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打卡,今日学习《第一讲:云计算带来的技术变革》,通过乔帮主本次的领读,学到了云平台、云产品的选型以及软件技术的选项 完成的作业见如下: 1. 选择B 2. 云平台相对传统的虚拟化容器来讲,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尽量满足大多数业务需要,能够一键开启服务器环境,进行管理、操作相关软件应用 3. SaaS、PaaS、IaaS简单的说都属于云计算服务,也就是云计算+服务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基础设施即服务):用户可以在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基础设施上部署和运行任何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 平台即服务):PaaS给用户提供的能力是使用由云服务提供商支持的编程语言、库、服务以及开发工具来创建、开发应用程序并部署在相关的基础设施上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 软件即服务):SaaS给用户提供的能力是使用在云基础架构上运行的云服务提供商的应用程序。 4. Java吧,Devops
6月16日打卡,今日学习第二讲,通过本次解读,学到了相关负载内容,完成作业如下: 1. 会根据基础带宽,然后定价 2.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3. slb4层采用tcp协议 4. 4层建立一次tcp连接,7层建立两次tcp连接 四层负载均衡其实就是基于IP+端口的负载均衡,因为负载均衡器的IP是所谓的VIP,即虚拟IP,也就是说在负载均衡器上我们需要修改IP和端口已达到负载均衡,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必建立连接,直接转发SYN报文即可,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一次TCP连接,也就是负载均衡器只是起到了一个转发的作用,所有又被称作四层交换机.
七层负载均衡需要我们对包的内容进行分析,所以要求用户先于负载均衡器做连接,以保证负载均衡器能够分析包的内容,根据其中的内容和内置的选择策略为客户端分配不同的服务器,然后进行连接.这样看来其实这在功能上类似于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显然这相比于四层交换机对机器的要求更高. 5. 缓存为王,举例:对于热点数据可以进行缓存 6. 数据库通常分为层次式数据库、网络式数据库和关系式数据库三种 7. 内存4g至少,硬盘500g类似机器,数量的话,一般集群内,至少2台
6月23日打卡,今日学习第三讲,通过本次解读,学到了相关内容,完成作业如下: 1. 云平台已经充分考虑了各种场景下的应用的搭建,且为之实现了高可用,且能动态弹性伸缩 2. 负载均衡,多数据中心 3. 前端负载均衡一般考虑七层,后端应用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压力,做好应用的高并发处理等 4. 主备、热备、冷备 5. 读写操作
6月30日打卡,今日学习第四讲,通过本次解读,学到了相关内容,完成作业如下: 1. 关注云端架构带来的运维挑战,如下: 1)单服务变更性能影响如何评估? 2)性能瓶颈在各微服务间漂移,如何做好性能测试? 3)应对突发流量需求,扩容能否解决问题,如何扩容? 4)服务实例数量众多,如何收集信息,快速定位性能问题? 2. 搭建成本高,学习成本大,监控不全 3. 未来一站式监控,全局埋点 4. 快速弹性伸缩 5. 构建仓库,采用模型化容器监控方案。通过对监控对象、监控过程进行建模,基于模型来驱动整个监控场景
7月7日打卡,今日学习第五讲,云安全防御,通过本次解读,学到了相关内容,完成作业如下: 1)可以处理一部分,WAF可以关闭对公网暴露端口 2)一般采用的话,WAF里 3)购买高防,且提升自身服务器配置 4)提升自身配置,使用高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