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电力负荷:ARIMA、LSTM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简介: Python电力负荷:ARIMA、LSTM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全文链接:http://tecdat.cn/?p=32059

分析师:Eileen


电力系统源源不断向各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本文通过对数据的提取,帮助客户分别对不同客户端日,月,年的用电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型对单户负荷情况进行预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完整数据


解决方案


任务/目标

本课题的数据分析对象是电力在2011-2014年的370个客户端的耗电数据,根据预测负荷可以安排发电厂发电机组的启停,降低储备容量的浪费,节约成本。

 

数据源准备


负荷预测是用历史负荷建立模型来预测未来负荷的方法,因此历史数据收集的数量、质量直接决定了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所以在负荷预测前,需要收集大量的历史负荷数据、天气数据等。这些数据由于一些因素可能会造成数据的缺失,需要利用一些方法去填补缺失值,提高负荷预测的精确度。

本项目采用均值填补法,找到所有有缺失值的列,用各列的均值填充缺失值。


数据分析


通过曲线类图像,以特定时间周期所统计的负荷值为纵坐标来画出负荷/时间的关系曲线,呈现负荷的大小及发展趋势。例如年、月、季、天等指标。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对样本集拆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values = reframed.values
n_train_time = 365*24*3
train = values[:n_train_time, :]
test = values[n_train_time:, :]

考虑到最终模型会预测将来的某时间段的销量,为了更真实的测试模型效果,以时间来切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具体做法如下:假设我们有2011-2014的客户端耗电数据。以2011 ~ 2013的数据作为训练,以2013 ~ 2014的数据作为测试。


建模


LSTM 模型, 时间序列预测分析就是利用过去一段时间内某事件时间的特征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该事件的特征,将问题转化为监督学习问题。将特征进行规范化、归一化,进而搭建网络模型、训练网络。

ARIMA 一般应用在股票和电商销量领域

该模型用于使用观察值和滞后观察值的移动平均模型残差间的依赖关系,采用了拟合ARIMA(5,1,0)模型,将自回归的滞后值设为5,使用1的差分阶数使时间序列平稳,使用0的移动平均模型。

在此案例中,运用2种方法预测电力负荷,其可视化图形如下:


ARIMA模型


点击标题查阅往期内容


Python中利用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 预测电力负荷数据


01

02

03

04


LSTM模型


可以看出,预测值的趋势已经基本与真实趋势保持一致,但是在预测期较长的区间段,其预测值之间的差别较大。


关于分析师


在此对Eileen对本文所作的贡献表示诚挚感谢,她专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预测领域。擅长Python、数据分析。


相关文章
|
4月前
|
缓存 Rust 算法
从混沌到秩序:Python的依赖管理工具分析
Python 的依赖管理工具一直没有标准化,主要原因包括历史发展的随意性、社区的分散性、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向后兼容性的挑战、缺乏统一治理以及生态系统的快速变化。依赖管理工具用于处理项目中的依赖关系,确保不同环境下的依赖项一致性,避免软件故障和兼容性问题。常用的 Python 依赖管理工具如 pip、venv、pip-tools、Pipenv、Poetry 等各有优缺点,选择时需根据项目需求权衡。新工具如 uv 和 Pixi 在性能和功能上有所改进,值得考虑。
146 35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Python
【负荷预测】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CNN-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Python】
本项目实现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VMD-CNN-LSTM。通过VMD技术将原始电力负荷数据分解为多个平稳子序列,结合温度和时间等特征构建矩阵,输入CNN-LSTM模型训练,最终叠加重构得到预测结果。此方法有效应对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引起的误差,精度高且稳定性强。程序采用Python编写,注释清晰,运行稳定,并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结果。附带部分代码及详细运行结果展示,下载链接已提供。
|
1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基于Python的App流量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案
基于Python的App流量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案
|
4月前
|
并行计算 安全 Java
Python GIL(全局解释器锁)机制对多线程性能影响的深度分析
在Python开发中,GIL(全局解释器锁)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基于CPython解释器,探讨GIL的技术本质及其对程序性能的影响。GIL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代码,以保护内存管理的安全性,但也限制了多线程并行计算的效率。文章分析了GIL的必要性、局限性,并介绍了多进程、异步编程等替代方案。尽管Python 3.13计划移除GIL,但该特性至少要到2028年才会默认禁用,因此理解GIL仍至关重要。
317 16
Python GIL(全局解释器锁)机制对多线程性能影响的深度分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GA遗传优化TCN-LSTM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 2022a实现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GA)优化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时间序列预测算法。通过GA全局搜索能力优化TCN超参数(如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显著提升模型性能,优于传统GA遗传优化TCN方法。项目提供完整代码(含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运行后无水印效果预览。 核心内容包括:1) 时间序列预测理论概述;2) TCN结构(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3) GA优化流程(染色体编码、适应度评估等)。最终模型在金融、气象等领域具备广泛应用价值,可实现更精准可靠的预测结果。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的CNN-LSTM-SAM网络时间序列回归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PSO优化的CNN-LSTM-SAM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使用Matlab2022a开发,完整代码含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算法结合卷积层提取局部特征、LSTM处理长期依赖、自注意力机制捕捉全局特征,通过粒子群优化提升预测精度。适用于金融市场、气象预报等领域,提供高效准确的预测结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基于GA遗传优化的CNN-LSTM-SAM网络时间序列回归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使用MATLAB 2022a实现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完整程序无水印。核心代码包含详细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算法基于CNN-LSTM-SAM网络,融合卷积层、LSTM层与自注意力机制,适用于金融市场、气象预报等领域。通过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及参数优化等步骤,有效处理非线性时间序列,输出精准预测结果。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CNN-LSTM-SAM网络时间序列回归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CNN-LSTM-SAM网络与鲸鱼优化算法(WOA)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算法运行于Matlab2022a,完整程序无水印并附带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核心流程包括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及参数更新,最终输出最优网络参数完成预测。CNN层提取局部特征,LSTM层捕捉长期依赖关系,自注意力机制聚焦全局特性,全连接层整合特征输出结果,适用于复杂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任务。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API 异构计算
7.1.3.2、使用飞桨实现基于LSTM的情感分析模型的网络定义
该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飞桨框架实现基于LSTM的情感分析模型,包括网络定义、模型训练、评估和预测的完整流程,并提供了相应的代码实现。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贝叶斯优化CNN-LSTM网络的数据分类识别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展示了基于贝叶斯优化(BO)的CNN-LSTM网络在数据分类中的应用。通过MATLAB 2022a实现,优化前后效果对比明显。核心代码附带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涵盖BO、CNN、LSTM理论,特别是BO优化CNN-LSTM网络的batchsize和学习率,显著提升模型性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