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自我介绍: 拥有超过6年物联网开发经验。特别是在蓝牙领域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对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蓝牙Mesh等协议都有深入的研究。 CSDN平台优质作者,阿里云博客专家,目前在物联网公司担任 蓝牙高级工程师岗位。【微信公众号: 物联网布道师】
蓝牙5.4规范中引入了一种新的逻辑传输“Periodic Advertising with Responses(PAwR)”,它能够支持无连接的双向应用程序数据通信。在这种技术支持下,ESL设备不需要经常性的切换接收模式,因此可以大大延长电池寿命,同时,基于PAwR的数据传输模式,保证数据传输与监听设备的相关性,从而减少能量的浪费,实现ESL设备接收数据并响应至发送器的能力。
二叉树理论基础篇
动态规划理论基础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102.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101. 对称二叉树
53. 最大子序和(动态规划)
53. 最大子序和(贪心算法)
N皇后问题
35.搜索插入位置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31.下一个排列
27. 移除元素
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20. 有效的括号
19.删除链表的倒数第N个节点
17.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第15题. 三数之和
最长回文子串
【LeetCode】 1. 两数之和
本篇文章我们将介绍Matter的关键概念及特性。 Matter是一个基于IPV6的运行在TCP/IP上的应用层协议,Matter的底层可以工作在WiFi、Thread或者以太网协议上,而蓝牙是用来完成Matter的入网配置的。
目前的智能家居行业使用解决方案众多,相互之间隔离严重,有WiFi、蓝牙、ZigBee、蜂窝或者有线等等不同通讯协议的设备。不仅不同协议之间的设备不能互通,而且连相同通讯协议之间的设备也不能互通。例如谷歌助手控制谷歌产品,亚马逊语音设备可以用于亚马逊的设备,苹果使用Siri来驱动其产品,而国内小米、阿里等物联网平台也都有自己的生态。而Matter协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兼容性问题而诞生的, 并且在2022年十月CSA(连接标准联盟)正式发布了Matter标准协议1.0版本。
HFP(Hands-Free Profile), 是蓝牙免提协议, 可以让蓝牙设备对对端蓝牙设备的通话进行控制,例如蓝牙耳机控制手机通话的接听、 挂断、 拒接、 语音拨号等。HFP中蓝牙两端的数据交互是通过定义好的AT指令来通讯的
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是蓝牙高音质音频传输协议, 用于传输单声道, 双声道音乐(一般在 A2DP 中用于 stereo 双声道) , 典型应用为蓝牙耳机。 A2DP旨在通过蓝牙连接传输高质量的立体声音频流。它使用的基本压缩算法是SBC(Sub-Band Coding)来减小音频数据的大小,同时保持高音质,SBC压缩虽然效率较低,但是是必须支持的基本备用方案。A2DP还支持其他高级编解码器,例如AAC、aptX和LDAC,这些编解码器比SBC提供更好的音质,但这些编解码器的支持取决于设备本身的支持情况。
蓝牙AVRCP协议是蓝牙设备之间音视频的控制协议。定义了音频/视频的控制、浏览、查询、通知等一系列的命令集。常用来蓝牙耳机对手机的音乐进行控制,以及获取手机的音乐信息等场景。AVRCP协议有两个角色,分别是controller(CT)和 target(TG)。CT: 发送控制命令到对端,控制对端媒体播放器的设备,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遥控器等。TG:接收对端的控制命令,并执行操作,进行回复的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
经典蓝牙架构分层及协议总览
蓝牙CTKD是蓝牙4.2版本引入的一种交叉传输密钥派生的安全机制,全称 Cross-transport key derivation,主要用在蓝牙双模设备上,它可以跨越BLE和BT的边界,通过将BLE配对生成的LTK转化成BT配对的LinkKey,从而直接实现BT的配对,当然也可以通过BT配对生成的LinnkKey转化成BLE的LTK来实现BLE的配对,目前我们主要研究和使用前者。通过CTKD可以通过一次配对将BT和BLE两个链路都配对上,从而提升蓝牙双模设备的配对体验。
我们在开发蓝牙产品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这个文件传输用蓝牙可以做吗?多长时间可以传完?蓝牙的传输速率是多大?很多人对蓝牙的传输速率可能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几KB?几十KB?下面就来看一下蓝牙的传输速率到底有多快?众所周知,对于无线连接,链路维护和数据包冗余会产生一定的传输成本,以保持蓝牙连接的健壮和高效。因此,连接的低功耗蓝牙数据吞吐量的公式为: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将在建立连接时计算从 4.0 到 5 的数据吞吐量。
实现蓝牙通信安全,除了paring/bonding这种底层方式,用户也可以在应用层去实现相同功能,两者从功能上和安全性上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应用层自己实现的话,需要自己选择密码算法,密钥生成,密钥交换等,如果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应用就有可能会存在安全漏洞。设备跟手机绑定成功后,手机再次重连这个设备时,就会自动跳过service discovery过程,换句话说,配对的时候手机会把设备所有服务和characteristic的handle保存下来,二次重连的时候,直接用以前保存的handle值去操作设备。
上一章介绍了配对流程的第二阶段,剖析了配对第二阶段的配对算法的选择和鉴权方式的选择。接下来就进入了ble配对的阶段三,在该阶段双方会根据生成的STK或LTK来生成其他的密钥,就是配对的密钥分配阶段。
上一章介绍了配对流程的第一阶段,剖析了配对第一阶段的配对请求包和配对响应包的各个字段的含义和使用。接下来就进入了ble配对的阶段二,在该阶段双方会根据阶段一中的配对信息选择合适的配对和认证方式,并且生成会后续链接加密的密钥。
SM层是为了在两个蓝牙设备之间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主要的流程包括配对,绑定、鉴权、加密、消息完整性校验。配对:在两个设备之间创建一个或多个共享密钥的过程绑定:每一端保存配对中创建的密钥的行为,用于后续的连接,形成一个信任的设备对,绑定后的设备可以直接回连,而不用再走配对的流程。设备鉴权:根据两端设备的输入、输出能力和鉴权需求,选择不同的鉴权方式,验证两个设备有相同的密钥加密:对设备之间交换的数据进行加密的过程,用来保证数据链路的安全。消息完整性:对数据进行签名,并在另一端验证签名的过程。
连接同步通道是基于蓝牙连接的,首先要先建立ble连接基于时间同步的音频传输机制,可以实现多个设备的数据同步一个master可以建立多个CIG每个CIG可以最多31个CIS每个CIS里面最多有31个subevent链路层有LL_CIS_REQ 和 LL_CIS_RSP来创建CIS无连接的单向的,无应答机制广播通道,对接收者的数量没有限制不仅可以广播数据包还可以广播控制包每个big里面最多可以包含31个bis。
了解Enhance ATT之前先回顾一下BLE的ATT,BLE两个设备连接之后,GATT的client端如何知道server端支持了哪些profile、服务,这个就需要ATT, ATT层提供了标准机制、协议、帧格式,用来发现读、读取、写入对端设备的属性,ATT有client 和serve两个角色。在ATT的下层是L2CAP,位于hci的上层,L2CAP提供了多路通道的复用,ATT层、SM层的数据都需要经过L2CAP层,L2CAP层通过标志位来区分不同的协议层的数据包。
LEPC是LE Power Control的简称,是蓝牙5.2引入的用来优化功耗的一个普惠性的新特性,它既可以优化LE Audio的功耗,还可以优化现有ble的功耗。虽然在BLE中,LEPC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经典蓝牙BR/EDR中却很早就引入了该特性。LEPC是什么?一句话概括,LEPC是一个让蓝牙设备在建立连接后可以协商双方发射功率的机制。
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认证网络通信中参与者身份和加密通信的证书,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而数字证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公钥分发的问题。 在密码技术中数字证书也被称为公钥证书或身份证书, 它是用来证实公钥持有者身份的电子文件。 证书中包主要含公钥的相关信息、 用户身份信息及来自发行者的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它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在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来实现的,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的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与数字摘要技术的应用。数字签名可以识别消息是否被篡改, 并验证消息的可靠性, 也可以防止否认。
由于 ECC 密钥具有很短的长度,所以运算速度比较快。到目前为止,对于 ECC 进行逆操作还是很难的,数学上证明不可破解,ECC 算法的优势就是性能和安全性高。实际应用可以结合其他的公开密钥算法形成更快、更安全的公开密钥算法,比如结合 DH 密钥形成 ECDH 密钥协商算法,结合数字签名 DSA 算法组成 ECDSA 数字签名算法。ECDH算法常常用来进行密钥的协商,协商好密钥后,用来解决上面的密钥分配问题,将对称加密的密钥安全的传到对端设备。算法加密/解密数字签名密钥交换RSA✅✅✅❌。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是一种确认完整性并进行认证的技术,简称 MAC。使用消息认证码可以确认自己收到的消息是否就是发送者的本意,也就是说可以判断消息是否被篡改,是否有人伪装成发送者发送了这条消息。消息认证码的输入包括任意长度的和一个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输出固定长度的数据,输出的数据就是 MAC 值。
在密码学中,加密算法按照实现方式可分为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指的是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即双方使用共同的密钥。在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的过程中,数据发送方将明文数据通过密钥进行加密生成密文数据,将密文数据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密文数据后,通过密钥进行解密,将其恢复成明文数据。这就要求接收方要首先知道密钥,这需要发送方先将密钥通过安全方式发给接收方,通常会使用非对称加密例如ECDH算法来传输密钥(非对称密钥会在下章讲解)。
单项散列函数又称为安全散列函数或者哈希函数,可以将一段可变长度是输入数据转化为固定长度的一段输出值。 输入数据通常称为消息,输出数据通常称为消息摘要或者摘要,可用于检查消息的完整性。 常用的单向散列算法有MD4/5系列和SHA系列等。由于MD4、MD5算法都已被攻破,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SHA系列算法在物联网安全领域比较常见,特别是SHA256算法。 额外提一点,提到单向散列函数的特性,很多人一下子想到,我们经常使用到的CRC校验,例如将一段可变长度的数据经过CRC校验后,生成2个字节的校验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不加密,在网上传输很容易被监听。如果涉及到金钱相关,密码泄露以后很容易造成损失。所以都会利用加密 cryptography 技术,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confidentiality。信息被加密以后变成了密文在网上传播,接收者拿到密文进行解密 cryptanalysis,解密以后就可以看到明文。对称密码 (symmetric cryptography)是指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密钥的方式。对应的加密方式是对称加密。目前广泛使用 AES。对称密码有多种别名,公共密钥密码(common-k
【开源】PyQT+Pyserial开发的串口调试工具串口调试工具是我们做嵌入式开发常用的工具,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串口调试工具了,博主写这款串口调试工具一方面是为了学习Python PyQT Pyserial 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也是可以为后续基于此设计更多的串口自动化工具。所以本文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QT+Pyserial实现一款串口调试工具。
Git 是一个 “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简单的理解版本管理工具:大家在写东西的时候都用过 “回撤” 这个功能,但是回撤只能回撤几步,假如想要找回我三天之前的修改,光用 “回撤” 是找不回来的。而 “版本管理工具” 能记录每次的修改,只要提交到版本仓库,你就可以找到之前任何时刻的状态(文本状态)。
RTT( Real Time Terminal)是SEGGER公司新出的可以在嵌入式应用中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实时终端。J-Link驱动4.90之后的版本都支持RTT。RTT既可以从MCU上输出信息、也可以向应用程序发送信息,由于其高速的特性,所以不影响MCU的实时性。实现原理: 固件代码将要输出的log数据按照RTT的格式写到确定地址的内存中去,然后RTT通过swd口读取对应内存地址的数据,并显示到PC终端上。
上面的信息连可以看到当前运行的PC指针,再可以结合生成的map文件,就可以看到当前运行的函数。例如上面运行的PC指针为0x01000E72,下图是固件的map文件,查看map文件对应地址的函数为SEGGER_RTT_Write。用来读取内存的数据,参数为内存的地址和读取的长度。也可以直接用mem命令按照8位来读取。常用的命令有halt,go,mem(mem8,mem16, mem32), write(write1, write2, write4 )用来写入对应的内存地址,参数为内存的地址和写入的数据。
蓝牙Mesh Bearer层分为广播Bearer层和Gatt bearer层,一个节点设备可以支持至少其中的一个,也可以都支持。一般情况下,子设备节点如果不是低功耗设备,两个层都会支持的。在蓝牙Mesh网络中,Bearer层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功能,例如数据加密、数据压缩、数据分段等等。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总的来说,Bearer层是蓝牙Mesh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它提供了数据传输的基础支持,使整个网络能够顺畅地运行。
Network层是蓝牙Mesh协议栈中中,按照协议栈层级仅次于网络承载层的,是对整个蓝牙MeshMesh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协议层。Network层会使用netkey对数据包进行单独的加解密和认证,为mesh网络的数据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蓝牙Mesh中的Lower层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片和组包,是位于Upper层和Network层之间,对蓝牙Mesh的分层加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ontrol数据主要是用在Mesh设备的Friend特性,通过Friend特性和低功耗LowPower节点之间建立联系。Control数据就是下面的这几条命令,除此之外Upper层的所有数据都是Access数据。Friend节点与LowPower节点建立关系的流程如下:要建立 Friendship关系,首先LowPower节点向空中发送 Friend Request 请求(地址类型是 all-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