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第1章,第1.4节让项目拥有变化的能力——依赖倒置原则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一书中的第1章,第1.4节让项目拥有变化的能力——依赖倒置原则,作者 何红辉 , 关爱民,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4 让项目拥有变化的能力——依赖倒置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英文全称是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缩写是DIP。依赖倒置原则指代了一种特定的解耦形式,使得高层次的模块不依赖于低层次的模块的实现细节的目的,依赖模块被颠倒了。这个概念有点不好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依赖倒置原则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

(2)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

(3)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在Java语言中,抽象就是指接口或抽象类,两者都是不能直接被实例化的;细节就是实现类,实现接口或继承抽象类而产生的类就是细节,其特点就是,可以直接被实例化,也就是可以加上一个关键字new产生一个对象。高层模块就是调用端,低层模块就是具体实现类。依赖倒置原则在 Java语言中的表现就是:模块间的依赖通过抽象发生,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产生的。这又是一个将理论抽象化的实例,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面向接口编程,或者说是面向抽象编程,这里的抽象指的是接口或者抽象类。面向接口编程是面向对象精髓之一,也就是上面两节强调的抽象。

如果类与类直接依赖于细节,那么它们之间就有直接的耦合,当具体实现需要变化时,意味着要同时修改依赖者的代码,这限制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在1.3节的图1-3中,ImageLoader直接依赖于MemoryCache,这个MemoryCache是一个具体实现,而不是一个抽象类或者接口。这导致了ImageLoader直接依赖了具体细节,当MemoryCache不能满足ImageLoader而需要被其他缓存实现替换时,此时就必须修改ImageLoader的代码,例如:

public  class  ImageLoader {
    // 内存缓存 ( 直接依赖于细节 )
    MemoryCache mMemoryCache = new MemoryCache();
     // 加载图片到ImageView中
    public  void  displayImage(String url, ImageView imageView) {
        Bitmap bmp = mMemoryCache.get(url);
         if (bmp == null) {
            downloadImage(url, imageView);
        } else {
            imageView.setImageBitmap(bmp);
        }
    }

    public  void   setImageCache(MemoryCache cache) {
         mCache = cache ;
    }
    // 代码省略
}

随着产品的升级,用户发现MemoryCache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用户需要小民的ImageLoader可以将图片同时缓存到内存和SD卡中,或者可以让用户自定义实现缓存。此时,我们的MemoryCache这个类名不仅不能够表达内存缓存和SD卡缓存的意义,也不能够满足功能。另外,用户需要自定义缓存实现时还必须继承自MemoryCache,而用户的缓存实现可不一定与内存缓存有关,这在命名上的限制也让用户体验不好。重构的时候到了!小民的第一种方案是将MemoryCache修改为DoubleCache,然后在DoubleCache中实现具体的缓存功能。我们需要将ImageLoader修改如下:

public  class  ImageLoader {
    // 双缓存 ( 直接依赖于细节 )
    DoubleCache mCache = newDoubleCache();
    // 加载图片到ImageView中
    public  void  displayImage(String url, ImageView imageView) {
        Bitmap bmp = mCache.get(url);
         if (bmp == null) {
            // 异步下载图片
            downloadImageAsync(url, imageView);
        } else {
            imageView.setImageBitmap(bmp);
        }
    }

    public  void   setImageCache(DoubleCache cache) {
         mCache = cache ;
    }
    // 代码省略
}

在程序中我们将MemoryCache修改成DoubleCache,然后修改了ImageLoader中缓存类的具体实现,轻轻松松就满足了用户需求。等等!这不还是依赖于具体的实现类(DoubleCache)吗?当用户的需求再次变化时,我们又要通过修改缓存实现类和ImageLoader代码来实现?修改原有代码不是违反了1.3节中的开闭原则吗?小民突然醒悟了过来,低下头思索着如何才能让缓存系统更灵活,拥抱变化……

当然,这些都是在主管给出图1-2以及相应的代码之前,小民体验的煎熬过程。既然是这样,那显然主管给出的解决方案就能够让缓存系统更加灵活。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依赖抽象,而不依赖具体实现。针对于图片缓存,主管建立的ImageCache抽象,该抽象中增加了get和put方法用以实现图片的存取。每种缓存实现都必须实现这个接口,并且实现自己的存取方法。当用户需要使用不同的缓存实现时,直接通过依赖注入即可,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相关代码。

ImageCache缓存抽象:

public  interface ImageCache {
    public   Bitmap get(String url);
    public  void  put(String url, Bitmap bmp);
}
ImageLoader类:

public  class  ImageLoader {
    // 图片缓存类,依赖于抽象,并且有一个默认的实现
    ImageCache mCache = new MemoryCache();
    // 加载图片
    public  void  displayImage(String url, ImageView imageView) {
        Bitmap bmp = mCache.get(url);
         if (bmp == null) {
            // 异步加载图片
            downloadImageAsync(url, imageView);
        } else {
            imageView.setImageBitmap(bmp);
        }
    }

    /**
     * 设置缓存策略,依赖于抽象
     */
    public  void  setImageCache(ImageCache cache) {
        mCache = cache;
    }
    // 代码省略
}

在这里,我们建立了ImageCache抽象,并且让ImageLoader依赖于抽象而不是具体细节。当需求发生变化时,小民只需要实现ImageCahce类或者继承其他已有的ImageCache子类完成相应的缓存功能,然后将具体的实现注入到ImageLoader即可实现缓存功能的替换,这就保证了缓存系统的高可扩展性,有了拥抱变化的能力,这就是依赖倒置原则。从上述几节中我们发现,要想让系统更为灵活,抽象似乎成了我们唯一的手段。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开发工具 Android开发
ArkUI-X添加到现有Android项目中
本教程介绍如何使用ArkUI-X SDK开发Android AAR,实现ArkTS声明式开发在Android平台的显示。主要内容包括:1) 跨平台Library工程开发;2) AAR在Android应用中的集成方式。通过ACE Tools或DevEco Studio完成AAR构建,初始化ArkUI-X,并通过Activity或Fragment加载页面。具体步骤涵盖工程创建、构建AAR包、配置Manifest及使用Intent或Fragment打开页面等。
187 57
|
3月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165 0
为什么大厂要求安卓开发者掌握Kotlin和Jetpack?深度解析现代Android开发生态优雅草卓伊凡
|
4月前
|
XML 搜索推荐 Android开发
Android改变进度条控件progressbar的样式(根据源码修改)
本文介绍了如何基于Android源码自定义ProgressBar样式。首先分析了系统源码中ProgressBar样式的定义,发现其依赖一张旋转图片实现动画效果。接着分两步指导开发者实现自定义:1) 模仿源码创建一个旋转动画XML文件(放置在drawable文件夹),修改图片为自定义样式;2) 在UI控件中通过`indeterminateDrawable`属性应用该动画。最终实现简单且个性化的ProgressBar效果,附带效果图展示。
253 2
|
7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旨在减少大量相似对象的内存消耗。通过分离对象的内部状态(可共享、不变)和外部状态(依赖环境、变化),它有效减少了内存使用。适用于存在大量相似对象且需节省内存的场景。模式优点包括节省内存和提高性能,但会增加系统复杂性。实现时需将对象成员变量拆分为内在和外在状态,并通过工厂类管理享元对象。
245 92
|
5月前
|
NoSQL 应用服务中间件 PHP
布谷一对一直播源码android版环境配置流程及功能明细
部署需基于 CentOS 7.9 系统,硬盘不低于 40G,使用宝塔面板安装环境,包括 PHP 7.3(含 Redis、Fileinfo 扩展)、Nginx、MySQL 5.6、Redis 和最新 Composer。Swoole 扩展需按步骤配置。2021.08.05 后部署需将站点目录设为 public 并用 ThinkPHP 伪静态。开发环境建议 Windows 操作系统与最新 Android Studio,基础配置涉及 APP 名称修改、接口域名更换、包名调整及第三方登录分享(如 QQ、微信)的配置,同时需完成阿里云与腾讯云相关设置。
|
6月前
|
XML JavaScript Android开发
【Android】网络技术知识总结之WebView,HttpURLConnection,OKHttp,XML的pull解析方式
本文总结了Android中几种常用的网络技术,包括WebView、HttpURLConnection、OKHttp和XML的Pull解析方式。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靠的网络应用程序。通过示例代码和详细解释,本文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165 15
|
6月前
|
监控 Shell Linux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7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 Shell
【08】flutter完成屏幕适配-重建Android,增加GetX路由,屏幕适配,基础导航栏-多版本SDK以及gradle造成的关于fvm的使用(flutter version manage)-卓伊凡换人优雅草Alex-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08】flutter完成屏幕适配-重建Android,增加GetX路由,屏幕适配,基础导航栏-多版本SDK以及gradle造成的关于fvm的使用(flutter version manage)-卓伊凡换人优雅草Alex-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413 20
【08】flutter完成屏幕适配-重建Android,增加GetX路由,屏幕适配,基础导航栏-多版本SDK以及gradle造成的关于fvm的使用(flutter version manage)-卓伊凡换人优雅草Alex-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7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算法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将请求封装成独立对象,从而解耦请求方与接收方。其核心结构包括:Command(命令接口)、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Receiver(接收者)和Invoker(调用者)。通过这种方式,命令的执行、撤销、排队等操作更易扩展和灵活。 适用场景: 1. 参数化对象以操作。 2. 操作放入队列或远程执行。 3. 实现回滚功能。 4. 解耦调用者与接收者。 优点: - 遵循单一职责和开闭原则。 - 支持命令组合和延迟执行。 - 可实现撤销、恢复功能。 缺点: - 增加复杂性和类数量。
213 14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
7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可以处理请求或将其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从而实现解耦和灵活性。其结构包括抽象处理者(Handler)、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和客户端(Client)。适用于不同方式处理不同种类请求、按顺序执行多个处理者、以及运行时改变处理者及其顺序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日志处理、Java Web过滤器、权限认证等。
138 13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