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之pinctrl子系统

简介: 众所周知,ARM SoC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硬件接口,而接口物理上的表现就是一个个的pin(或者叫做pad, finger等)。为了实现丰富的硬件功能,SoC的pin需要实现复用功能,即单独的pin需要提供不同功能,例如,pin0既可以作为GPIO,可以也用于i2c的SCL,通过pin相关的复用寄存器来切换不同的功能。除此之外,软件还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pin相关的电气特性,例如,上拉/下拉、驱动能力、开漏等。

1. 前言


众所周知,ARM SoC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硬件接口,而接口物理上的表现就是一个个的pin(或者叫做pad, finger等)。为了实现丰富的硬件功能,SoC的pin需要实现复用功能,即单独的pin需要提供不同功能,例如,pin0既可以作为GPIO,可以也用于i2c的SCL,通过pin相关的复用寄存器来切换不同的功能。除此之外,软件还可以通过寄存器配置pin相关的电气特性,例如,上拉/下拉、驱动能力、开漏等。


Linux kernel 3.0之前的内核,对于pin的功能配置都是通过目标板的配置文件(arch/arm/mach-*)来初始化的,这种配置方式比较繁琐,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例如,pin的功能配置冲突)。所以,Linux kernel 3.0之后,实现了DT的板级配置信息管理机制,大大改善了对于pin的配置方式,随之一起实现的就是pinctrl子系统。


pinctrl子系统主要负责以下功能:


  1. 枚举、命名通过板级DTS配置的所有pin;


  1. 对于pin实现复用功能;


  1. 配置pin的电器特性,例如,上拉/下拉、驱动能力、开漏等。;


可见,pinctrl子系统地位相当于kernel全局的pin管理中心,kernel中所有需要pin资源的驱动、子系统都需要通过pinctrl子系统来申请、配置、释放。可将对于pin的操作来说,pinctrl子系统十分重要的。


2. 软件框架


对于不同的SoC,其对于pin管理方式可能不同,所以软件上对于pin的配置方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此,pinctrl子系统"求同存异",将pin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抽象,形成pinctrl-core抽象层,将具体SoC的pin controler隔离出去,形成pinctrl-driver抽象层,pinctrl-core和pinctrl-driver通过抽象接口进行通信。对于pinctrl-core的back-end,即各个需要用到pin的驱动,pinctrl子系统将其抽象为pinctrl-client。


通过上面的软件抽象,pinctrl子系统可以很好的应对不同的SoC pin controler的管理需求,同样可以很好的为不同需要的驱动程序提供pin操作服务。下图简单示意一下pinctrl子系统的软件架构。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通过观察pinctrl子系统的软件框架图,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GPIO子系统与pinctrl子系统的关系。理论上,GPIO子系统作为pinctrl子系统的使用者,其地位应该和普通的设备驱动没有差别,但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GPIO子系统与pinctrl子系统的功能出现了耦合:


  1. 早在kernel 3.0之前,GPIO子系统就已经出现了,其功能也比较明确,就是管理pin的GPIO功能;


  1. pinctrl子系统以及DT机制出现之后,由于GPIO管理的特殊性,并没有将GPIO子系统合并到pinctrl子系统中,而是在pinctrl子系统为GPIO子系统保留了特殊的访问通道,已达到GPIO子系统访问pin的需求。


2.1. pinctrl-core


pinctrl-core抽象层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三种服务:


  1. 为SoC pin controler drvier提供底层通信接口的能力;


  1. 为Driver提供访问pin的能力,即driver配置pin复用能、配置引脚的电气特性;


  1. 为GPIO子系统提供GPIO访问的能力;


对于第一种服务来说,其实,对于pinctrl-core抽象层,底层的pin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对其配置,其完全不会去关心。那么,pinctrl-core如何完成对于pinctrl-driver的控制呢?其实很简单,pinctrl-core与pinctrl-driver是通过pin controller descriptor进行通信的。该结构定义如下:


/**
 * struct pinctrl_desc - pin controller descriptor, register this to pin
 * control subsystem
 * @name: name for the pin controller
 * @pins: an array of pin descriptors describing all the pins handled by
 *  this pin controller
 * @npins: number of descriptors in the array, usually just ARRAY_SIZE()
 *  of the pins field above
 * @pctlops: pin control operation vtable, to support global concepts like
 *  grouping of pins, this is optional.
 * @pmxops: pinmux operations vtable, if you support pinmuxing in your driver
 * @confops: pin config operations vtable, if you support pin configuration in
 *  your driver
 * @owner: module providing the pin controller, used for refcounting
 */
struct pinctrl_desc {
  /*pinctrl-driver属性*/
    const char *name;
    const struct pinctrl_pin_desc *pins;                                                                                                                                                                            
    unsigned int npins;
  /*pinctrl-drive抽象接口*/
    const struct pinctrl_ops *pctlops;
    const struct pinmux_ops  *pmxops;
    const struct pinconf_ops *confops;
    struct module *owner;
};


pinctrl_desc其实对于pinctrl-driver的抽象,其包括了pinctrl-driver所有属性以及其具有的所有能力;这就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pinctrl-core将pinctrl-driver抽象为pinctrl_desc对象,具体到SoC pinctrl-driver便是该对象一个实例。pinctrl-core通过该实例完成对于系统中所有pin的操作。但是,具体到pinctrl-driver如何完成pin的相关操作,pinctrl-core其实是不关心的。这就将pinctrl-driver的管理的复杂性进行了隔离,与之通信的唯一方式就是预先定义好的抽象接口。这样,不管pinctrl-driver如何变化,只要是按照协议,实例化pinctrl_desc,那么pinctrl-core就始终可以管理系统所有的pin。

其实,对于软件设计最为本质的目的就是消除复杂性,面向对象编程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解决软件复杂性的思想。不管是何种软件,服务器程序也好、Web前端程序也好亦或是嵌入式驱动程序也好,其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那么最终解决问题指导思想也是相似的。最终目的,就是编写出复杂度低,易于维护的软件。


2.2. pinctrl-driver


pinctrl-driver主要为pinctrl-core提供pin的操作能力。对于具体的pinctrl-controler每个SoC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同,对应到pinctrl-driver上,其实现方式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是,所有pinctrl-driver都是为了同一达到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把系统所有的pin信息以及对于pin的控制接口实例化成pinctrl_desc,并将pinctrl_desc注册到pinctrl-core中。

pinctrl-driver对于系统pin的管理是通过function和group实现的。下面解释一下function和group的概念,解释之前需要提供一下pinctrl的DTS描述,对于DTS不是很熟悉的可以参考DTS相关的文章:


/ {  
pinctrl: pinctrl@ff770000 {
    compatible = "rockchip,rk3288-pinctrl";
    reg = <0xff770000 0x140>,
          <0xff770140 0x80>,
          <0xff7701c0 0x80>;
    reg-names = "base", "pull", "drv";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1>; 
    ranges;
    gpio0: gpio0@ff750000 {
        compatible = "rockchip,rk3288-gpio-bank0";
        reg =   <0xff750000 0x100>,
            <0xff730084 0x0c>,
                <0xff730064 0x0c>,
            <0xff730070 0x0c>;
        reg-names = "base", "mux_bank0", "pull_bank0", "drv_bank0";
        interrupts = <GIC_SPI 81 IRQ_TYPE_LEVEL_HIGH>;
        clocks = <&clk_gates17 4>;
        gpio-controller;
        #gpio-cells = <2>; 
        interrupt-controller;
        #interrupt-cells = <2>; 
    };
  ......
  gpio0_i2c0 {
        i2c0_sda:i2c0-sda {
            rockchip,pins = <I2C0PMU_SDA>;
            rockchip,pull = <VALUE_PULL_DISABLE>;
            rockchip,drive = <VALUE_DRV_DEFAULT>;
            //rockchip,tristate = <VALUE_TRI_DEFAULT>;
        };
        i2c0_scl:i2c0-scl {
            rockchip,pins = <I2C0PMU_SCL>;
            rockchip,pull = <VALUE_PULL_DISABLE>;
            rockchip,drive = <VALUE_DRV_DEFAULT>;
            //rockchip,tristate = <VALUE_TRI_DEFAULT>;
        };
        i2c0_gpio: i2c0-gpio {
            rockchip,pins = <FUNC_TO_GPIO(I2C0PMU_SDA)>, <FUNC_TO_GPIO(I2C0PMU_SCL)>;
            rockchip,drive = <VALUE_DRV_DEFAULT>;
        };
    };


上面的dts来自于Rockchip 3288的pinctrl配置dts,下面通过该配置,介绍一下function和group的概念:


  • group:所谓的group,如上dts中的i2c0_sda:i2c0_gpio,表示一组pins,这组pins统一表示了一种功能,比如,i2c需要两个pins表示,而spi需要四个引脚表示,而对于UART至少需要两个引脚表示。在定义pins的同时,还会提供对于每个pin的电气特性的配置,如,上下拉电阻、驱动能力等。


  • function:所谓的function,如上dts中的gpio0_i2c0,表示一当前这个pin所代表的的功能。每个function可以被一若干个group所引用,但是,对于每个独立的系统(BPS),只有一个group所引用的pin的function有效,否则会引起pin的function冲突。比如,一个pin既可以作为普通的gpio,也可以作为i2c的sda,那么,一个BPS,这个pin只能代表一个function,即,要么作为普通的gpio,作为i2c的sda。


pinctrl-driver会在驱动的xxxx_probe函数中,将DTS中所定义关于function和group的配置,转换为pinctrl_desc中的数据属性,同时将pinctrl_desc中的对于pin相关操作的回调函数pctlops、pmxops、confops进行初始化,然后将pinctr_desc注册到pinctrl-core中。之后,pinctrl-driver所要做的工作就是静静的等待pinctrl-core的召唤。


至于,pinctrl-driver如何转化pin信息以及pinctrl_desc的抽象接口的具体实现,每个SoC的具体实现各不相同,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具体的内核代码。


2.3. pinctrl-client


具体到使用系统pin资源的设备驱动程序,pinctrl-core主要提供为其提供两种能力:隶属于本设备的所有pin的function的配置能力和GPIO子系统对于GPIO的配置能力;

2.2节中描述了pinctrl相关的DTS关于function和group的配置,对于具体的设备如何使用这些配置信息呢?还是以一个具体设备的DTS配置为例说明问题,DTS配置如下:


i2c0: i2c@ff650000{                                                                                                                                                                                     
        compatible = "rockchip,rk30-i2c";
        reg = <0xff650000 0x1000>;
        interrupts = <GIC_SPI 60 IRQ_TYPE_LEVEL_HIGH>;
        #address-cells = <1>;
        #size-cells = <0>;
        pinctrl-names = "default", "gpio";
        pinctrl-0 = <&i2c0_sda &i2c0_scl>;
        pinctrl-1 = <&i2c0_gpio>;
        gpios = <&gpio0 GPIO_B7 GPIO_ACTIVE_LOW>,  <&gpio0 GPIO_C0 GPIO_ACTIVE_LOW>;
        clocks = <&clk_gates10 2>;
        rockchip,check-idle = <1>;
        status = "disabled";
    };


上面的是关于i2c0控制器的设备配置信息,我们关心的是下面的配置信息:


pinctrl-names = "default", "gpio";
        pinctrl-0 = <&i2c0_sda &i2c0_scl>;
        pinctrl-1 = <&i2c0_gpio>;


pinctrl-names表示i2c0控制器所处的两种状态,称为pin state, 即:default、gpio;其中,pinctrl-0对应于defaut状态下其关心的function和group,类似的,pinctrl-1对应于gpio状态下其关心的function和group。


pinctrl-names所列出的各个状态与系统电源管理模块的联系比较紧密,由于电源管理的需要,系统可能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相应的设备驱动提供pins不同的工作状态,其目的为了降低系统整体功耗,达到省电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各个core-driver,例如i2c-core、spi-core会在调用设备驱动程序的probe初始化函数之前,将设备的工作状态设定为default状态。pinctrl-core的consumer.h文件(include/linux/pinctrl/consumer.h)文件提供了配置pin state的接口函数,其原型如下:


extern struct pinctrl * __must_check pinctrl_get(struct device *dev);
extern void pinctrl_put(struct pinctrl *p);
extern struct pinctrl_state * __must_check pinctrl_lookup_state(
                            struct pinctrl *p,
                            const char *name);
extern int pinctrl_select_state(struct pinctrl *p, struct pinctrl_state *s);
extern struct pinctrl * __must_check devm_pinctrl_get(struct device *dev);
extern void devm_pinctrl_put(struct pinctrl *p);
extern int pinctrl_pm_select_default_state(struct device *dev);
extern int pinctrl_pm_select_sleep_state(struct device *dev);
extern int pinctrl_pm_select_idle_state(struct device *dev);


对于普通的设备驱动程序来说,一般不会使用到上述的接口,在涉及到电源管理或者子系统驱动程序(i2c-core、spi-core)可能用到上述接口。后续文档(GPIO 子系统、i2c-core-drvier、spi-core-drive)会详细分析。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Linux C语言
Linux内核队列queue.h
Linux内核队列queue.h
|
21天前
|
存储 Linux
linux查看系统版本、内核信息、操作系统类型版本
linux查看系统版本、内核信息、操作系统类型版本
56 9
|
29天前
|
Ubuntu Linux
linux查看系统版本及内核信息
在Linux中检查系统版本和内核信息,可使用`uname -r`查看内核版本,`uname -a`获取详细信息,或者查看`/proc/version`。要了解发行版版本,尝试`lsb_release -a`(如果安装了)或查阅`/etc/os-release`。Red Hat家族用`/etc/redhat-release`,Debian和Ubuntu系用`/etc/issue`及相关文件。不同发行版可能需不同命令。
32 3
|
1天前
|
弹性计算 网络协议 Shell
自动优化Linux 内核参数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
5 1
|
2天前
|
弹性计算 网络协议 Linux
自动优化 Linux 内核参数
【4月更文挑战第28天】
8 0
|
13天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Linux内核的进程调度机制
【4月更文挑战第17天】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是核心功能之一,它决定了处理机资源的分配。本文旨在剖析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进程调度机制,详细讨论其调度策略、调度算法及实现原理,并探讨了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CFS(完全公平调度器)和实时调度策略,揭示了Linux如何在保证响应速度与公平性之间取得平衡。文章还将评估最新的调度技术趋势,如容器化和云计算环境下的调度优化。
|
18天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度解析:Linux内核的进程调度机制
【4月更文挑战第12天】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如Linux中,进程调度机制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决定了处理器资源如何分配给多个竞争的进程。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内核中的进程调度策略和相关算法,包括其设计哲学、实现原理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进程调度器的工作原理,我们能够理解操作系统如何平衡效率、公平性和响应性,进而优化系统表现和用户体验。
|
25天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深度解析:Linux内核调度器的演变与优化策略
【4月更文挑战第5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内核调度器。文章将首先回顾Linux内核调度器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简单轮转调度(Round Robin)到现代的完全公平调度器(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CFS)。接着,分析当前CFS面临的挑战以及社区提出的各种优化方案,最后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通过本文,读者将对Linux调度器的原理、实现及其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25天前
|
Ubuntu Linux
Linux查看内核版本
在Linux系统中查看内核版本有多种方法:1) 使用`uname -r`命令直接显示版本号;2) 通过`cat /proc/version`查看内核详细信息;3) 利用`dmesg | grep Linux`显示内核版本行;4) 如果支持,使用`lsb_release -a`查看发行版及内核版本。
36 6
|
28天前
|
Linux 内存技术
Linux内核读取spi-nor flash sn
Linux内核读取spi-nor flash sn
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