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算法题系列(一)两数之和、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简介: C#算法题系列(一)两数之和、无重复字符的最长子串

冒泡排序法


是数组等线性排列的数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以从小到大排序为例。

数据 11, 35, 39,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使用 数组 int [] array 存储数字。


微信图片_20220426183848.png


过程 (数组从小到大排序)

思路循环都把最大的数放在最后一位,无序数字个数减1。


i 为当前任务位置,n 剩下的无序数字个数

从第 0位开始,比较前后两位数字大大小,当 array[i] > array[i+1] 时,数值互换。


一个循环后,数值最大的已经存到数组最后一位。

无序数字个数 n-1

网络异常,图片无法展示
|

for (int j = array.Length - 1; j > 0; j--)  //每排一次,剩下的无序数减一
            {
                for (int i = 0; i < j; i++)    //一个for循环获得一个最大的数
                {
                    if (array[i] > array[i + 1])  //数值互换
                    {
                        var sap = array[i];
                        array[i] = array[i + 1];
                        array[i + 1] = sap;
                    }
                }
            }


排序结果


微信图片_20220426183852.png

 

动图如下


微信图片_20220426183856.gif


插入排序法


插入排序算法是把一个数插入一个已经排序好的数组中。

例如 把 22 插入到 [1,5,10,17,28,39,42] 中,

结果  [1,5,10,17,22,28,39,42] 。

 

对数组使用插入排序法


数组 int [] array = [11, 39, 35,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数组元素是无序,设定一个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方向,第一位就是有序的 [ 11 ]

第一次插入: [11, 39, 35,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取第二个数跟第一个进行比较, 两位有序 [11, 39]

第二次插入:[11, 39, 35,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取第三个数,[11, 39,35],进行插入

[11, 35, 39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 ...

以后每次取一个数,插入数组。

 

实现方法有很多种,笔者的方法跟冒泡排序法相似。


public static void ReSort(ref 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要将第几位数进行插入
            {
                for (int j = i; j > 0;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break;  //如果要排序的数大于已排序元素的最大值,就不用比较了。不然就要不断比较找到合适的位置
                    else
                    {
                        int sa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sap;
                    }
                }
            }
        }


试试把下面的代码复制到控制台,可以看到每次排序的结果。


using System;
namespace ConsoleApp1
{
    class Program
    {
        public static void ReSort(ref 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Console.WriteLine("\n- - - - - - -");
                Console.WriteLine("\n未排序前:");
                for (int sun = 0; sun <= i && sun < array.Length; sun++)
                {
                    Console.Write($"{array[sun]} , ");
                }
                for (int j = i; j > 0; j--)
                {
                    if (array[j] > array[j - 1]) break;
                    else
                    {
                        int sa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sap;
                    }
                }
                Console.WriteLine("\n排序后: ");
                for (int sun = 0; sun <= i && sun < array.Length; sun++)
                {
                    Console.Write($"{array[sun]} , ");
                }
            }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new int[] { 11, 35, 39,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
            Console.Write("原数组:[");
            foreach (var i in array)
            {
                Console.Write($"{i} , ");
            }
            Console.Write("]\n");
            ReSort(ref array);
            Console.Write("\n- - - - -\n最后结果:[");
            foreach (var i in array)
            {
                Console.Write($"{i} , ");
            }
            Console.Write("]\n");
            Console.ReadKey();
        }
    }
}


动图演示

微信图片_20220426184125.png

 

冒泡排序法与插入排序法比较

冒泡排序是从一端开始,比较大小后存到另一端。每次都是从前开始,把最大或最小的结果放到最后。

插入排序始终是从前面开始,把下一个元素存到前面,不用比较最大最小的结果。


选择排序法


每次从后面找到最小或最大的数,进行位移排序。

数组 int [] array = [11, 39, 35, 30, 7, 36, 22, 13, 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第一位 i=0

最小值下标  minIndex = 0,最小值 min=11

从后面查找比 11 小的数,找到第 下标位 8,值为1,

进行交换,交换后 [1, 39, 35, 30, 7, 36, 22, 13, 11, 38, 26, 18, 12, 5, 45, 32, 6, 21, 42, 23];

第二位 i=1,

最小值下标  minIndex = 1,最小值 min=39,

从后面查找比 39 小且最小的数,找到 下标为 13,值为 5,

进行交换,交换后 [1, 5, 35, 30, 7, 36, 22, 13, 11, 38, 26, 18, 12, 39, 45, 32, 6, 21, 42, 23];


微信图片_20220426184138.gif


public static void ReSort(ref int[] array)
        {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int min = array[i];     //设定第i位为最小值
                int minIndex = i;       //最小值下标
                for (int j = i; j < array.Length; j++)  //从第i为开始找出最小的数
                {
                    if (array[j] < array[minIndex])     //重新存储最小值和下标
                    {
                        min = array[j];
                        minIndex = j;
                    }
                }
                if (array[i] != array[minIndex])        //如果到比第i为更小的数,则发生交换。找不到则不改变
                {
                    array[minIndex] = array[i];
                    array[i] = min;
                }
            }
        }


动图如下

微信图片_20220426184429.gif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基于 C# 语言的 Dijkstra 算法在局域网内监控软件件中的优化与实现研究
本文针对局域网监控系统中传统Dijkstra算法的性能瓶颈,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队列和邻接表优化的改进方案。通过重构数据结构与计算流程,将时间复杂度从O(V²)降至O((V+E)logV),显著提升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实验表明,优化后算法在包含1000节点、5000链路的网络中,计算时间缩短37.2%,内存占用减少21.5%。该算法适用于网络拓扑发现、异常流量检测、故障定位及负载均衡优化等场景,为智能化局域网监控提供了有效支持。
80 5
|
4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如何控制上网行为——基于 C# 实现布隆过滤器算法的上网行为管控策略研究与实践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生态系统中,企业对员工网络行为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保障网络安全、提升组织效能的核心命题。如何在有效防范恶意网站访问、数据泄露风险的同时,避免过度管控对正常业务运作的负面影响,构成了企业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数据结构与算法作为底层技术支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将以布隆过滤器算法为研究对象,基于 C# 编程语言开展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系统探讨该算法在企业上网行为管理中的应用范式。
128 8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解析公司屏幕监控软件中 C# 字典算法的数据管理效能与优化策略
数字化办公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为维护信息安全并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应用日益普及。此软件犹如企业网络的 “数字卫士”,持续记录员工电脑屏幕的操作动态。然而,伴随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如何高效管理这些监控数据成为关键议题。C# 中的字典(Dictionary)数据结构,以其独特的键值对存储模式和高效的操作性能,为公司屏幕监控软件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文将深入探究其原理与应用。
89 4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中基于滑动窗口的C#流量统计算法解析​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需要高效处理海量网络请求数据,同时实时识别异常行为(如高频访问非工作网站)。传统的时间序列统计方法因计算复杂度过高,难以满足低延迟需求。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C#统计算法,通过动态时间窗口管理,实现高效的行为模式分析与流量计数。
122 2
|
5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算法
基于 C#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技术剖析
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是保障企业网络高效运行、实现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强化信息安全管控的核心工具。此类软件需应对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海量的设备信息及多样化的用户操作,而数据结构与算法正是支撑其强大功能的基石。本文将深入剖析深度优先搜索(Depth-First Search,DFS)算法,并结合 C# 语言特性,详细阐述其在局域网集中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与实现。
115 3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内网实时监控中的 C# 算法探索:环形缓冲区在实时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探讨了环形缓冲区在内网实时监控中的应用,结合C#实现方案,分析其原理与优势。作为固定长度的循环队列,环形缓冲区通过FIFO机制高效处理高速数据流,具备O(1)时间复杂度的读写操作,降低延迟与内存开销。文章从设计逻辑、代码示例到实际适配效果展开讨论,并展望其与AI结合的潜力,为开发者提供参考。
167 2
|
3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公司电脑监控软件关键技术探析:C# 环形缓冲区算法的理论与实践
环形缓冲区(Ring Buffer)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电脑监控系统设计的核心数据结构,适用于高并发、高速率与短时有效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场景。其通过固定大小的连续内存空间实现闭环存储,具备内存优化、操作高效、数据时效管理和并发支持等优势。文章以C#语言为例,展示了线程安全的环形缓冲区实现,并结合URL访问记录监控应用场景,分析了其在流量削峰、关键数据保护和高性能处理中的适配性。该结构在日志捕获和事件缓冲中表现出色,对提升监控系统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93 1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的局域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文件变更实时监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语言的局域网文件变更监控算法,通过事件驱动与批处理机制结合,实现高效、低负载的文件系统实时监控。核心内容涵盖监控机制选择(如事件触发机制)、数据结构设计(如监控文件列表、事件队列)及批处理优化策略。文章详细解析了C#实现的核心代码,并提出性能优化与可靠性保障措施,包括批量处理、事件过滤和异步处理等技术。最后,探讨了该算法在企业数据安全监控、文件同步备份等场景的应用潜力,以及未来向智能化扩展的方向,如文件内容分析、智能告警机制和分布式监控架构。
117 3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的 C# 基数树算法高效检索方案研究
在企业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是维护网络安全、规范网络行为的关键举措。随着企业网络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高效存储和检索上网记录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数树(Trie 树)作为一种独特的数据结构,凭借其在字符串处理方面的卓越性能,为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剖析基数树算法的原理,并通过 C# 语言实现的代码示例,阐述其在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119 7
|
4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C# 时间轮算法的控制局域网上网时间与实践应用
在数字化办公与教育环境中,局域网作为内部网络通信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精细化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能。对局域网用户上网时间的有效管控,已成为企业、教育机构等组织的重要管理需求。这一需求不仅旨在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规范学生网络使用行为,更是优化网络带宽资源分配的关键举措。时间轮算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定时任务管理机制,在局域网用户上网时间管控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本文将系统阐述时间轮算法的核心原理,并基于 C# 编程语言提供具体实现方案,以期深入剖析该算法在局域网管理中的应用逻辑与实践价值。
95 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