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K8S网络原理上

本文涉及的产品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深入理解K8S网络原理上

K8s四层网络


抽象成四层网络


image.png


Node节点网络


底层基础设施支持节点主机之间网络的互通


Pod网络


image.png


能够相互做IP寻址、相互通讯


同一节点上的Pod网络

image.png


大多数场景下一个pod下面有1个容器 也有一些场景下一个pod下有多个容器
这些容器共享pod中的网络栈
  • eth0
是主机上的网卡 也是流量出入的设备 也支持k8s集群节点之间做网络寻址和互通的设备
  • docker0
是一个虚拟网桥 简单理解为是一个虚拟交换机
支持节点上面或节点之间进行IP寻址和互通的设备
  • veth0
是pod1上的虚拟网卡 支持pod内容器互通的设备
内部的容器可以通过localhost相互访问
  • pause
pause是一个特殊的容器 为pod建立veth0网络共享的接口
通过docker ps就可以看到这个容器
  • pod
pod的ip是docker0网桥分配的


不同节点上的Pod网络

image.png

pod1和pod2在同一个网桥dokcer0里 所以可以互联互通
节点内的pod网络在172.17.0.0/24这个地址空间内的
节点主机网络在10.100.0.0/24这个地址空间内的
也就是说 pod网络和节点网络不在同一个网络空间内


不同节点上的pod之间如何互通?

image.png

对于目标段172.17.1.0/24这个网段的pod转发到10.100.0.3这个主机
对于目标段172.17.0.0/24这个网段的pod转发到10.100.0.2这个主机
当主机eth0接受到pod网络的包就会向内部的pod网桥转发
这样不同节点的pod网络就可以IP寻址和通讯
这种方案引入了底层的网络设备 但是额外的网络开销比较少

覆盖网络方案(Overlay)
如果是公有云网络 就不支持路由方案
所以就可以用覆盖网络方案
所谓的覆盖网络方案就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建立一个虚拟网络
所支持的技术很多 比如Flannel/Weavenet
大多采用隧道封包的技术

image.png


pod网络的数据包在出节点之前先被封装成节点网络的数据包
经过底层网络到达目标节点
就会被解封出来再转发给内部的pod网络
这种方案对底层网络没有太多依赖
但封包解包对性能有影响
考虑到pod网络实现技术众多
k8s为了简化集成
引入了CNI技术

image.png

CNI是一个Pod网络集成标准 简化K8s和不同Pod网络实现技术的集成
kubelet通过CNI插件去操作pod网络 而不需要关注底层的具体实现


Service

一个service背后往往是由多个pod组成的集群
由此引入了服务发现以及负载均衡等问题

image.png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如何发现并且定位pod ip?

account-app pod集合中pod ip可能会变化 重新发布或自己挂了 k8s重新调度部署 也会变化


要解决服务发现问题 需要了解下技术演进的过程

DNS

image.png

最早是通过DNS来解决这个问题
K8s也支持DNS组件
运行的时候 K8s会把Pod集群中的Pod信息(ip和端口)注册到DNS上去
client应用通过查询DNS就可以发现目标Pod 就可以发起调用
对client无侵入
劣势:
1、有些客户端每次都会查询DNS服务 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2、有些客户端会缓存DNS信息 默认超时时间比较长 当目标Pod ip发生了变化
就会存在缓存刷新不及时问题 就会导致访问pod失效
3、大多数负载均衡策略比较简单 有些还不支持负载均衡
所以K8s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做服务发现 但实际上K8s还是引入了DNS组件来实现通过域名访问服务的

Service Registry+Client方案

image.png

这种方案典型的代表:Eureka+Ribbon/Consul/Nacos
K8s 自带的分布式存储etcd 就可以用来实现Service Registry
1、k8s将pod集群中的pod信息自动注册到service registry
2、client应用可以通过servcie registry查询发现目标pod 然后可以发起调用
这种方案实现不复杂 client也可以实现灵活的负载均衡策略
但是对客户端应用有侵入性 所以k8s也没有直接采用这种方案

k8s service网络具体实现原理

image.png

Kube-Proxy、Kubelet、K8s Master 是K8s实现服务发现与注册到关键
"服务注册阶段"
1、服务Pod实例发布的时候 Kubelet会负责启动这些Pod实例
2、启动完之后 会把Pod实例列表注册到K8s Master上面去
3、在Servcie发布的时候 K8s会为Service分配ClusterIP 
相关信息也会记录在Master节点上面
并且ClusterIP和PodIP有映射关系
"服务发现阶段"
Kube-Proxy会监听Master并且发现Service的ClusterIp和Pod实例列表
并且修改本地的Linux Iptables转发机制
在接受到目标IP为某个ClusterIp的时候进行负载均衡并且转发到对应Pod上面去
"服务实际调用阶段"
当有消费者Pod需要访问某个服务的时候 先调用dns获取服务名 就通过clusterip发起调用
会被本地的iptables机制所截获
然后通过负载均衡转发到pod实例上面
dns组建也监听master节点并发现服务名称与clusterip之间的映射关系

k8s服务发现与eureka+ribbon方案对比

image.png

都是客户端代理的机制
负载均衡都是在客户端实现的
ribbon是以libary库的形式嵌入在客户端应用中的 对客户端应用是有侵入性的
而k8s的kube-proxy是独立的组件
每个docker节点上都有一个kube-proxy 对客户应用是无侵入的
该做法类似于ServiceMesh中的SideCar
Ribbon转发是穿透的
K8s中的转发是通过iptables转发
kube-proxy只负责服务发现 修改iptables规则 请求是不穿透kube-proxy的
早期的k8s是穿kube-proxy的 考虑单点问题和性能损耗 新的版本不穿kube-proxy了
ribbon实现服务名到服务实例ip地址的映射 它只有一层映射
在k8s中是有两层映射的 
kube-proxy是clusterip到podip的映射
kube-dns实现服务名到clusterip的映射
通过clusterip统一屏蔽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问题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PyTorch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数学原理与可视化实现
本文深入解析了图神经网络(GNNs)中自注意力机制的内部运作原理,通过可视化和数学推导揭示其工作机制。文章采用“位置-转移图”概念框架,并使用NumPy实现代码示例,逐步拆解自注意力层的计算过程。文中详细展示了从节点特征矩阵、邻接矩阵到生成注意力权重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四个类(GAL1至GAL4)模拟了整个计算流程。最终,结合实际PyTorch Geometric库中的代码,对比分析了核心逻辑,为理解GNN自注意力机制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
161 7
深入解析图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数学原理与可视化实现
|
6天前
|
Kubernetes Shell Windows
【Azure K8S | AKS】在AKS的节点中抓取目标POD的网络包方法分享
在AKS中遇到复杂网络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步骤进入特定POD抓取网络包进行分析:1. 使用`kubectl get pods`确认Pod所在Node;2. 通过`kubectl node-shell`登录Node;3. 使用`crictl ps`找到Pod的Container ID;4. 获取PID并使用`nsenter`进入Pod的网络空间;5. 在`/var/tmp`目录下使用`tcpdump`抓包。完成后按Ctrl+C停止抓包。
36 12
|
1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安全
应用程序中的网络协议:原理、应用与挑战
网络协议是应用程序实现流畅运行和安全通信的基石。了解不同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对于开发者和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协议也将不断优化和创新,为数字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软演员-评论家算法(Soft Actor-Critic, SAC)是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重要进展,基于最大熵框架优化策略,在探索与利用之间实现动态平衡。SAC通过双Q网络设计和自适应温度参数,提升了训练稳定性和样本效率。本文详细解析了SAC的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PyTorch实现,涵盖演员网络的动作采样与对数概率计算、评论家网络的Q值估计及其损失函数,并介绍了完整的SAC智能体实现流程。SAC在连续动作空间中表现出色,具有高样本效率和稳定的训练过程,适合实际应用场景。
394 7
深度强化学习中SAC算法:数学原理、网络架构及其PyTorch实现
|
3月前
|
前端开发 网络协议 安全
【网络原理】——HTTP协议、fiddler抓包
HTTP超文本传输,HTML,fiddler抓包,URL,urlencode,HTTP首行方法,GET方法,POST方法
|
3月前
|
域名解析 网络协议 关系型数据库
【网络原理】——带你认识IP~(长文~实在不知道取啥标题了)
IP协议详解,IP协议管理地址(NAT机制),IP地址分类、组成、特殊IP地址,MAC地址,数据帧格式,DNS域名解析系统
|
3月前
|
存储 JSON 缓存
【网络原理】——HTTP请求头中的属性
HTTP请求头,HOST、Content-Agent、Content-Type、User-Agent、Referer、Cookie。
|
3月前
|
安全 算法 网络协议
【网络原理】——图解HTTPS如何加密(通俗简单易懂)
HTTPS加密过程,明文,密文,密钥,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公钥和私钥,证书加密
|
3月前
|
XML JSON 网络协议
【网络原理】——拥塞控制,延时/捎带应答,面向字节流,异常情况
拥塞控制,延时应答,捎带应答,面向字节流(粘包问题),异常情况(心跳包)
|
3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Java
【JavaEE】——初始网络原理
局域网,广域网,局域网连接方式,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网络通信,五元组(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协议),协议分层,TCP/IP五层网络协议,封装和分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封装和分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