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何以促进未来教育发展

简介: 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签,其飞速发展正在逐步塑造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的业务新形态,也不断带来颠覆性、丰富性、创新性的新业态。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刺激,教育如何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技术与教育的角逐互动中前行。技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推进力,与教育这一“人力资本发动机”竞相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标签,其飞速发展正在逐步塑造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的业务新形态,也不断带来颠覆性、丰富性、创新性的新业态。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刺激,教育如何发展,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AdobeStock_277131011-scaled-e1651161127437.jpeg

人工智能凸显创新人才发展挑战
作为引发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的指数级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质量与供给产生了新的需求,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张力,教育的超前性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知识增长的指数发展使得未来人才需要哪些方面的准备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智力劳动者比重增加,创新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刚需。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会极大压缩生产领域的从业者需求,特别是那些人工智能胜出的领域。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引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新型服务行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使得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技术人才等在劳动力结构中需求激增。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取代的创造性、灵活性、人文性等能力将成为智能化时代人才竞争的关键。教育肩负培养创新人才、为未来人才提前布局的使命。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经验是,只有教育领先于技术的发展步伐,为技术推进的社会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的布局,社会的发展才有后劲。因此,在人工智能推进社会更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回答好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承载提前布局人力资源的使命,以应对未知社会的人才挑战这一问题。

人工智能催生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人类知识生产加剧变化,知识增量呈现指数级态势。教育的传承性发展将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强调知识创造与创新,人工智能的介入更是催生了新的知识生产方式。

其一,人工智能强大的知识发现能力缩短了知识生产周期。随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新的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人工智能除了可以加快知识的生产、访问和利用,还可以从数据中提取隐含的、未知的、潜在的、有用的信息(知识),从而扩展知识创造的能力。

其二,人机协同的智能模式扩大了知识创造的机会与可能性。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促进人的群智协同创新,而且可以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代理协同,后者所具有的超强计算能力,可以极大加速知识生产,催生知识的众创,以及人机协同知识创新。人工智能催生的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教育的挑战是,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承,而更是知识的创新。未来学校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如何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合作,呵护学习者“能学”,以及高度重视学生辨析知识能力的培养,召唤学习者“会学”,促进学习者在人机交互中实现知识更新与创造。

人工智能变革学习方式带来创造力与活力释放可能
人工智能已经引发了诸多领域与行业的深刻变革,对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更是呼之欲出,为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可能。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带来规模化教育的个性化可能。人工智能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不仅创造灵活的学习空间,还能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生特征,为学生提供个性学习支持。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标准化教育下的适应性可能。人工智能通过动态学习诊断、反馈与资源推荐的自适应学习机制,可以适应学生动态变化的学习需求,从而打破标准化的教育限制,释放出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

最后,人工智能改善结构化的授导方式,释放教师的创造力与教学活力而专注于人性化的学习设计。教师烦琐重复性的工作能够被智能机器所替代,智能分析技术能为教师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问题与需求,教师的角色将转向更加优秀的学习设计师,专注于“如何让学生学好”,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将更多时间用于学习活动设计以及与学生的个性化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给教育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更多选择,教育需要发挥技术的赋能、增能、使能优势满足教育的功用性追求,也要坚守教育的育人初心和使命传递人文性价值,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前提探索可以实践的学习方式、学习设计,通过人工智能释放出教育的更大活力。

人工智能引发领域与行业变革催生教育生态升级
人工智能对其他领域与行业的变革影响也会延伸到教育领域,因为教育是关乎社会发展全局的事业。一方面,人工智能所发挥的增强、替代、改善、变革等作用,突出体现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所产生的行业重塑作用,以及对人力的释放。另一方面,这些重塑作用和人力的释放,引发了社会领域与行业的变革,促使了社会人才需求的转向;而教育是社会人才资源输出的重要领地,需要为此作出有力回应,从而催生教育生态升级。

人工智能加速了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推动了系统内部的更新再造。数字技术已经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式、学习体验、评价、管理等教育要素产生了深刻影响,并通过逐步的再造教育流程,变革着教育生态。而人工智能则在进一步加速这一过程,以一种颠覆性创新的态势,拓展系统内各要素的内涵,改善和延展系统内部关系,重塑教育系统功能与形态。

人工智能拓展了教育边界,助推未来学校建设。未来学校将借助技术的力量,把校外学习场所(如科技馆、博物馆)和线上学习场所都纳入“学校”的范畴,整合社会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形成一种全新的育人环境。同时,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促进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互融合,通过创建人、物、环境数字孪生体,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双向映射、动态交互和实时连接。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升级改造以及空间资源的拓展,能够使其更好地与社会领域衔接,更好地提供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创新人才成长场所。

人工智能关乎强国战略目标实现
教育应服务于国家战略布局,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构筑先发优势;为国际竞争、社会发展输出创新人才,支持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高点以及全球竞争中的主动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我国要“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全局部署了经济、教育、科技、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等重要方面。

教育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要战略的逻辑起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如创新人才问题、高新技术自主可控问题等。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本质是人才的较量,这需要教育从战略层面予以回应。

因此,教育在战略上起引领作用,就要既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推动教育生态系统升级,又谋篇布局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立足技术与教育在角逐中互为塑造的视角,对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的探索,更需要在战略上把握先机,通过教育为社会各领域输出创新人才,支撑社会各领域转型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创新发展,为强国战略注入持续活力与能量。

教育在与技术的角逐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具有超前性、人文性、传承性、战略性及生态性等特点。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式发展面前,教育的超前性变得难以维系;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人文性与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工具性之间呈现时空拉锯和矛盾;对人类知识的传承则变身为历史传承、人际共创以及人机共创的多重特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发展加速,教育的发展战略、前瞻性谋划,是一个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复旦大学X阿里云: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新合作丨云工开物
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阿里云与复旦达成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合作,通过算力资源、实验工具及课程共建等方式支持“AI大课2.0”。此次合作深化了双方在AI for Science领域的实践,从科研拓展至教育领域。自2023年起,双方共建CFFF智算平台,服务超5200名师生;2024年,“云工开物”计划助力复旦AI课程体系建设;2025年启动大模型认证合作,推动AI教育新模式。未来,阿里云将持续赋能复旦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
|
3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安全
深度:善用人工智能推动高等教育学习、教学与治理的深层变革
本文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带来的系统性变革,从学习进化、教学革新与治理重构三个维度展开。生成式AI作为技术前沿代表,正通过标准化认证体系(如培生的Generative AI Foundations)提升职场人士、教育者及学生的能力。文章强调批判性思维、高阶认知能力与社交能力的培养,主张教师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的教学模式,并提出构建分布式治理结构以适应技术迭代,最终实现人机协同的教育新生态,推动高等教育在智能时代焕发人性光辉。
|
3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关键变量: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领导力重塑
在人工智能重构教育生态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数字化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果,但技术赋能教育的深层价值尚未充分释放。关键在于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领导力转型。生成式AI认证体系为管理者能力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强调技术认知、实践能力和伦理治理三方面提升。未来教育治理需实现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推动从“数字工具应用”到“教育模式创新”的转变,最终达成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目标。
|
20天前
|
人工智能 物联网 vr&ar
阿里云与米兰设计周大赛达成战略合作,共启AI时代设计教育新篇章丨云工开物
阿里云与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达成战略合作,推动AI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赛事收到来自1759所高校的27万件作品,累计65万件,参赛人数超120万。专项赛设5大赛项,吸引720多所院校参与,投稿超9700件。阿里云提供免费算力和AIGC工具支持,助力“AI+乡村振兴”等创新设计,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与教育数字化升级。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架构师
5月23日北京,与通义灵码探索生成式AI与教育的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正重塑教育边界!“GenAI 教育探索联合活动”由英特尔、阿里云等多家机构联合举办,聚焦生成式 AI 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5 月 23 日 13:30,活动将在北京环球贸易中心启幕。阿里云高级产品架构师冯天豪将分享通义灵码 2.5 版本升级内容,探讨 Qwen3 模型与智能体如何重新定义编程能力。立即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参与!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教育领域尤为突出。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AI技术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565 2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自学能力与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解锁未来竞争力的教育密码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自学能力,使孩子能够应对未来挑战。科技发展与AI技术的普及改变了职场格局,预计到2030年,8亿岗位将被自动化取代。因此,培养终身学习意识至关重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成为评估自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助力求职者抓住新机遇。教育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GAI认证,共同构筑未来之路。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的角色与影响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作用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认证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AI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新工具与手段,能够优化评价过程、提升质量并促进个性化发展。GAI认证不仅提升了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与竞争力,还推动了教育评价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文章强调需加强AI技术应用研究、推广GAI认证,并注重评价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AI赋能教育评价改革是未来趋势,将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以教育之道御AI之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策略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AI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带来了个性化学习体验。然而,面对信息过载和伦理挑战,教育需坚守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GAI认证由培生推出,涵盖生成式AI技能,融合伦理与法律课程,助力学员掌握核心知识,提升职业竞争力,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钥匙。
|
4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vr&ar
让教育更智能:HarmonyOS助力AI类目标签革新教育行业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化转型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关键。AI类目标签技术脱颖而出,通过分析学生多维度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标签,助力因材施教;智能管理教学资源,提高备课效率。HarmonyOS NEXT API 12及以上版本的分布式能力和强大的数据安全机制,为多设备协同学习和数据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开发者可利用鸿蒙生态构建创新教育应用,推动教育智能化发展。
132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