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查看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f [选项] [目录或文件名] -h #以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常用)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du(查看文件和目录的磁盘使用量)
du [选项] 文件或目录名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 与 df 不一样的是,du 这个命令会直接到文件系统内去搜寻所有的文件数据。
mount(磁盘挂载)
mount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eg: 将U盘 mydisk 挂载 mount /dev/mydisk /mnt/mydis
- Windows 中插入U盘后系统自动分配盘符,盘符其实就是 mount(挂载),退U盘的时候进行安全弹出,其实就是 umount(卸除)。
- Windows 可以有C、D、E等多个目录,Linux 只有一个根目录 /。
- Linux下,mount 挂载的作用,就是将一个设备挂接到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访问这个目录就是访问该存储设备。
- /dev/mydisk 不是一个目录,是一个类似指针的东西,指向这个分区的原始数据块。mount 挂载前,系统并不知道这个数据块哪部分数据代表文件,如何对它们操作。
- 我们要访问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必须将文件所在的分区挂载到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然后通过访问这个目录来访问存储设备。
- 挂载就是把设备放在一个目录下,让系统知道怎么管理这个设备里的文件,了解这个存储设备的可读写特性之类的过程。
umount(磁盘卸除)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f #强制卸除!可用在类似网络文件系统 (NFS) 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 -n #不升级 /etc/mtab 情况下卸除。
fdisk(磁盘分区工具)
fdisk [-l] 装置名称 -l #输出后面接的装置所有的分区内容。若仅有 fdisk -l 时, 则系统将会把整个系统内能够搜寻到的装置的分区均列出来。
mkfs(磁盘格式化)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装置文件名 -t #可以接文件系统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
fsck(磁盘检验)
fsck [-t 文件系统] [-ACay] 装置名称 -t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义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则不需加上此参数 -s #依序一个一个地执行 fsck 的指令来检查 -A #对/etc/fstab 中所有列出来的 分区(partition)做检查 -C #显示完整的检查进度 -d #打印出 e2fsck 的 debug 结果 -p #同时有 -A 条件时,同时有多个 fsck 的检查一起执行 -R #同时有 -A 条件时,省略 / 不检查 -V #详细显示模式 -a #如果检查有错则自动修复 -r #如果检查有错则由使用者回答是否修复 - #选项指定检测每个文件是自动输入yes,在不确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时候,可以执行 # fsck -y 全部检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