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ico on Kubernetes

本文涉及的产品
容器服务 Serverless 版 ACK Serverless,952元额度 多规格
容器服务 Serverless 版 ACK Serverless,317元额度 多规格
简介:

@[toc]

Calico 网络模型

由于两台物理机的容器网段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将两台物理机配置成为路由器,并按照容器的网段配置路由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物理机A中,我们可以这样配置:要想访问网段172.17.9.0/24,下一跳是192.168.100.101,也即到物理机B上去。

 这样在容器A中访问容器B,当包到达物理机A的时候,就能够匹配到这条路由规则,并将包发给下一跳的路由器,也即发给物理机B。在物理机B上也有路由规则,要访问172.17.9.0/24,从docker0的网卡进去即可。
当容器B返回结果的时候,在物理机B上,可以做类似的配置:要想访问网段172.17.8.0/24,下一跳是192.168.100.100,也即到物理机A上去。

Calico网络的大概思路,即==不走Overlay网络,不引入另外的网络性能损耗,而是将转发全部用三层网络的路由转发来实现==

如果全部走三层的路由规则,没必要每台机器都用一个docker0,从而浪费了一个IP地址,而是可以直接用路由转发到veth pair在物理机这一端的网卡。同样,在容器内,路由规则也可以这样设定:把容器外面的veth pair网卡算作默认网关,下一跳就是外面的物理机。
于是,整个拓扑结构就变成了这个图中的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lico网络的转发细节

容器A1的IP地址为172.17.8.2/32,不是/24,而是/32,将容器A1作为一个单点的局域网了, 容器A1里面的默认路由,Calico配置得比较有技巧

default via 169.254.1.1 dev eth0
169.254.1.1 dev eth0 scope link

这个IP地址169.254.1.1是默认的网关,但是整个拓扑图中没有一张网卡是这个地址。那如何到达这个地址呢?

当一台机器要访问网关的时候,首先会通过ARP获得网关的MAC地址,然后将目标MAC变为网关的MAC,而网关的IP地址不会在任何网络包头里面出现,也就是说,没有人在乎这个地址具体是什么,只要能找到对应的MAC,响应ARP就可以了

ARP本地有缓存,通过ip neigh命令可以查看。

169.254.1.1 dev eth0 lladdr ee:ee:ee:ee:ee:ee STALE

这个MAC地址是Calico硬塞进去的,但是没有关系,它能响应ARP,于是发出的包的目标MAC就是这个MAC地址。
在物理机A上查看所有网卡的MAC地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veth1就是这个MAC地址。所以容器A1里发出的网络包,第一跳就是这个veth1这个网卡,也就到达了物理机A这个路由器。
在物理机A上有三条路由规则,分别是去两个本机的容器的路由,以及去172.17.9.0/24,下一跳为物理机B。

172.17.8.2 dev veth1 scope link
172.17.8.3 dev veth2 scope link
172.17.9.0/24 via 192.168.100.101 dev eth0 proto bird onlink

同理,物理机B上也有三条路由规则,分别是去两个本机的容器的路由,以及去172.17.8.0/24,下一跳为物理机A

172.17.9.2 dev veth1 scope link
172.17.9.3 dev veth2 scope link
172.17.8.0/24 via 192.168.100.100 dev eth0 proto bird onlin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物理机化身为路由器,通过路由器上的路由规则,将包转发到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隧道封装解封装,仅仅是单纯的路由转发,性能会好很多。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很多问题。


路由配置组件Felix

如果只有两台机器,每台机器只有两个容器,而且保持不变。我手动配置一下,倒也没啥问题。但是如果容器不断地创建、删除,节点不断地加入、退出,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三台物理机,两两之间都需要配置路由,每台物理机上对外的路由就有两条。如果有六台物理机,则每台物理机上对外的路由就有五条。新加入一个节点,需要通知每一台物理机添加一条路由。
这还是在物理机之间,一台物理机上,每创建一个容器,也需要多配置一条指向这个容器的路由。如此复杂,肯定不能手动配置,需要每台物理机上有一个agent,当创建和删除容器的时候,自动做这件事情。这个agent在Calico中称为Felix。


路由广播组件BGP Speaker

在Calico中,每个Node上运行一个软件BIRD,作为BGP的客户端,或者叫作BGP Speaker,将“如何到达我这个Node,访问我这个Node上的容器”的路由信息广播出去。所有Node上的BGPSpeaker 都互相建立连接,就形成了全互连的情况,这样每当路由有所变化的时候,所有节点就都能够收到了。

Calico中还实现了灵活配置网络策略Network Policy,可以灵活配置两个容器通或者不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alico 架构

Calico全景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连接复杂性与规模问题

这里面还存在问题,就是BGP全连接的复杂性问题。
例子里只有六个节点,BGP的互连已经如此复杂,如果节点数据再多,这种全互连的模式肯定不行,到时候都成蜘蛛网了。(这个要怎么解决可以思考一下)

于是多出了一个组件BGP Route Reflector,它也是用BIRD实现的。有了它,BGP Speaker就不用全互连了,而是都直连它,它负责将全网的路由信息广播出去。(这样做有什么隐患,或者说整个系统脆弱点在哪里?因为我自己做过类似项目,然后那个项目遭到了极强的压力面试的拷问,所以有点感觉...)


大规模部署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机架就像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把它设置为一个AS,而BGP Router Reflector有点儿像数据中心的边界路由器。在一个AS内部,也即服务器和BGP RouterReflector之间使用的是数据中心内部的路由协议iBGP,BGP Router Reflector之间使用的是数据中心之间的路由协议eBGP。

一个机架上有多台机器,每台机器上面启动多个容器,每台机器上都有可以到达这些容器的路由。每台机器上都启动一个BGP Speaker,然后将这些路由规则上报到这个Rack上接入交换机的BGP Route Reflector,将这些路由通过iBGP协议告知到接入交换机的三层路由功能。

在接入交换机之间也建立BGP连接,相互告知路由,因而一个Rack里面的路由可以告知另一个Rack。有多个核心或者汇聚交换机将接入交换机连接起来,如果核心和汇聚起二层互通的作用,则接入和接入之间之间交换路由即可。如果核心和汇聚交换机起三层路由的作用,则路由需要通过核心或者汇聚交换机进行告知。


跨网段访问问题

上面的Calico模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跨网段问题,这里的跨网段是指物理机跨网段。
如物理机A要告诉物理机B,你要访问172.17.8.0/24,下一跳是我192.168.100.100;同理,物理机B要告诉物理机A,你要访问172.17.9.0/24,下一跳是我192.168.100.101。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物理机A和物理机B是同一个网段的,是连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上的。那如果物理机A和物理机B不是在同一个网段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化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物理机A的网段是192.168.100.100/24,物理机B的网段是192.168.200.101/24,这样两台机器就不能通过二层交换机连接起来了,需要在中间放一台路由器,做一次路由转发,才能跨网段访问。
本来物理机A要告诉物理机B,你要访问172.17.8.0/24,下一跳是我192.168.100.100的,但是中间多了一台路由器,下一跳不是我了,而是中间的这台路由器了,这台路由器的再下一跳,才是我。这样之前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物理机B上的容器要访问物理机A上的容器,第一跳就是物理机B,IP为192.168.200.101,第二跳是中间的物理路由器右面的网口,IP为192.168.200.1,第三跳才是物理机A,IP为192.168.100.100。

解决方式是在物理机A和物理机B之间打一个隧道,这个隧道有两个端点,在端点上进行封装,将容器的IP作为乘客协议放在隧道里面,而物理主机的IP放在外面作为承载协议。这样不管外层的IP通过传统的物理网络,走多少跳到达目标物理机,从隧道两端看起来,物理机A的下一跳就是物理机B,这样前面的逻辑才能成立


Calico的IPIP模式(解决物理机不在一个网段的问题)

使用了IPIP模式之后,在物理机A上,我们能看到这样的路由表:

172.17.8.2 dev veth1 scope link
172.17.8.3 dev veth2 scope link
172.17.9.0/24 via 192.168.200.101 dev tun0 proto bird onlink

这和原来模式的区别在于,下一跳不再是同一个网段的物理机B了,IP为192.168.200.101,并且不是从eth0跳,而是建立一个隧道的端点tun0,从这里才是下一跳。
如果我们在容器A1里面的172.17.8.2,去ping容器B1里面的172.17.9.2,首先会到物理机A。在物理机A上根据上面的规则,会转发给tun0,并在这里对包做封装:

层源IP为172.17.8.2;
内层目标IP为172.17.9.2;
外层源IP为192.168.100.100;
外层目标IP为192.168.200.101。

将这个包从eth0发出去,在物理网络上会使用外层的IP进行路由,最终到达物理机B。在物理机B上,tun0会解封装,将内层的源IP和目标IP拿出来,转发给相应的容器。


推荐阅读

容器网络原理(有点长)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6月前
|
Kubernetes Java 流计算
Flink application on k8s 有没有和 session 模式通过-C 指定额外的 jar 的相同功能啊?
Flink application on k8s 有没有和 session 模式通过-C 指定额外的 jar 的相同功能啊?
87 0
|
Kubernetes 流计算 容器
Flink on k8s的话,怎么在容器运行前初始化一些脚本?
Flink on k8s的话,怎么在容器运行前初始化一些脚本?
78 1
GreenPlum on K8s
GreenPlum on K8s
207 0
|
11月前
|
弹性计算 资源调度 Kubernetes
Flink三种集群模式,Standalone模式,Flink On YARN,Flink On K8S,这三种模式有啥优缺点,生产环境如何选择呢?
Flink三种集群模式,Standalone模式,Flink On YARN,Flink On K8S,这三种模式有啥优缺点,生产环境如何选择呢?
958 3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Kubernetes
kafka/pulsar on k8s
kafka/pulsar on k8s
kafka/pulsar on k8s
|
分布式计算 运维 Kubernetes
flink on k8s jobmanager HA 完全部署
flink on k8s jobmanager HA 完全部署
flink on k8s jobmanager HA 完全部署
|
6月前
|
Kubernetes 固态存储 容器
pulsar on k8s
pulsar on k8s
|
6月前
|
存储 Kubernetes Apache
pulsar on k8s 部署验证
pulsar on k8s 部署验证
|
6月前
|
分布式计算 Kubernetes Java
spark on k8s native
spark on k8s native
|
Prometheus Kubernetes 监控
Prometheus + Grafana on k8s部署
Prometheus + Grafana on k8s部署
1276 0
Prometheus + Grafana on k8s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