于其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易扩展性,POLARDB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支付、教育、通信等行业,助力企业应对大数据量和高并发挑战。
综上所述,蔡松露的分享深入剖析了POLARDB作为阿里云自研数据库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架构设计、技术创新、以及对多样化业务场景的支持方面,展现了POLARDB如何通过云原生技术和深度优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