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行代码仿Vue实现极简双向绑定[详细注释]

简介: 前言现在的前端面试不管你用的什么框架,总会问你这个框架的双向绑定机制,有的甚至要求你现场实现一个双向绑定出来,那对于没有好好研究过这方面知识的同学来说,当然是很难的,接下来本文用160行代码带你实现一个极简的双向绑定机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波赞/关注,支持一下,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可以有所收获。本文是在面试题:你能写一个Vue的双向数据绑定吗?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改动,并添加了详细注释,而成的。个人博客了解一下:obkoro1.com效果GIF:

前言

现在的前端面试不管你用的什么框架,总会问你这个框架的双向绑定机制,有的甚至要求你现场实现一个双向绑定出来,那对于没有好好研究过这方面知识的同学来说,当然是很难的,接下来本文用160行代码带你实现一个极简的双向绑定机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波赞/关注,支持一下,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可以有所收获。

本文是在面试题:你能写一个Vue的双向数据绑定吗?

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改动,并添加了详细注释,而成的。


效果GIF:

image.png

了解Object.defineProperty():

这个API是实现双向绑定的核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重写数据的getset方法。

使用方式:

let obj = {
      singer: "周杰伦"
    };
    let value = "青花瓷";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music", {
      // value: '七里香', // 设置属性的值 下面设置了get set函数 所以这里不能设置
      configurable: false, // 是否可以删除属性 默认不能删除
      // writable: true,  // 是否可以修改对象 下面设置了get set函数 所以这里不能设置
      enumerable: true, // music是否可以被枚举 默认是不能被枚举(遍历)
      // ☆ get,set设置时不能设置writable和value,要一对一对设置,交叉设置/同时存在 就会报错
      get() {
        // 获取obj.music的时候就会调用get方法
        // let value = "强行设置get的返回值"; // 打开注释 读取属性永远都是‘强行设置get的返回值’
        return value;
      },
      set(val) {
        // 将修改的值重新赋给song
        value = val;
      }
    });
    console.log(obj.music); // 青花瓷
    delete obj.music; // configurable设为false 删除无效
    console.log(obj.music); // 青花瓷
    obj.music = "听妈妈的话"; 
    console.log(obj.music); // 听妈妈的话
    for (let key in obj) {
      // 默认情况下通过defineProperty定义的属性是不能被枚举(遍历)的
      // 需要设置enumerable为true才可以 否则只能拿到singer 属性
      console.log(key); // singer, music
    }

示例demo:

对,这里有个demo

画一下重点:

  • get,set设置时不能设置writable和value, 他们是一对情侣的存在,交叉设置或同时存在,会报错
  • 通过defineProperty设置的属性,默认不能删除,不能遍历,当然你可以通过设置更改他们。
  • get、set 是函数,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兼容性:IE 9,Firefox 4, Chorme 5,Opera 11.6,Safari 5.1

更详细的可以看一下MDN


实现思路:

mvvm系列的双向绑定,关键步骤:

  1. 实现数据监听器Observer,用Object.defineProperty()重写数据的get、set,值更新就在set中通知订阅者更新数据
  2. 实现模板编译Compile,深度遍历dom树,对每个元素节点的指令模板进行替换数据以及订阅数据
  3. 实现Watch用于连接Observer和Compile,能够订阅并收到每个属性变动的通知,执行指令绑定的相应回调函数,从而更新视图
  4. mvvm入口函数,整合以上三者。

流程图:

image.png

这部分讲的很清楚,现在有点懵逼也没关系,看完代码,自己copy下来玩一玩之后,回头再看实现思路,相信会有收获的。


具体代码实现:

html结构:

<div id="app">
    <input type="text" v-model="name">
    <h3 v-bind="name"></h3>
    <input type="text" v-model="testData1">
    <h3>{{ testData1 }}</h3>
    <input type="text" v-model="testData2">
    <h3>{{ testData2 }}</h3>
</div>

看到这个模板,相信用过Vue的同学都不会陌生。

调用方法:

采用类Vue方式来使用双向绑定: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var app = new myVue({
        el: '#app', // dom
        data: { // 数据
            testData1: '仿Vue',
            testData2: '极简双向绑定',
            name: 'OBKoro1'
        }
    })
}

创建myVue函数:

实际上这里是我们实现思路中的第四步,用于整合数据监听器this._observer()、指令解析器this._compile()以及连接Observer和Compile的_watcherTpl的watch池。

function myVue(options = {}) {  // 防止没传,设一个默认值
        this.$options = options; // 配置挂载
        this.$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options.el); // 获取dom
        this._data = options.data; // 数据挂载
        this._watcherTpl = {}; // watcher池
        this._observer(this._data); // 传入数据,执行函数,重写数据的get set
        this._compile(this.$el); // 传入dom,执行函数,编译模板 发布订阅
    };

Watcher函数:

这是实现思路中的第三步,因为下方数据监听器_observer()需要用到Watcher函数,所以这里就先讲了。

像实现思路中所说的,这里起到了连接Observer和Compile的作用:

  1. 在模板编译_compile()阶段发布订阅
  2. 在赋值操作的时候,更新视图
// new Watcher() 为this._compile()发布订阅+ 在this._observer()中set(赋值)的时候更新视图
 function Watcher(el, vm, val, attr) {
     this.el = el; // 指令对应的DOM元素
     this.vm = vm; // myVue实例
     this.val = val; // 指令对应的值 
     this.attr = attr; // dom获取值,如value获取input的值 / innerHTML获取dom的值
     this.update(); // 更新视图
 }
 Watcher.prototype.update = function () { 
     this.el[this.attr] = this.vm._data[this.val]; // 获取data的最新值 赋值给dom 更新视图
 }

没有看错,代码量就这么多,可能需要把整个代码连接起来,多看几遍才能够理解。

实现数据监听器_observer():

实现思路中的第一步,用Object.defineProperty()遍历data重写所有属性的get set。

然后在给对象的某个属性赋值的时候,就会触发set。

在set中我们可以监听到数据的变化,然后就可以触发watch更新视图

myVue.prototype._observer = function (obj) {
        var _this = this;
        Object.keys(obj).forEach(key => { // 遍历数据
            _this._watcherTpl[key] = { // 每个数据的订阅池()
                _directives: []
            };
            var value = obj[key]; // 获取属性值
            var watcherTpl = _this._watcherTpl[key]; // 数据的订阅池
            Object.defineProperty(_this._data, key, { // 双向绑定最重要的部分 重写数据的set get
                configurable: true,  // 可以删除
                enumerable: true, // 可以遍历
                get() {
                    console.log(`${key}获取值:${value}`);
                    return value; // 获取值的时候 直接返回
                },
                set(newVal) { // 改变值的时候 触发set
                    console.log(`${key}更新:${newVal}`);
                    if (value !== newVal) {
                        value = newVal;
                        watcherTpl._directives.forEach((item) => { // 遍历订阅池 
                            item.update();
                            // 遍历所有订阅的地方(v-model+v-bind+{{}}) 触发this._compile()中发布的订阅Watcher 更新视图  
                        });
                    }
                }
            })
        });
    }

实现Compile 模板编译

这里是实现思路中的第三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里做了哪些事情:

  • 首先是深度遍历dom树,遍历每个节点以及子节点。
  • 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成数据,初始化渲染页面视图。
  • 把指令绑定的属性添加到对应的订阅池中
  • 一旦数据有变动,收到通知,更新视图。
myVue.prototype._compile = function (el) {
      var _this = this, nodes = el.children; // 获取app的dom
      for (var i = 0, len = nodes.length; i < len; i++) { // 遍历dom节点
          var node = nodes[i];
          if (node.children.length) {
              _this._compile(node);  // 递归深度遍历 dom树
          }
          // 如果有v-model属性,并且元素是INPUT或者TEXTAREA,我们监听它的input事件    
          if (node.hasAttribute('v-model') && (node.tagName = 'INPUT' || node.tagName == 'TEXTAREA')) {
              node.addEventListener('input', (function (key) {
                  var attVal = node.getAttribute('v-model'); // 获取v-model绑定的值
                  _this._watcherTpl[attVal]._directives.push(new Watcher( // 将dom替换成属性的数据并发布订阅 在set的时候更新数据
                      node,
                      _this,
                      attVal,
                      'value'
                  ));
                  return function () {
                      _this._data[attVal] = nodes[key].value;  // input值改变的时候 将新值赋给数据 触发set=>set触发watch 更新视图
                  }
              })(i));
          }
          if (node.hasAttribute('v-bind')) { // v-bind指令 
              var attrVal = node.getAttribute('v-bind'); // 绑定的data
              _this._watcherTpl[attrVal]._directives.push(new Watcher( // 将dom替换成属性的数据并发布订阅 在set的时候更新数据
                  node,
                  _this,
                  attrVal,
                  'innerHTML'
              ))
          }
          var reg = /\{\{\s*([^}]+\S)\s*\}\}/g, txt = node.textContent;   // 正则匹配{{}}
          if (reg.test(txt)) {
              node.textContent = txt.replace(reg, (matched, placeholder) => {
                  // matched匹配的文本节点包括{{}}, placeholder 是{{}}中间的属性名
                  var getName = _this._watcherTpl; // 所有绑定watch的数据
                  getName = getName[placeholder];  // 获取对应watch 数据的值
                  if (!getName._directives) { // 没有事件池 创建事件池
                      getName._directives = [];
                  }
                  getName._directives.push(new Watcher( // 将dom替换成属性的数据并发布订阅 在set的时候更新数据
                      node,
                      _this,
                      placeholder,
                      'innerHTML'
                  ));
                  return placeholder.split('.').reduce((val, key) => {
                      return _this._data[key]; // 获取数据的值 触发get 返回当前值 
                  }, _this.$el);
              });
          }
      }
  }



目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算法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Vue 中 key 属性的深入解析:改变 key 导致组件销毁与重建
508 0
|
3月前
|
JavaScript UED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用组件懒加载优化Vue应用性能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者
Vue 自定义进度条组件封装及使用方法详解
这是一篇关于自定义进度条组件的使用指南和开发文档。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Vue项目中引入、注册并使用该组件,包括基础与高级示例。组件支持分段配置(如颜色、文本)、动画效果及超出进度提示等功能。同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支持全局注册,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如主题支持、响应式设计等,帮助开发者更灵活地集成和定制进度条组件。资源链接已提供,适合前端开发者参考学习。
353 17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 手风琴实现的三种常用方式及长尾关键词解析
手风琴效果是Vue开发中常见的交互组件,可节省页面空间、提升用户体验。本文介绍三种实现方式:1) 原生Vue结合数据绑定与CSS动画;2) 使用Element UI等组件库快速构建;3) 自定义指令操作DOM实现独特效果。每种方式适用于不同场景,可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示例包括产品特性页、后台菜单及FAQ展示,灵活满足多样需求。附代码示例与资源链接,助你高效实现手风琴功能。
156 10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 表情包输入组件的实现代码:支持自定义表情库、快捷键发送和输入框联动的聊天表情解决方案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 Vue 项目中实现一个功能完善、交互友好的表情包输入组件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实例。组件设计包含表情分类展示、响应式布局、与输入框的交互及样式定制等功能。通过核心技术实现,如将表情插入输入框光标位置和点击外部关闭选择器,确保用户体验流畅。同时探讨了性能优化策略,如懒加载和虚拟滚动,以及扩展性方案,如自定义主题和国际化支持。最终,展示了如何在聊天界面中集成该组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表情输入体验。
299 8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 表情包输入组件实现代码及详细开发流程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 Vue 表情包输入组件的使用方法与封装指南的文章。通过安装依赖、全局注册和局部使用,可以快速集成表情包功能到 Vue 项目中。文章还详细介绍了组件的封装实现、高级配置(如自定义表情列表、主题定制、动画效果和懒加载)以及完整集成示例。开发者可根据需求扩展功能,例如 GIF 搜索或自定义表情上传,提升用户体验。资源链接提供进一步学习材料。
189 1
|
3月前
|
JavaScript API 开发者
Vue框架中常见指令的应用概述。
通过以上的详细解析,你应该已经初窥Vue.js的指令的威力了。它们是Vue声明式编程模型的核心之一,无论是构建简单的静态网站还是复杂的单页面应用,你都会经常用到。记住,尽管Vue提供了大量预定义的指令,你还可以创建自定义指令以满足特定的需求。为你的Vue应用程序加上这些功能增强器,让编码变得更轻松、更愉快吧!
67 1
|
3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如何高效实现 vue 文件批量下载及相关操作技巧
在Vue项目中,实现文件批量下载是常见需求。例如文档管理系统或图片库应用中,用户可能需要一次性下载多个文件。本文介绍了三种技术方案:1) 使用`file-saver`和`jszip`插件在前端打包文件为ZIP并下载;2) 借助后端接口完成文件压缩与传输;3) 使用`StreamSaver`解决大文件下载问题。同时,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的实例详细说明了前后端的具体实现步骤,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方案。
254 0
|
3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 项目中如何自定义实用的进度条组件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Vue.js创建一个灵活多样的自定义进度条组件。该组件可接受进度段数据数组作为输入,动态渲染进度段,支持动画效果和内容展示。当进度超出总长时,超出部分将以红色填充。文章详细描述了组件的设计目标、实现步骤(包括props定义、宽度计算、模板渲染、动画处理及超出部分的显示),并提供了使用示例。通过此组件,开发者可根据项目需求灵活展示进度情况,优化用户体验。资源地址:[https://pan.quark.cn/s/35324205c62b](https://pan.quark.cn/s/35324205c62b)。
1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