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频行为识别的双流卷积网络

简介: 论文原称:Simonyan K, Zisserman A. Two-stream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action recognition in videos[C]//Advances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4: 568-576

1.论文原称:Simonyan K, Zisserman A. Two-stream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action recognition in videos[C]//Advances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4: 568-576


2.主要贡献


  1.提出了一个双流卷积网络模型,其包括了空间网络和时间网络。

  2.在有限的数据集上,提出了一个在多帧密集光流帧上有很好效果的模型。(指的还是那 个双流卷积网络)


 3.提出多任务学习,将模型在两个不同的行为分类数据集上训练,增加了训练数据和提高了训练效果。


3.双流模型结构


image.png

如上图所示,模型分为两部分,spatial stream部分以单帧图片作为输入,temporal stream 部分以多帧图像的的光流作为输入,两部分在经过softmax后进行late fusion。论文提出了两种融合方法,一种是采用平均的方式,另一种是训练一个多分类的SVM分类器,SVM分类器采用L2-Softmax作为输入。


3.1 光流卷积网络


image.png

采用L+1帧图像进行光流计算(这些都是在模型开始之前就计算好了的),得到2L(每2帧图像可得到一个x方向和y方向的光流)帧,这2L帧的顺序是2k-1为x方向,2k为y方向。(论文对L的取值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取10比较好)


  双向光流:在t时刻,取t+L /2作为前向流,t -L/2 作为反向流(这里的反向流在论文里说的是计算相反方向的位移,我不清楚它的意义在哪,有什么用),这样得到的还是2L帧。


  减去平均流:一般来说两帧图片的光流不仅包括了图片内物体的移动,也包括了相机的移动。但模型只需要对物体的移动流进行训练,因此论文提出计算光流的平均值,然后逐点减去这个均值,就避免了相机移动给模型训练带来影响。 模型是固定的尺寸:224x224x2L。(注意这里的L指的是光流,不是原始图像)


关于去除相机运动带来的影响,在iDT论文中专门提出了一种方法,而iDT也成为了后来众多卷积网络SOTA模型必与之进行效果对比的模型。关于iDT论文的解读请扫描文末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CV技术指南)可看到。


数据集:UCF-101和HMDB-51


  4.多任务训练


    数据集太少会导致过拟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论文设置了两个softmax Layer,一个用在UCF-101上,另一个在HMDB-51,它们有各自的loss函数,两者求和作为训练的loss。


  5.评估


  5.1 空间网络有三种训练方式:


  • 在UCF-101上重新训练


  • 在ILSVRC-2012上预训练,在UCF-101上finetune。


  • 固定预训练网络,只训练最后一层。



image.png


最后结果发现第三种方式效果更好。(这里为了防止过拟合,采用了Dropout)


  5.2 时间网络主要测试了不同的L值得到的效果,前文我忽略的轨迹跟踪方式(感觉没必要提,不是论文的重点)与光流跟踪方式的效果对比,以及有无减去平均流的效果对比。


image.png


得到的结论:L取10比较好,减去平均流能提高效果,但不明显,轨迹流跟踪不及光流效果好


5.3 进行了单向光流和双向光流的效果对比,采用平均融合与训练SVM来融合的效果对比,与传统识别方法的效果对比,以及有无多任务训练的效果对比


image.png


结论:multi-tasks learning是有效果的


image.png


结论:对于卷积网络的融合,采用SVM分类器融合要比取平均的效果更好,双向光流没什么效果。(事实证明,真的没啥用,论文原文说的:using bi-directional flow is not beneficial in the case of ConvNet fusion;)


image.png


结论:它比传统方式识别效果好。


如有错误或不合理之处,欢迎在评论中指正。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深度解析:从基础原理到实战应用的完整指南
蒋星熠Jaxonic带你深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核心技术,从生物启发到数学原理,详解ResNet、注意力机制与模型优化,探索视觉智能的演进之路。
243 11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数据采集
【故障识别】基于CNN-SVM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分类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故障识别】基于CNN-SVM卷积神经网络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数据分类预测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13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LSTM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展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SO)与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通过 MATLAB2022a 实现,完整程序运行无水印,核心代码附详细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算法利用 PSO 优化 TCN 的超参数(如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TCN 结构包含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结合 LSTM 构建混合模型,经多次迭代选择最优超参数,最终实现更准确可靠的预测效果,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自动驾驶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265 3
RT-DETR改进策略【模型轻量化】| 替换骨干网络为MoblieNetV1,用于移动视觉应用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零基础入门CNN:聚AI卷积神经网络核心原理与工业级实战指南
卷积神经网络(CNN)通过局部感知和权值共享两大特性,成为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技术。本文详解CNN的卷积操作、架构设计、超参数调优及感受野计算,结合代码示例展示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185 7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解析: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宠物识别
宠物识别技术随着饲养规模扩大而兴起,传统手段存在局限性,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宠物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快瞳AI通过优化MobileNet-SSD架构、多尺度特征融合及动态网络剪枝等技术,实现高效精准识别。其在智能家居、宠物医疗和防走失领域展现广泛应用前景,为宠物管理带来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PSO粒子群优化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PSO(粒子群优化)改进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使用Matlab2022a运行,完整程序无水印,附带核心代码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TCN通过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处理序列数据,PSO优化其卷积核权重等参数以降低预测误差。算法中,粒子根据个体与全局最优位置更新速度和位置,逐步逼近最佳参数组合,提升预测性能。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和GEI步态能量提取的步态识别算法matlab仿真,对比不同角度下的步态识别性能
本项目基于CNN卷积神经网络与GEI步态能量提取技术,实现高效步态识别。算法使用不同角度(0°、45°、90°)的步态数据库进行训练与测试,评估模型在多角度下的识别性能。核心流程包括步态图像采集、GEI特征提取、数据预处理及CNN模型训练与评估。通过ReLU等激活函数引入非线性,提升模型表达能力。项目代码兼容Matlab2022a/2024b,提供完整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助力研究与应用开发。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TCN-GRU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包含时间序列预测算法的相关资料,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算法运行效果预览(无水印);2. 运行环境为Matlab 2022a/2024b;3. 提供部分核心程序,完整版含中文注释及操作视频;4. 理论概述:结合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CN)与鲸鱼优化算法(WOA),优化TCN超参数以提升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性能。通过因果卷积层与残差连接构建TCN模型,并用WOA调整卷积核大小、层数等参数,实现精准预测。适用于金融、气象等领域决策支持。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并行计算
基于WOA鲸鱼优化的TCN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内容介绍了一种基于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与WOA(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时间序列预测算法。TCN通过扩张卷积捕捉时间序列长距离依赖关系,结合批归一化和激活函数提取特征;WOA用于优化TCN网络参数,提高预测精度。算法流程包括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及参数更新等步骤。程序基于Matlab2022a/2024b开发,完整版含详细中文注释与操作视频,运行效果无水印展示。适用于函数优化、机器学习调参及工程设计等领域复杂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