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之:WebSocket的消息格式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DNS,个人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网络协议之:WebSocket的消息格式

目录



简介


我们知道WebSocket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上的一种网络协议,用来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实时通信。非常的好用。最简单的使用WebSocket的办法就是直接使用浏览器的API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


本文将会深入分析WebSocket的消息交互格式,让大家得以明白,websocket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WebSocket的握手流程


我们知道WebSocket为了兼容HTTP协议,是在HTTP协议的基础之上进行升级得到的。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HTTP连接之后,客户端会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升级到webSocket的协议,如下所示:


GET /chat HTTP/1.1
Host: example.com:8000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Key: dGhlIHNhbXBsZSBub25jZQ==
Sec-WebSocket-Version: 13


注意,这里的HTTP版本必须是1.1以上。HTTP的请求方法必须是GET


通过设置Upgrade和Connection这两个header,表示我们准备升级到webSocket了。


除了这里列的属性之外,其他的HTTP自带的header属性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里还有两个比较特别的header,他们是Sec-WebSocket-Version和Sec-WebSocket-Key。


先看一下Sec-WebSocket-Version, 它表示的是客户端请求的WebSocket的版本号。如果服务器端并不明白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则会返回一个400 ("Bad Request"),在这个返回中,服务器端会返回失败的信息。


如果是不懂客户端发送的Sec-WebSocket-Version,服务器端同样会将Sec-WebSocket-Version返回,以告知客户端。


这里要特别关注的一个header字段就是Sec-WebSocket-Key。我们接下来看一下这个字段到底有什么用。


当服务器端收到客户端的请求之后,会返回给客户端一个响应,告诉客户端协议已经从HTTP升级到WebSocket了。


返回的响应可能是这样的: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Upgrade: websocket
Connection: Upgrade
Sec-WebSocket-Accept: s3pPLMBiTxaQ9kYGzzhZRbK+xOo=


这里的Sec-WebSocket-Accept是根据客户端请求中的Sec-WebSocket-Key来生成的。具体而言是将客户端发送的Sec-WebSocket-Key 和 字符串"258EAFA5-E914-47DA-95CA-C5AB0DC85B11" 进行连接。然后使用SHA1算法求得其hash值。


最后将hash值进行base64编码即可。


当服务器端返回Sec-WebSocket-Accept之后,客户端可以对其进行校验,已完成整个握手过程。


webSocket的消息格式


之所以要使用webSocket是因为client和server可以随时随地发送消息。这是websocket的神奇所在。那么发送的消息是什么格式的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client和server端进行沟通的消息是以一个个的frame的形式来传输的。frame的格式如下:


0                   1                   2                   3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
     |F|R|R|R| opcode|M| Payload len |    Extended payload length    |
     |I|S|S|S|  (4)  |A|     (7)     |             (16/64)           |
     |N|V|V|V|       |S|             |   (if payload len==126/127)   |
     | |1|2|3|       |K|             |                               |
     +-+-+-+-+-------+-+-------------+ - - - - - - - - - - - - - - - +
     |     Extended payload length continued, if payload len == 127  |
     + - - - - - - - - - - - - - - - +-------------------------------+
     |                               |Masking-key, if MASK set to 1  |
     +-------------------------------+-------------------------------+
     | Masking-key (continued)       |          Payload Data         |
     +-------------------------------- - - - - - - - - - - - - - - - +
     :                     Payload Data continu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yload Data continued ...                |
     +---------------------------------------------------------------+


MASK表示的是消息是否是被编码过的,对于从client过来的消息来说,MASK必须是1。

如果client发送给server端的消息,MASK不为1,则server需要断开和client的连接。但是server端发送给client端的消息,MASK字段就不需要设置了。


RSV1-3是扩展的字段,可以忽略。


opcode表示怎么去解释payload字段。payload就是实际要传递的消息。0x0表示继续,0x1表示文本,0x2表示二进制,其他的表示控制字段。


FIN表示是否是消息的最后一个frame。如果是0,表示该消息还有更多的frame。如果是1表示,该frame是消息的最后一部分了,可以对消息进行处理了。


为什么需要Payload len字段呢?因为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停止接收消息。所以需要一个表示payload的字段来对消息进行具体的处理。


怎么解析Payload呢?这个就比较复杂。


  1. 首先读取9-15 bits,将其解析为无符号整数。如果其小于125,那么这个就是payload的长度,结束。如果是126,那么就去到第二步。如果是127,那么就去到第三步。
  2. 读取下一个16 bits,然后将其解析为无符号整数,结束。
  3. 读取下一个64 bits。将其解析为符号整数。结束。


如果设置了Mask,那么读取下4个字节,也就是32bits。这个是masking key。当数据读取完毕之后,我们就获取到了编码过后的payload:ENCODED,和MASK key。要解码的话,其逻辑如下:


var DECODED = "";
for (var i = 0; i < ENCODED.length; i++) {
    DECODED[i] = ENCODED[i] ^ MASK[i % 4];


FIN可以和opcode一起配合使用,用来发送长消息。


FIN=1表示,是最后一个消息。 0x1表示是text消息,0x2是0,表示是二净值消息,0x0表示消息还没有结束,所以0x0通常和FIN=0 一起使用。


Extensions和Subprotocols


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握手的过程中,在标准的websocket协议基础之上,客户端还可以发送Extensions或者Subprotocols。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这两个都是通过HTTP头来设置的。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Extensions可以对WebSocket进行控制,并且修改payload,而subprotocols只是定义了payload的结构,并不会对其进行修改。


Extensions是可选的,而Subprotocols是必须的。


你可以将Extensions看做是数据压缩,它是在webSocket的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压缩或者优化操作,可以让发送的消息更短。


而Subprotocols 表示的是消息的格式,比如使用soap或者wamp。


子协议是在WebSocket协议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协议,主要用于具体的场景的处理,它是是在WebSocket协议之上,建立的更加严格的规范。


比如,客户端请求服务器时候,会将对应的协议放在Sec-WebSocket-Protocol头中:


GET /socket HTTP/1.1
...
Sec-WebSocket-Protocol: soap, wamp


服务器端会根据支持的类型,做对应的返回,如:


Sec-WebSocket-Protocol: soap


总结



本文讲解了webSocket消息交互的具体格式,可以看到很多强大功能的协议,都是由最最基本的结构组成的。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网络协议 C++
websocket数据帧格式
websocket数据帧格式
|
10月前
|
网络协议 定位技术
网络七层协议地图,报文格式一览无遗。绝对是干货,值得收藏
网络七层协议地图,报文格式一览无遗。绝对是干货,值得收藏
217 0
网络七层协议地图,报文格式一览无遗。绝对是干货,值得收藏
|
23天前
|
网络协议 C语言 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组成部分、PPP帧格式、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工作状态)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组成部分、PPP帧格式、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工作状态)
62 7
|
1月前
|
网络协议 前端开发 Java
Websocket (帧格式, 握手过程, Spring 中使用 WebScoket 协议)
Websocket (帧格式, 握手过程, Spring 中使用 WebScoket 协议)
32 4
|
1月前
|
SQL 存储 分布式计算
Hive【基础 01】核心概念+体系架构+数据类型+内容格式+存储格式+内外部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更文挑战第6天】Hive【基础 01】核心概念+体系架构+数据类型+内容格式+存储格式+内外部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52 1
|
1月前
|
XML JSON Java
Android App网络通信中通过okhttp调用HTTP接口讲解及实战(包括GET、表单格式POST、JSON格式POST 附源码)
Android App网络通信中通过okhttp调用HTTP接口讲解及实战(包括GET、表单格式POST、JSON格式POST 附源码)
372 0
|
1月前
|
算法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网络层】动态路由算法、自治系统AS、IP数据报格式
【网络层】动态路由算法、自治系统AS、IP数据报格式
40 0
|
6月前
|
数据采集 JSON JavaScript
C# 解析“JSON“格式数据和网络实战案例 入门
C# 解析“JSON“格式数据和网络实战案例 入门
|
8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Shell
网络协议格式 | 以太网帧、ARP数据报、IP数据报、UDP数据报、TCP数据报
网络协议格式 | 以太网帧、ARP数据报、IP数据报、UDP数据报、TCP数据报
85 0
|
9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协议与攻击模拟-17-DNS协议-报文格式
网络协议与攻击模拟-17-DNS协议-报文格式
83 0
网络协议与攻击模拟-17-DNS协议-报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