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SELinux 的3种工作模式

简介: 通过对 SELinux 的介绍,初学者可以这样认为,在传统 Linux 系统使用访问控制方式的基础上,附加使用 SELinux 可增强系统安全。 那么,SELinux 是如何运行的呢?

通过对 SELinux 的介绍,初学者可以这样认为,在传统 Linux 系统使用访问控制方式的基础上,附加使用 SELinux 可增强系统安全。 那么,SELinux 是如何运行的呢?

在解释 SELinux 的工作模式之前,先解释几个概念。

  1. 主体(Subject):就是想要访问文件或目录资源的进程。想要得到资源,基本流程是这样的:由用户调用命令,由命令产生进程,由进程去访问文件或目录资源。在自主访问控制系统中(Linux 默认权限中),靠权限控制的主体是用户;而在强制访问控制系统中(SELinux 中),靠策略规则控制的主体则是进程。
  2. 目标(Object):这个概念比较明确,就是需要访问的文件或目录资源。
  3. 策略(Policy)

    :Linux 系统中进程与文件的数量庞大,那么限制进程是否可以访问文件的 SELinux 规则数量就更加烦琐,如果每个规则都需要管理员手工设定,那么 SELinux 的可用性就会极低。还好我们不用手工定义规则,SELinux 默认定义了两个策略,规则都已经在这两个策略中写好了,默认只要调用策略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这两个默认策略如下:

    • -targeted:这是 SELinux 的默认策略,这个策略主要是限制网络服务的,对本机系统的限制极少。我们使用这个策略已经足够了。
    • -mls:多级安全保护策略,这个策略限制得更为严格。
  4. 安全上下文(Security Context):每个进程、文件和目录都有自己的安全上下文,进程具体是否能够访问文件或目录,就要看这个安全上下文是否匹配。如果进程的安全上下文和文件或目录的安全上下文能够匹配,则该进程可以访问这个文件或目录。当然,判断进程的安全上下文和文件或目录的安全上下文是否匹配,则需要依靠策略中的规则。举个例子,我们需要找对象,男人可以看作主体,女人就是目标了。而男人是否可以追到女人(主体是否可以访问目标),主要看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适(主体和目标的安全上下文是否匹配)。不过,两个人的性格是否合适,是需要靠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家庭环境等具体的条件来进行判断的(安全上下文是否匹配是需要通过策略中的规则来确定的)。

我们画一张示意图,来表示一下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img
图 1 SELinux 运行模式的相关概念

解释一下这张示意图:当主体想要访问目标时,如果系统中启动了 SELinux,则主体的访问请求首先需要和 SELinux 中定义好的策略进行匹配。如果进程符合策略中定义好的规则,则允许访问,这时进程的安全上下文就可以和目标的安全上下文进行匹配;如果比较失败,则拒绝访问,并通过 AVC(Access Vector Cache,访问向量缓存,主要用于记录所有和 SELinux 相关的访问统计信息)生成拒绝访问信息。如果安全上下文匹配,则可以正常访问目标文件。当然,最终是否可以真正地访问到目标文件,还要匹配产生进程(主体)的用户是否对目标文件拥有合理的读、写、执行权限。

我们在进行 SELinux 管理的时候,一般只会修改文件或目录的安全上下文,使其和访问进程的安全上下文匹配或不匹配,用来控制进程是否可以访问文件或目录资源;而很少会去修改策略中的具体规则,因为规则实在太多了,修改起来过于复杂。不过,我们是可以人为定义规则是否生效,用以控制规则的启用与关闭的。

SELinux 的工作模式

SELinux 提供了 3 种工作模式:Disabled、Permissive 和 Enforcing,而每种模式都为 Linux 系统安全提供了不同的好处。

Disable工作模式(关闭模式)

在 Disable 模式中,SELinux 被关闭,默认的 DAC 访问控制方式被使用。对于那些不需要增强安全性的环境来说,该模式是非常有用的。

例如,若从你的角度看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工作正常,但是却产生了大量的 SELinux AVC 拒绝消息,最终可能会填满日志文件,从而导致系统无法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禁用 SELinux,当然,你也可以在应用程序所访问的文件上设置正确的安全上下文。

需要注意的是,在禁用 SELinux 之前,需要考虑一下是否可能会在系统上再次使用 SELinux,如果决定以后将其设置为 Enforcing 或 Permissive,那么当下次重启系统时,系统将会通过一个自动 SELinux 文件重新进程标记。

关闭 SELinux 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编辑配置文件 /etc/selinux/config,并将文本中 SELINUX= 更改为 SELINUX=disabled 即可,重启系统后,SELinux 就被禁用了。

Permissive工作模式(宽容模式)

在 Permissive 模式中,SELinux 被启用,但安全策略规则并没有被强制执行。当安全策略规则应该拒绝访问时,访问仍然被允许。然而,此时会向日志文件发送一条消息,表示该访问应该被拒绝。

SELinux Permissive 模式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审核当前的 SELinux 策略规则;
测试新应用程序,看看将 SELinux 策略规则应用到这些程序时会有什么效果;
解决某一特定服务或应用程序在 SELinux 下不再正常工作的故障。

某些情况下,可使用 audit2allow 命令来读取 SELinux 审核日志并生成新的 SELinux 规则,从而有选择性地允许被拒绝的行为,而这也是一种在不禁用 SELinux 的情况下,让应用程序在 Linux 系统上工作的快速方法。

Enforcing工作模式(强制模式)

从此模式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在 Enforcing 模式中, SELinux 被启动,并强制执行所有的安全策略规则。

目录
相关文章
|
网络协议 安全 Unix
1.3 Linux和UNIX的关系及区别(详解版)
UNIX 与 Linux 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目前主流的服务器端操作系统中,UNIX 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Windows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Linux 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可以说 UNIX 是操作系统中的"老大哥",后来的 Windows 和 Linux 都参考了 UNIX。
1606 0
1.3 Linux和UNIX的关系及区别(详解版)
|
存储 缓存 Linux
14.11 Linux如何查看硬盘的读写性能?
除了 CPU 和内存,硬盘读写(I/O)能力也是影响 Linux 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节将介绍几个可用来查看硬盘读写性能的系统命令,并教大家如何通过这些命令的输出结果,判断出当前系统中硬盘是否处于超负荷运转。
1970 0
14.11 Linux如何查看硬盘的读写性能?
|
安全 Linux
18.4 SELinux配置文件(/etc/selinux/config)
我们知道,SELinux 是预先配置的,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手动配置的情况下使用 SELinux 功能。然而,一般来说,预先配置的 SELinux 设置很难满足所有的 Linux 系统安全需求。
777 0
18.4 SELinux配置文件(/etc/selinux/config)
|
缓存 监控 算法
14.9 Linux如何查看CPU运行状态?
CPU 是影响 Linux 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节将介绍几个可以用来查看 CPU 性能的命令。
644 1
14.9 Linux如何查看CPU运行状态?
|
缓存 Linux 调度
10.20 Linux swap分区及作用详解
我们在安装系统的时候已经建立了 swap 分区。swap 分区通常被称为交换分区,这是一块特殊的硬盘空间,即当实际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操作系统会从内存中取出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在交换分区中,从而为当前运行的程序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
875 0
10.20 Linux swap分区及作用详解
|
Unix Linux
10.14 Linux fdisk命令详解:给硬盘分区
我们在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已经对系统硬盘进行了分区,但如果新添加了一块硬盘,想要正常使用,难道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才可以分区吗?
483 0
10.14 Linux fdisk命令详解:给硬盘分区
|
Linux
11.12 Linux VG卷组
前面章节中,物理分区已经建立,同时也把物理分区建立成了逻辑卷,按照步骤,接下来就建立卷组了。
510 0
11.12 Linux VG卷组
|
监控 Unix Linux
12.3 Linux如何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ps命令)
ps 命令是最常用的监控进程的命令,通过此命令可以查看系统中所有运行进程的详细信息。
2375 0
12.3 Linux如何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ps命令)
|
Linux
12.12 Linux按终端号踢出当前登陆用户(pkill命令)
当作于管理进程时,pkill 命令和 killall 命令的用法相同,都是通过进程名杀死一类进程,该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350 0
12.12 Linux按终端号踢出当前登陆用户(pkill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