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哥说Java--Java 变量

简介: 强哥说Java--Java 变量

前言



不断学习,不断变强,挣钱买车买房,退休,玩音乐


Java 多态



今天我们来学习面向对象的最后一大特征——多态。多态是面向对象最重要的特性。我们将介绍多态的概念和特点,并带领大家实现一个多态的案例,你将了解到多态的实现条件、什么是向上转型以及什么是向下转型,并学会使用instance of运算符来检查对象引用是否是类型的实例。


1. 概念和特点


多态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形态,是指对象能够有多种形态。在面向对象中最常用的多态性发生在当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时。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所谓多态意指相同的消息给予不同的对象会引发不同的动作。换句话说:多态意味着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的响应。


例如,火车类和飞机类都继承自交通工具类,这些类下都有各自的run()方法,交通工具的run()方法输出交通工具可以运输,而火车的run()方法输出火车会跑,飞机的run()方法则输出飞机会飞,火车和飞机都继承父类的run()方法,但是对于不同的对象,拥有不同的操作。


任何可以通过多个IS-A测试的 Java 对象都被视为多态的。在 Java 中,所有 Java 对象都是多态的,因为任何对象都能够通过IS-A测试以获取其自身类型和 Object 类。


2. 实现多态


2.1 实现条件


在 Java 中实现多态有 3 个必要条件:


满足继承关系

要有重写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2.2实例


例如,有三个类Pet、Dog、Cat:

父类Pet:


class Pet {
    // 定义方法 eat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宠物吃东西");
    }
}


子类Dog继承Pet


package com.caq.oop.demo03;


//子类Dog继承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Pet {
    //重写父类方法 eat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小猫喵喵喵");
    }
}
//子类Cat继承Pet
class Cat extends Pet { // 继承父类
    // 重写父类方法 eat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猫猫吃猫粮");
    }
}


在代码中,我们看到Dog和Cat类继承自Pet类,并且都重写了其eat方法。


现在已经满足了实现多态的前两个条件,那么如何让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呢?我们在main方法中编写代码:


package com.caq.oop.demo03;
public class Pet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宠物吃东西");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t pet = new Pet();
        Pet dog = new Dog();
        Pet cat = new Cat();
        pet.eat();
        dog.eat();
        cat.eat();
    }
}


运行结果:


宠物吃东西
狗狗吃狗粮
猫猫吃猫粮


在代码中,Pet dog = new Dog();、Pet cat = new Cat();这两个语句,把Dog和Cat对象转换为Pet对象,这种把一个子类对象转型为父类对象的做法称为向上转型。**父类引用指向了子类的实例。**也就实现了多态。


2.3 向上转型


向上转型又称为自动转型、隐式转型。向上转型就是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实例,也就是子类的对象可以赋值给父类对象。例如:


Pet dog = new Dog();


这个是因为Dog类继承自Pet类,它拥有父类Pet的全部功能,所以如果Pet类型的变量指向了其子类Dog的实例,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向上转型实际上是把一个子类型安全地变成了更加抽象的父类型,由于所有类的根类都是Object,我们也把子类类型转换为Object类型:


Cat cat = new Cat();


2.4 向下转型


向上转型是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实例,那么如何让子类引用指向父类实例呢?使用向下转型就可以实现。向下转型也被称为强制类型转换。例如:


package com.caq.oop.demo03;
public class Cat extends Pet {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小猫喵喵喵");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的方法,快跑!!");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这是向上转型,父类引用子类的实例
        Pet cat = new Cat();
        // 强制类型转换,只有转换为Cat对象后,才能调用其下面的run方法
        Cat catobj = (Cat)cat;
        catobj.run();
    }
}


运行结果:


这是子类的方法,快跑!!


我们为Cat类新增了一个run方法,此时我们无法通过Pet类型的cat实例调用到其下面特有的run方法,需要向下转型,通过(Cat)cat将Pet类型的对象强制转换为Cat类型,这个时候就可以调用run方法了。


使用向下转型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父类对象转换为子类类型,也不能将兄弟类对象相互转换。以下两种都是错误的做法:


// 实例化父类
Pet pet = new Pet();
// 将父类转换为子类
Cat cat = (Cat) pet;
// 实例化Dog类
Dog dog = new Dog();
// 兄弟类转换
Cat catObj = (Cat) dog;


不能将父类转换为子类,因为子类功能比父类多,多的功能无法凭空变出来。兄弟类之间不能转换,这就更容易理解了,兄弟类之间同样功能不尽相同,不同的功能也无法凭空变出来。


3. instanceof 运算符


instanceof运算符用来检查对象引用是否是类型的实例,或者这个类型的子类,并返回布尔值。如果是返回true,如果不是返回false。通常可以在运行时使用 instanceof 运算符指出某个对象是否满足一个特定类型的实例特征。其使用语法为:


<对象引用> instanceof 特定类型


例如,在向下转型之前,可以使用instanceof运算符判断,这样可以提高向下转型的安全性:


Pet pet = new Cat();
if (pet instanceof Cat) {
  // 将父类转换为子类
  Cat cat = (Cat) pet;
}


4.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多态意味着一个对象有着多重特征,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状态,从而对应着不同的属性和方法。


实现多态有 3 个必要条件,分别是要有继承、要有重写以及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通过向上转型可以使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实例;


通过向下转型可以使子类引用指向父类实例


使用instanceof运算符可以用来检查对象引用是否是类型的实例。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除了变量,final还能修饰哪些Java元素
在Java中,final关键字不仅可以修饰变量,还可以用于修饰类、方法和参数。修饰类时,该类不能被继承;修饰方法时,方法不能被重写;修饰参数时,参数在方法体内不能被修改。
152 3
|
8月前
|
存储 Java
# 【Java全栈学习笔记-U1-day02】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本篇笔记主要围绕Java全栈学习的第二天内容展开,涵盖了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以及Scanner类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变量的概念与命名规范,以及如何定义和使用变量;接着详细讲解了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并通过实例演示了数据类型的运用。随后,深入探讨了各类运算符(赋值、算术、关系、逻辑)及其优先级,帮助理解表达式的构成。最后,介绍了如何利用Scanner类实现用户输入功能,并通过多个综合示例(如计算圆面积、购物打折、变量交换及银行利息计算)巩固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作业将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120 13
|
Java 编译器
java“变量 x 可能未被初始化”解决
在Java中,如果编译器检测到变量可能在使用前未被初始化,会报“变量 x 可能未被初始化”的错误。解决方法包括:1. 在声明变量时直接初始化;2. 确保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都能对变量进行初始化。
1002 2
|
存储 Java
java基础(7)变量以及变量的分类
Java变量是内存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数据类型、名称和字面值。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分配的内存空间大小。变量声明格式为“数据类型 变量名;”,变量名应符合标识符命名规范。变量可以重新赋值,但数据类型需一致。变量可以一行声明多个,作用域决定了变量的可用范围。变量分为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局部变量定义在方法体内,成员变量定义在方法体外、类体内。
188 3
|
8月前
|
存储 传感器 缓存
java变量与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与字符类型
### Java数据类型全景表简介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涵盖每种类型的存储空间、默认值、取值范围及使用场景。特别强调了`byte`、`int`、`long`、`float`、`double`等基本类型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选择与优化,如文件流处理、金融计算等。引用数据类型部分则解析了`String`、数组、类对象、接口和枚举的内存分配机制。
222 15
|
10月前
|
Java Linux iOS开发
如何配置 Java 环境变量:设置 JAVA_HOME 和 PATH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Windows和Linux/macOS系统上配置Java环境变量。
11074 12
|
12月前
|
Java 编译器
Java重复定义变量详解
这段对话讨论了Java中变量作用域和重复定义的问题。学生提问为何不能重复定义变量导致编译错误,老师通过多个示例解释了编译器如何区分不同作用域内的变量,包括局部变量、成员变量和静态变量,并说明了使用`this`关键字和类名来区分变量的方法。最终,学生理解了编译器在逻辑层面检查变量定义的问题。
Java重复定义变量详解
|
12月前
|
Java 程序员 容器
Java中的变量和常量:数据的‘小盒子’和‘铁盒子’有啥不一样?
在Java中,变量是一个可以随时改变的数据容器,类似于一个可以反复打开的小盒子。定义变量时需指定数据类型和名称。例如:`int age = 25;` 表示定义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 `age`,初始值为25。 常量则是不可改变的数据容器,类似于一个锁死的铁盒子,定义时使用 `final` 关键字。例如:`final int MAX_SPEED = 120;` 表示定义一个名为 `MAX_SPEED` 的常量,值为120,且不能修改。 变量和常量的主要区别在于变量的数据可以随时修改,而常量的数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常量主要用于防止意外修改、提高代码可读性和便于维护。
132 3
通过Java代码解释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本文通过一个Java示例,详细解释了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成员变量属于类的一部分,每个对象有独立的副本;局部变量则在方法或代码块内部声明,作用范围仅限于此。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类中声明和使用这两种变量。
|
分布式计算 资源调度 Hadoop
大数据-01-基础环境搭建 超详细 Hadoop Java 环境变量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XML 集群配置 HDFS Yarn MapRedece
大数据-01-基础环境搭建 超详细 Hadoop Java 环境变量 3节点云服务器 2C4G XML 集群配置 HDFS Yarn MapRedece
316 4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