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态成员
即在定义前面加上static
关键字的成员。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A(int a, int b): m_a(a), m_b(b){ num += m_a + m_b; } ~A(){} void Fun(); // 不同成员函数 static void PrintNum(){ // 静态成员函数 //在静态成员函数中,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 //也不能调用非静态成员函数 std::cout << num << std::endl; } private: int m_a; //普通成员变量 int m_b;//普通成员变量 static int num; //静态成员变量 }; //静态成员必须在定义类的文件中对静态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 //否则会编译出错 int A::num = 0; int main(){ A a1(1, 1); //访问静态函数 A::PrintNum(); A a2(1, 1); //访问静态函数 A::PrintNum(); system("pause"); return 0; }
二、静态成员变量
普通成员变量每个对象有各自的一份,而静态成员变量一共就一份,为所有对象共享。
sizeof
运算符不会计算静态成员变量的大小,如下的sizeof(CTest)
为4:
class CTest { int n; static int s; };
三、静态成员函数
普通成员函数必须具体作用于某个对象,而静态成员函数并不具体作用于某个对象。
因此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不需要通过对象就能访问,因为他是共享的。
四、访问静态成员的方式
//类名::成员名 A::PrintNum(); //对象名.成员名 A a; a.PrintNum(); //指针->成员名 A *p = new A(); p->PrintNum(); //引用.成员名 A a; A & ref = a; ref.PrintNum();
五、小结
静态成员变量本质上是全局变量,即使一个对象都没有,类的静态成员变量也是存在的;同理静态成员函数本质上是全局函数。
设置静态成员的目的:将和某些全局变量和函数写在紧密相关的类中,更加“整体化”,易于维护和理解。
静态成员函数中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也不能调用非静态成员函数;
静态成员必须在定义类的文件中对静态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否则会编译出错。
关于上面的最后一点,也是面试常考的:
六、静态成员必须在定义类的文件中对静态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
在C++中,类的静态成员(static member)必须在类内声明,在类外初始化。
静态成员不能在类内初始化——因为静态成员属于整个类,而不属于某个对象,如果在类内初始化,会导致每个对象都包含该静态成员,这是矛盾的。
七、什么能在类内初始化
能在类中初始化的成员只有一种,那就是静态常量成员。
错误1(静态成员不能在类内初始化):
class A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 // 静态成员不能在类内初始化 };
错误2(常量成员也不能在类内初始化):
class A { private: const int count = 0; // 常量成员也不能在类内初始化 };
正确(静态常量成员可以在类内初始化):
class A { private: static const int count = 0; // 静态常量成员可以在类内初始化 };
八、C++静态类型成员变量的初始化顺序
变量的初始化顺序就应该是:
1 基类的静态变量或全局变量
2 派生类的静态变量或全局变量
3 基类的成员变量
4 派生类的成员变量
成员变量在使用初始化列表初始化时,与构造函数中初始化成员列表的顺序无关,只与定义成员变量的顺序有关。因为成员变量的初始化次序是根据变量在内存中次序有关,而内存中的排列顺序早在编译期就根据变量的定义次序决定了。这点在EffectiveC++中有详细介绍。
静态变量进行初始化顺序是基类的静态变量先初始化,然后是它的派生类。直到所有的静态变量都被初始化。这里需要注意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初始化是不分次序的(其实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都被放在公共内存区)。可以把静态变量理解为带有“作用域”的全局变量。在一切初始化工作结束后,main函数会被调用,如果某个类的构造函数被执行,那么首先基类的成员变量会被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