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ES6语法(汇总上篇)

简介: ES6可以说是一个泛指,指5.1版本以后的JavaScript的下一代标准,涵盖了ES2015,ES2016,ES2017等;亦指下一代JavaScript语言。

ES6可以说是一个泛指,指5.1版本以后的JavaScript的下一代标准,涵盖了ES2015,ES2016,ES2017等;亦指下一代JavaScript语言


背景


嗯~ES6的语法有什么好谈的,无聊了吧?


确实,语法糖的东西真的是学起来如嚼蜡 -- 淡无味;但是要用别人的东西来开发的,你学还是学呢?


所以,还是简单谈下吧...


本次的ES6语法的汇总总共分为上、中、下三篇,本篇文章为上篇。


var、let和const


var是之前就有的了,在这里提出来主要是为了比较其和let与const


区别


1. 块级作用域


for(var i = 0; i < 3; i++)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 // 输出3个3
  }, 0)
}


解析:变量i是var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是都有效,全局只有一个变量i。每次循环,变量的值会发生改变。循环内的i是指向全局的i。


for(let i = 0; i < 3; i++)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 // 输出0, 1, 2
  }, 0)
}


解析:变量i是let声明的,当前的i只在本轮循环有效,所以每次循环的i其实都是一个新变量。JavaScript引擎内部会记住上一轮的值,初始化本轮的变量i时,就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2. 不存在变量提升


console.log(a); // undefined
var a = 100;


var命令会发生变量提升现象,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值为undefined;而let纠正了这种行为,不能产生变量提升。


console.log(a); // 报错
let a = 100;


3. 暂时性死区


只要块级作用域内,存在let命令,它所声明的变量就绑定(binding)在这个区域,不再受外部影响。


如:


var temp = 123;
if(true) {
  temp = 'abc'; // 引入错误
  let temp; 
}


在上面中,if后面的大括号内容就形成了一个区域。而temp此时是找不到外层的,因为内部有个temp且你在内部let temp声明前赋值了。


在看一个隐晦的例子:


function bar(x = y, y = 2) {
  return [x, y]
}
bar(); // 报错


在上面的例子中bar里面进行赋值操作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封闭的区域了,可以认为x 和 y通过let声明,可是上面的问题是,x = y的引用在y = 2的声明之前。


可以修正如下:


function bar(y = 2, x = y) {
  return [x, y];
}
bar(); // [2, 2]


4. 不可重复声明


var a = 100;
var a = 1000;
console.log(a); // 1000


let a = 100;
let a = 1000; // 报重复声明错误


5. ES6声明的变量不会挂在顶层对象


嗯~ES6变量的声明是指哪些声明呢?


let, const, import, class声明。


var, function声明是ES6之前的。


所以目前JavaScript有六种声明变量的方式了~


var job = 'teacher';
console.log(window.job); // teacher


let job = 'teacher';
console.log(window.job); // undefined


const命令注意点


  1. let可以先声明稍后赋值;而const声明之后必须立马赋值,否则会报错


let a;
a = 100; // this is ok


const a; // 报没初始化数据的错误


  1. const声明了简单的数据类型就不能更改了;声明了引用类型(数组,对象等),指针指向的地址不能更改,但是内部的数据可以更改的


const str = 'this is a string';
str = 'this is another string'; // 报了个“给不变的变量分配值”的错误


const obj = {
  name: 'jia'
}
obj.name = 'ming'; // this is ok
obj = {}; // 报了个“给不变的变量分配值”的错误
复制代码


let和const的使用场景


  1. let使用场景:变量,用以代替var


  1. const使用场景:常量、声明匿名函数、箭头函数的时候。


// 常量
const PI = 3.14;
// 匿名函数
const fn1 = function() {
  // do something
}
// 箭头函数
const fn2 = () => {
  // do something
}


变量的解构赋值


解构可以理解就是一个作用:简化你变量赋值的操作。


数组场景


let [name, job] = ['jiaming', 'teacher'];
console.log(name); // jiaming


本质上,这种写法属于模式匹配,只要等号两边的模式相同(重点),左边的变量就会被赋予对应的值。再比如:


let [ , , third] = ["foo", "bar", "baz"];
console.log(third); // "baz"
let [head, body, ...tail] = [1, 2, 3, 4, 5];
console.log(tail); // [3, 4, 5]


也可以使用默认值。但是默认值生效的前提是:ES6内部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判断一个位置是否有值。所以,只有当一个数组成员严格等于undefined,默认值才会生效。


let [x, y = 'b'] = ['a']; // x='a', y='b'
let [z = 1] = [undefined];
console.log(z); // 1
let [k = 1] = [null];
console.log(k); // null


对象场景


const state = {
  name: 'jiaming',
  job: 'teacher'
};
let {
  name,
  job
} = state;
// 上面的场景很熟悉吧
console.log(job); // teacher


上面的例子如果写具体的话,是这样的:


const state = {
  name: 'jiaming',
  job: 'teacher'
};
let {
  name: name, // 第一个name是匹配模式,第二个name才是变量,两者同名简化成一个即可
  job: job
} = state;


我们来改写下:


const state = {
  name: 'jiaming',
  job: 'teacher'
};
let {
  name: job,
  job: name
} = state;
console.log(job); // jiaming


对象也可以使用默认值,但是前提是:对象的属性值严格等于undefined


如下:


var {x = 3} = {x: undefined};
console.log(x); // 3
var {y = 3} = {y: null};
console.log(y); // null


字符串场景


字符串之所以能够被解构赋值,是因为此时字符串被转换成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


const [a, b, ...arr] = 'hello';
console.log(arr); // ["l", "l", "o"]


let {length: len} = 'hello';
console.log(len); // 5


数值和布尔值场景


解构赋值时,如果等号右边是数值和布尔值,则会先转换为对象(分别是基本包装类型Number和基本包装类型Boolean)。不过这种场景用得不多~


let {toString: s} = 123;
console.log(s); // function toString() { [native code] }
console.log(s === Number.prototype.toString); // true


let {toString: s} = true;
console.log(s === Boolean.prototype.toString); // true


解构赋值的规则是,只要等号右边的值不是对象或数组,就先将其转为对象。由于undefined和null无法转为对象,所以对它们进行解构赋值,都会报错


两种使用场景


1. 交换两变量值


let [a, b] = ['reng', 'jia'];
[a, b] = [b, a];
console.log(b); // 'reng'


2.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组


let [...arr] = 'reng';
console.log(arr); // ["r", "e", "n", "g"]
console.log(arr.splice(0, 2)); // ["r", "e"] 返回删除的数组(能使用数组的方法了)


字符串扩展


针对字符串扩展这个,个人感觉模版字符串使用的频率比较高。模版字符串解放了拼接字符串带来的繁琐操作的体力劳动。


let name = 'jiaming';
let str = 'Hello! My name is '+ name + '. Nice to meet you!';
let strTemp = `Hello! My name is ${ name }. Nice to meet you!`


对于新增的字符串方法,可以记下下面这几个:


  • includes(): 返回布尔值,表示是否找到了参数字符串
  • startWith(): 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头部
  • endWith(): 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字符串是否在原字符串的尾部
  • trimStart(): 返回字符串,表示消除参数字符串开头的空格
  • trimEnd(): 返回字符串,表示消除参数字符串结尾的空格


数值扩展


留意下在Number对象上提供的新方法:


  • Number.isFinite(): 返回布尔值,表示参数值是否有限的


  • Number.isNaN(): 返回布尔值,用来检查一个值是否为NaN


Number.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15) // false


  • Number.isInteger(): 返回布尔值,用来判断一个数值是否为整数


关于Math对象上的方法,遇到要用到时候,查API吧,不然记太多,脑瓜子会疼~


函数扩展


rest参数


ES6引入rest参数(形式是...变量名),用于获取多余的参数,这样就不需要使用arguments对象了。rest参数搭配的变量是一个数组(arguments是一个类数组来的),该变量将多余的参数放入数组中。


arguments对象是一个类数组,还得通过Array.prototype.slice.call(arguments)将其转换为真数组;而rest参数直接就可以使用数组的方法了。


function add(...arr) {
  console.log(arr); // [2, 5, 3]
  let sum = 0;
  for(var val of arr) {
    sum += val;
  }
  return sum;
}
console.log(add(2, 5, 3)); // 10


箭头函数


ES6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const f = v => v; // 注意是有返回值return的啊
// 等同于
const f = function (v) {
  return v;
}


如果箭头函数的代码块部分多于一条语句,就要使用大括号将它们括起来,并且使用return语句返回结果。


const sum = (num1, num2) => num1 + num2;
// 等价于,使用了大括号,那箭头函数里面就要使用return了
const sum = (num1, num2) => { return num1 + num2 }
// 等价于
const sum = function(num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


使用箭头函数注意点:


  1. 函数体内的this对象,就是定义所在的对象,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
  2. 不可以当作构造函数,也就是说,不可以使用new命令,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
  3. 不可以使用arguments对象,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的,如果要用,可以用rest参数代替。
  4. 不可以使用yield命令,因此箭头函数不能用作Generator函数。


function foo() {
  setTimeout(() => {
    console.log('id:', this.id); // id: 42
  }, 100);
}
var id = 21;
foo.call({ id: 42 });


// 错误使用箭头函数的例子
const cat = {
  lives: 9,
  jumps: () => { // 箭头函数的错误使用,因为对象不构成单独的作用域
    this.lives--; // this 指向window
  }
}
var butt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ress'); // 一个节点对象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 箭头函数的this指向window
  this.classList.toggle('on');
});
// 箭头函数改成`function`匿名函数指向就正确了。


箭头函数适合处理简单的计算,如果有复杂的函数体或读写操纵不建议使用,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关于尾递归和其优化可以直接看阮先生的文档


找下茬


假设有这么一个需求,需要对二维数组的元素进行反转并被1减。我们来看下下面代码,哪个能实现此需求呢?


// 代码一
const A = [[0,1,1],[1,0,1],[0,0,0]];
const flipAndInvertArr = function(A) {
    A.map(item=>{
        item.reverse().map(r=>1-r)
    })
}


// 代码二
const A = [[0,1,1],[1,0,1],[0,0,0]];
const flipAndInvertArr = A=> A.map(res =>res.reverse().map(r => 1 - r));


运行之后,发现代码二是能实现需求的:


let resultArr = flipAndInvertArr(A);
console.log(resultArr); // [[0, 0, 1], [0, 1, 0], [1, 1, 1]]


嗯~上面已经提到过,箭头函数体加上大括号后,是需要自己手动return的~


我们来改写下代码一,以便符合需求:


const A = [[0,1,1],[1,0,1],[0,0,0]];
const flipAndInvertArr = function(A) {
    return (A.map(item=>{
        return item.reverse().map(r=>1-r)
    }))
}
let result = flipAndInvertArr(A);
console.log(result); // [[0, 0, 1], [0, 1, 0], [1, 1, 1]]


相关文章
|
5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3分钟采集134篇AI文章!深度解析如何通过云无影AgentBay实现25倍并发 + LlamaIndex智能推荐
结合阿里云无影 AgentBay 云端并发采集与 LlamaIndex 智能分析,3分钟高效抓取134篇 AI Agent 文章,实现 AI 推荐、智能问答与知识沉淀,打造从数据获取到价值提炼的完整闭环。
390 93
|
6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5天前
|
SQL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Geo优化SOP标准化:于磊老师的“人性化Geo”体系如何助力企业获客提效46%
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Geo优化(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已成为企业获客的新战场。然而,缺乏标准化流程(Geo优化sop)导致优化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将深入探讨Geo专家于磊老师提出的“人性化Geo”优化体系,并展示Geo优化sop标准化如何帮助企业实现获客效率提升46%的惊人效果,为企业在AI时代构建稳定的流量护城河。
394 156
Geo优化SOP标准化:于磊老师的“人性化Geo”体系如何助力企业获客提效46%
|
5天前
|
数据采集 缓存 数据可视化
Android 无侵入式数据采集:从手动埋点到字节码插桩的演进之路
本文深入探讨Android无侵入式埋点技术,通过AOP与字节码插桩(如ASM)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彻底解耦业务代码与埋点逻辑。涵盖页面浏览、点击事件自动追踪及注解驱动的半自动化方案,提升数据质量与研发效率,助力团队迈向高效、稳定的智能化埋点体系。(238字)
278 158
|
13天前
|
机器人 API 调度
基于 DMS Dify+Notebook+Airflow 实现 Agent 的一站式开发
本文提出“DMS Dify + Notebook + Airflow”三位一体架构,解决 Dify 在代码执行与定时调度上的局限。通过 Notebook 扩展 Python 环境,Airflow实现任务调度,构建可扩展、可运维的企业级智能 Agent 系统,提升大模型应用的工程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