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语言自定义数据类型

简介: 【C】C语言自定义数据类型

结构体

参考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i4y1g7CF?p=58

大纲:

  1. 结构体的声明
  2. 结构体的自引用
  3. 结构体内存对齐
  4. 结构体传参
  5. 结构体实现位段(位段的填充&可移植性)


    char short int long short float double -这些都叫做内置类型,是C语言自己的类型

    对于一些复杂对象,光用内置函数是不够的。

    复杂类型(自定义类型)-结构体、枚举、联合体。

1.结构体的声明

  1. 结构体的基础知识:结构体是一些值的集合,这些值称为成员变量。结构体的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结构体的声明

    struct Stu//随便定义名字
    {
        member-list;
    }vairable-list;

例如描述一个学生

#include<stdio.h>
//声明一个结构题类型
//声明一个学生类型,通过学生类型来创建学生变量(对象)
//描述学生;属性-名字-电话-性别
struct Stu
{
    //下面这些叫做成员变量
    char name[20];//名字
    char tele[12];//电话
    int age;//年龄
    char sex[5];//性别
    char id[20];//学号
}s4, s5, s6;//变量列表;//分号不能丢
//全局变量 上面的s4~6也是
struct Stu s3;
int main(void)
{    
    //创建结构体变量
    struct Stu s1;
    struct Stu s1;

    return 0;
}

特殊的声明

在结构声明的时候,可以不完全的声明。

//匿名结构体类型 没给结构体名字
struct 
{
    int a ;
    char b ;
    float c;   
}x;//没有结构体名字,只有一种创建方式,赶紧用这个匿名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列表创建一个x,否则以后就创建不了了,因为该结构体没有具体的名字。
struct 
{
    int a ;
    char b ;
    float c;   
}a[20],*p;
//上面两个结构在声明的时候省略掉了结构体标签(tag)
//p = &x;是不合法的,编译器会把上面的两个声明当成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所以是非法的。

2.结构的自引用


数据结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构


错误自引用

struct Node
{
    int data; // 4
    struct Nod n; //4
    //n里面包含n,程序报错。//类似于递归的思路
};
int main(void)
{    
    sizeof(struct Node);
    return 0;
}

正确方式:结构体能够找到同类型的其他的变量,用指针串连起来。

//存放数据的地方叫数据域 存放地址的地方叫指针域
struct Node
{
    int data; // 4
    struct Node* next; //4
};
int main(void)
{    
   
    return 0;
}

typedef重命名

typedef struct Node  //自引用的时候不建议省略名称
{
    int data;
    
}Node;//结尾的这个Node是类型名,不是变量名

3.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初始化结构体中的结构体
struct T
{
    double weight;
    short age;
}
struct S
{
    char c;
    struct T sy;
    int a ;
    double d;
    char arr[20];
}
int main(void)
 {
    //结构体初始化的时候用大括号
    struct S s = {'c',{2.21,2},100,3.14,'hello sb'};
    //结构体成员的访问
    printf("%c %d %lf %s\n",s.c,s.a,s.d,s.arr);
    printf("%lf",s.st.weight);
     return 0;
 }

4.结构体内存对齐

struct S1
{    
    char C1;
    int a;
    char c2;
};
struct S1
{    
    char C1;
    char c2;
    int a;
};
int main(void)
{    
    struct S1 s1 = {0};//一个0 将里面所有的内容都初始化0
    struct S2 s2= {0};
    printf("%d",sizeof(s2));// 12
    printf("%d",sizeof(s2));// 8
    return 0;
}

结构体的对齐规则:

1.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变量偏移为0的地址处。

2.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对齐数=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与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VS中默认的值是8 gcc编译器没有默认对齐数。

3.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每个成员变量都有一个对齐数)的整数倍。

4.如果嵌套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为什么存在内存对齐?

1.平台原因(移植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2.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做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总的来说:

​ 结构体的内存对齐是拿空间来换取时间的做法。提升一下效率。

如何设计结构体

既要满足对齐,又要节省空间。

让占用空间小的成员尽量集中在一起

例如:

struct S1
{
    char c1;
    int i;
    char c2;
};
struct S2
{
    char c1;
    char c2;
    int i;
};
S1和S2的结构体成员一模一样,但是S1和S2所占空间的大小有了一些区别。

修改默认对齐数

#pragma pack()

#include<stdio.h>
#pragma pack(4)//设置默认对齐数为4
//默认对齐数设置为1,其实就没有对齐了,就该是什么就往里面放什么了。
struct S
{
    char a;
    double d;    

};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
int main(void)
{    
    struct S s;
    printf("%d\n",sizeof(s));
    return 0;
}

结论:

结构在对齐方式不合适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更改默认对齐数。

offsetof()——结构体成员相对于结构体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头文件——#include<stddef.h>

(结构体名字,结构体成员)

struct S
{
    char c;
    int i;
    double d;
};
int main(void)
{
    printf("%d",offsetof(struct S,c));
    return 0;
}

5.结构体传参

类似于:函数内部想改变函数外部的某个值的话,就要传地址进去。

(->是C语言和C++语言的一个运算符,叫做指向结构体成员运算符,用处是使用一个指向结构体或对象的指针访问其内成员。)

#include<stdio.h>
struct S
{
    int a;
    char c;
    double d;
};
void Init(struct S* ps)
{
    ps->a = 100;
    ps->c = 'w';
    ps->d = 3.14;
}
//传值
void Print(struct S tmp)
{
    printf("%d %c %lf\n",tmp.a,tmp.c,tmp.d);    
}
//传值
//如果害怕就打印一个值而传值过来可能会导致值的改变,就加一个const
//综合考虑建议结构体传参传地址
void Print(const struct S* ps)
{
    printf("%d %c %lf\n",ps->a,ps->c,ps->d);
}
int main(void)
{
    struct S s = {};
    Init(&s);
    Print1(s);
    Print2(&s);
    return 0;
}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会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开销。

如果传递一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大,参数压栈的系统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位段

1.什么是位段

位段的声明和结构是类似的,有两个不同

1位段的成员必须是int、unsigned int 或signed int 。

2位段的成员名后边有一个冒号和一个数字。

比如
struct A
{
    int_a:2;
     int_b:5;
    int_c:10;
    int_d:30;
};
A就是一个位段类型
那位段A的大小是多少?
    
#include<stdio.h>
//位段 位是二进制位
struct S
{
    //后面的:是所对应变零需要的比特位
    int a:2;
    int b:5;
    int c:10;
    int d:30;
    //一共47个比特位——6个字节就够了*8=48bit
};
int main(void)
{
   struct S s;
  printf("%d\n",sizeof(s));//占8个字节
}

2.位段的内存分配

1位段成员可以是int unsigned int signed int 或者是char(属于整型家族)类型。

2位段的空间上是按照需要以4个字节或者1个字节(char)的方式开辟的。

3位段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位段是不跨平台的,注重可移植的程序应该避免使用位段。

在定义位段的变量中,最后一个不能大于32

#include<stdio.h>
struct S
{
    char a : 3;
    char b : 4;
    char c : 5;
    char d : 4;
};
int main(void)
{    
    struct S s = {0};
    s.a = 10;
    s.b = 20;
    s.c = 3;
    s.d = 4;
    return 0;
}

3.位段的跨平台问题

1int位段被当成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是不确定的。

2位段中最大位的数目不能确定。(16位机器最大16,32位机器最大32,写成27,在16位机器会出问题)

3位段中的成员在内存中从左向右 分配,还是从右向左分配标准尚未定义。

4当一个结构包含两个位段,第二个成员比较大,无法容纳第一个剩余的位段时,是舍弃剩余的位还是利用,这是不确定的。

总结:

​ 和结构相比,位段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可以很好的节省空间,但是有跨平台的问题存在。

枚举

枚举故名思义就是一一列举

把可能的取值一一列举

1.定义

enum Day//星期
{
    //枚举的可能取值
    Mon,
    Tus,
    ...
};
enum Sex//星期
{
    //枚举的可能取值—— 常量
    MALE,//0
    FEMALE,//1      可以在后面加入 = 给他一个初始值
    //如果前面的赋值了,后面的没有赋值,就按顺序往下延。
            
    SECRET//2
        
};
int main(void)
{    
    //规定好了它的取值
    //enum是类型
    enum Sex s = MALE;
    //S
    return 0;
}

enum Color
{
    red,//0
    green,//1
    blue//2
}
int main(void)
{
    //在上面定义的枚举常量中green所对应的值就是2,那么我们在这可不可以直接给s赋值为2呢?
    //可以看到编译器并没有报错,说明编译器的语法检测不严格。
    //2在这里是整型
    //Color是枚举类型,两侧的类型是有差异的
    //在c++中会报错,c++语法检测更为严格
    enum Color s =;
    //
    return 0;
}

#include<stdio.h>
#define red 0
#define green 1
#define blue 2
int main(void)
{    
    int color = red;
    return 0;
}
//枚举的写法比这个要更加好一些

2.枚举的优点

为什么使用枚举?

我们可以使用#define来定义常量,使用枚举的优点是什么呢。

1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和#define定义的标识符比较枚举有类型检查,更加严谨。

3防止命名污染(命名冲突)(封装)。

封装就是把数据和函数打包到一个类里面

4便于调试。

5使用方便,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常量。


程序的执行过程

c语言的源代码--预编译-链接-可执行程序

这里的预编译就是在处理#define之类的东西

预编译会把所有的注释都删除


enum的大小怎么算呢

#incldue<stdio.h>
enum sex
{
    male,
    female,
    secret
        
}
int main(void)
{    
    enum sex s male;
    printf("%d\n",sizeof(s));
    return 0;
}

联合(共用体)

1.联合类型的定义

联合是一种特殊的自定义类型,这种自定义类型的变量也包含一系列的成员,特征是这些成员公用同一块空间(所以联合也叫共用体)。

#include<stdio.h>
union sb
{
    char c;//一个字节
    int a;//四个字节
};
//4个字节
int main(void)
{
    union sb s;
    printf("%p\n", &s);
    printf("%p\n", &(s.c));//注意是句号
    printf("%p\n", &(s.a));
    //三个地址相同

    return 0;
}

2.特点

联合的成员是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的,这样一个联合变量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因为联合有能力 保存最大的那个成员)。

联合体内的成员不能同时使用


结构体、枚举、联合体的关键字不一样,性质也不一样


3.联合大小的计算

联合的大小至少是最大成员的大小。

当最大成员大小不是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的时候,就要对齐到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编译器
C 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转换是程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连接不同数据世界的桥梁,使得不同类型的变量之间能够互相传递和转换,确保了程序的灵活性与兼容性。通过强制类型转换或自动类型转换,C语言允许开发者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
24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程序员
一文彻底搞清楚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
本文介绍了数据类型(基本、构造、指针、空类型)、变量(使用、命名规则、作用域)和常量(字面、符号、枚举、表达式),帮助初学者理解编程基础概念。坚持学习,定能创造奇迹!
193 1
一文彻底搞清楚C语言的数据类型和变量
|
2月前
|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基本数据类型与表达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这份文档详细介绍了编程任务的多个关卡,涵盖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 1. **目录**:列出所有关卡,如`print函数操作`、`转义字符使用`、`数的向上取整`等。 2. **各关卡的任务描述**:明确每关的具体编程任务,例如使用`printf`函数输出特定字符串、实现向上取整功能等。 3. **相关知识**: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背景知识,如格式化输出、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等。 4. **编程要求**:给出具体的代码编写提示。 5. **测试说明**:包含预期输入输出,帮助验证程序正确性。 6. 文档通过逐步引导学习者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函数,适合初学者练习编程技能。
86 1
|
3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数据类型全解析:编程效率提升的秘诀
在C语言中,合理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是编程的关键。通过深入理解基本数据类型和派生数据类型,掌握类型限定符和扩展技巧,可以编写出高效、稳定、可维护的代码。无论是在普通应用还是嵌入式系统中,数据类型的合理使用都能显著提升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101 8
|
5月前
|
存储 C语言
【c语言】数据类型和变量
本文介绍了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和变量。数据类型分为内置类型和自定义类型,内置类型包括字符型、整型、浮点型等,每种类型有不同的内存大小和取值范围。变量分为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它们在内存中的存储位置也有所不同,分别位于静态区和栈区。通过示例代码和图解,详细阐述了这些概念及其应用。
96 1
|
5月前
|
C语言
3.4 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2
在C语言中,声明一个整型(int)变量时,需先写入&#39;int&#39;关键字,后跟变量名并以分号结尾。若同时声明多个变量,可在&#39;int&#39;后用逗号分隔列出所有变量名。例如,`int erns;` 或 `int hogs, cows, goats;` 都是合法声明。变量声明后需通过赋值语句如 `cows = 112;` 或使用函数如 `scanf()` 来初始化其值。
88 10
|
5月前
|
存储 程序员 C语言
3.1 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整数类型如`int`类型是很有用的,它属于有符号整型,意味着该类型的值必须是整数,并且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或者零。`int`类型的数值范围依据计算机系统有所不同,通常取决于系统的位宽。例如,在早期16位的IBM PC兼容机上,`int`类型使用16位存储,取值范围为-32768至32767;而在当前32位系统中,使用32位存储,拥有更宽泛的取值范围。随着64位处理器的普及,`int`类型能够存储的整数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根据ISO C标准,`int`类型的最小取值范围被规定为-32768到32767。系统通常会利用一个特殊的位来表示整数的正负。
98 10
|
5月前
|
C语言
3.1C语言基本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初始化变量是指为变量设定初始值,通常在声明时直接完成,例如 `int cows=32;`。应注意避免在同一语句中混合初始化与未初始化的变量,如 `int dogs, cats=94;` 这样的写法容易引起误解。此外,整型常量如21、32等在C语言中被视为int类型,但非常大的整数则不然,且带有小数点或指数的数值不属于整型常量。
47 9
|
5月前
|
存储 C语言
初识C语言:常量与变量中寻找数据类型
初识C语言:常量与变量中寻找数据类型
|
5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程序员
C语言数据类型详解
C语言数据类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