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 IO通信(BIO & 伪异步IO & NIO & AIO)

简介: Java - IO通信(BIO & 伪异步IO & NIO & AIO)

1、BIO 服务端一个线程会负责一个连接,进行请求的处理和响应,比较明显,当客户端比较多的时候,服务端的线程可能就不够了,这时候对应的请求就没法及时处理了

客户端个数:服务端处理线程个数=1:1

IO类型:阻塞同步

API使用难度:简单

调试难度:简单

可靠性:比较差

吞吐量:低

2、伪异步IO 服务端会维护一个线程池来处理请求端的请求,也比较明显,当客户端的请求比较多的时候,线程池的线程也是不够的,此时也会出现请求处理阻塞的情况

客户端个数:服务端处理线程个数=m:n

IO类型:阻塞同步

API使用难度:简单

调试难度:简单

可靠性:比较差

吞吐量:中

3、NIO 这个是当前比较牛逼的技术了,服务端通过缓存区、通道、多路复用等技术,允许客户端的请求成千上万,读写都首先通过缓存区来承接,然后通过通道来传输信息,通过多路复用器轮询通道,看看是否存在读或者写时间,然后再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IO处理的性能和稳定性

客户端个数:服务端处理线程个数=m:1

IO类型:非阻塞同步

API使用难度:非常复杂,所以,给了Netty机会

调试难度:复杂

可靠性:比较高

吞吐量:高

4、AIO 异步IO,简化了NIO的通信模型

客户端个数:服务端处理线程个数=m:0

IO类型:非阻塞异步

API使用难度:复杂

调试难度:复杂

可靠性:比较高

吞吐量:高

目录
相关文章
|
Ubuntu 网络协议 Unix
02理解网络IO:实现服务与客户端通信
网络IO指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收发的过程,常见于微信、QQ等应用。本文详解如何用C语言实现一个支持多客户端连接的TCP服务端,涉及socket编程、线程处理及通信流程,并分析“一消息一线程”模式的优缺点。
274 0
|
9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Java
JAVA网络IO之NIO/BIO
本文介绍了Java网络编程的基础与历史演进,重点阐述了IO和Socket的概念。Java的IO分为设备和接口两部分,通过流、字节、字符等方式实现与外部的交互。
288 0
|
11月前
|
监控 Java API
探索Java NIO:究竟在哪些领域能大显身手?揭秘原理、应用场景与官方示例代码
Java NIO(New IO)自Java SE 1.4引入,提供比传统IO更高效、灵活的操作,支持非阻塞IO和选择器特性,适用于高并发、高吞吐量场景。NIO的核心概念包括通道(Channel)、缓冲区(Buffer)和选择器(Selector),能实现多路复用和异步操作。其应用场景涵盖网络通信、文件操作、进程间通信及数据库操作等。NIO的优势在于提高并发性和性能,简化编程;但学习成本较高,且与传统IO存在不兼容性。尽管如此,NIO在构建高性能框架如Netty、Mina和Jetty中仍广泛应用。
307 3
|
11月前
|
存储 监控 Java
Java的NIO体系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您能够深入理解Java NIO体系的核心组件、工作原理及其在高性能应用中的实际应用,并能够在实际开发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构建高效的Java应用程序。
333 5
|
12月前
|
Java
BIO、NIO、AIO 有什么区别
BIO(阻塞I/O)模型中,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NIO(非阻塞I/O)使用单线程或少量线程处理多个请求;AIO(异步I/O)则是在NIO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采用事件通知机制,提高并发处理能力。
398 6
|
网络协议 Dubbo Java
一文搞懂NIO、AIO、BIO的核心区别(建议收藏)
本文详细解析了NIO、AIO、BIO的核心区别,NIO的三个核心概念,以及NIO在Java框架中的应用等。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一文搞懂NIO、AIO、BIO的核心区别(建议收藏)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Java
java nio,netty,kafka 中经常提到“零拷贝”到底是什么?
零拷贝技术 Zero-Copy 是指计算机执行操作时,可以直接从源(如文件或网络套接字)将数据传输到目标缓冲区, 而不需要 CPU 先将数据从某处内存复制到另一个特定区域,从而减少上下文切换以及 CPU 的拷贝时间。
java nio,netty,kafka 中经常提到“零拷贝”到底是什么?
|
Java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Java NIO之Buffer详解 属性capacity/position/limit/mark 方法put(X)/get()/flip()/compact()/clear()
这段代码演示了Java NIO中`ByteBuffer`的基本操作,包括分配、写入、翻转、读取、压缩和清空缓冲区。通过示例展示了`position`、`limit`和`mark`属性的变化过程,帮助理解缓冲区的工作原理。
166 2
|
并行计算 数据处理 Python
Python并发编程迷雾:IO密集型为何偏爱异步?CPU密集型又该如何应对?
在Python的并发编程世界中,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只有最适合特定场景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够为你拨开迷雾,找到那条通往高效并发编程的光明大道。
2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