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人AI百度:科技公司反内卷的典型样本

简介: 互联网整个行业都在陷入被动且尴尬的局面。去年开始流行的“内卷”一词,恰如其分的描述了互联网的现状,比如抖音开始做外卖,微信强推视频号,一直硝烟弥漫的电商市场,更是激战在社区团购上。

内卷背后也有人感慨,互联网到了尽头。支撑这一论述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几款国民型APP用户增长都固定在了10亿这个级别,只能依靠自然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1.png

“内卷论”与“尽头论”的流行,让我们看到,中国科技产业尤其是互联网,需要自己的“破壁人”计划,突破封锁,尤其是跳出原有的路径依赖。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的看到消费互联网的互联网产业,却不见更为广阔的产业互联网未来。

科技的未来,不是消费互联网,而是产业互联网。

黄奇帆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斩钉截铁地说,“今后十年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未来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价值以及远景是怎样的?2021年8月18日的百度世界大会,告诉我们关于未来的某些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度正在扮演着中国科技的“破壁人”角色。


12.jpg



硬科技背后需要软实力沉淀和积累


百度世界大会,是百度公司的一个传统,这既是百度向公众披露其运营和战略的路演,也是公众了解百度的一个窗口。2021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这一次百度发布了更多的“硬科技”产品。

比如惊艳一时的百度汽车机器人,比如温情脉脉的小度智能巨屏电视、小度智能词典笔、小度主动降噪智能耳机Pro、添添旋转智能屏,以及宣布量产的百度第二代昆仑AI芯片“昆仑芯2”。

一致的行业现象是,科技企业都在逐渐从它们软件的实力向硬件渗透。百度这些“硬科技”的背后,是其软件实力的支撑。

比如,百度的“汽车机器人”,它需要多重能力:首先具备L5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不仅无需人类驾驶,而且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其次具备语音、人脸识别等多模交互能力,分析用户潜在需求,主动提供服务;此外,汽车机器人还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升级能力,是服务各种场景的智慧体。

百度的这款“汽车机器人”已经达到了L5级别的自动驾驶,它是一辆没有方向盘汽车,这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无需人类驾驶的同时,还能有更多驾驶之外的服务。这也是命名“汽车机器人”的原因所在吧。

又比如,小度发布的四款产品,是百度AI人格化和服务化两大发展方向上各种技术沉淀和积累的集中展现。譬如语音识别技术,百度的语音识别技术准确率达到了98%,甚至超过人耳水平。这四款是将语音识别技术、百度AI等与智能生活结合,针对不同场景开发的产品,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家中的电器、窗帘、台灯,通过智能词典笔,可以识别翻译各种外语,通过添添旋转屏可以K歌、刷短视频、点外卖、在线支付等。

小度这四款硬件科技,将百度APP智能搜索、百度健康医典、AI智慧社区等一些列内容沉淀与技术积累集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硬科技的背后,延续了一句传统的老话,“科技以人文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的硬科技产品的“爆发式”发布,绝非一蹴而就,严格来说,这是百度在AI领域持续投入超过十年的一次检验。百度的案例预示着,产业互联网是软硬结合的。


13.png



互联网未来是产业基础,云计算+AI


有人说,互联网的未来是云与智能,将两者的结合,可能就是AI。

百度世界大会前一天,2021年8月17日,国务院签署并公布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与《网络安全法》相呼应,一系列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落地,预示一点: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这也意味着,云计算将是基础之一,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则是AI智能。云计算是对产业数字化的支撑,人工智能则是加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赋能千行百业”。

云计算市场是目前国内一众科技企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国际市场上有亚马逊、微软、阿里云、Google,国内除了阿里云,还有腾讯、华为。百度云起步较阿里云稍晚,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后发优势。前不久百度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 云计算的增长尤为抢眼,它保持了同比71%的增速,领跑中国云计算市场,跻身第四。

从2018年到2020年,百度云智能服务收入分别为30亿、64亿和92亿,按照71%的增速,今年将突破150亿元大关。百度云的“后发优势”,是云计算与AI的结合,百度采用了“AI云”作为标识与其他公有云做区别。

可以将“AI云”看作是,“数字化底座”+“智能化引擎”的结合,这也意味着,AI云能够在制造、能源、城市、金融、医疗、媒体等领域,给客户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一步到位。体现在财务上,也许是,“AI云”毛利要远高于公有云。

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主题是“AI这时代,星辰大海”,李彦宏在直播中说,“AI,也是爱,是技术和温度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改变,这就是技术的价值”。

AI的发展,一方面是融入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变得触手可及,另一方面则是产业智能化升级赋能。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体现在这一次百度发布的“百度大脑7.0”,百度大脑融合创新,降低门槛的优势。

在泉州,百度为泉州水务搭建了“水务大脑”,百度智能云提供的AI用水量预测模型可结合历史用水数据、天气、季节等变化因素,精准预测用水量,实现按需供水。同时,加压泵站精准调压应用,通过分析运行工况,可动态调整泵站流量、压力、频率等参数,大大降低泵机功耗,科学准确调控水压。

14.png


在新疆,艰苦的人力电力巡检工作也正在被百度AI代替。机器设备将拍摄的影像资料传回,通过AI技术可以快速判断线路是否存在故障,这样巡检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巡检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得到巨大改善,保障了边疆人民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

应该说,产业互联网是千行百业拥抱互联网,也是AI商业化的标志。透过这次百度世界大会,我们看到百度AI的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AI远比我们所预想的更快进入落地周期,与此同时,随着国内数字新基建的开启,有更早AI布局和更久技术沉淀的企业将在新的周期里全面提速。


告别路径依赖,未来从畅想变现实


随着滴滴因数据问题受到调查,新一轮的移动出行大战也上演了。与其他互联网不同的是,移动出行网约车大战,被认为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先声。这一轮出行大战,如高德、美团、T3等也重复着历史,延续了往日滴滴最为成功的补贴方式。

很多互联网从业者未曾想过,这种疯狂烧钱的补贴,也是今天互联网备受争议和指责的原因之一。黄奇帆曾说,当前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四个问题是:烧钱扩规模以取得行业垄断,利用人性弱点设计产品,利用垄断地位采集信息侵犯隐私,互联网杀熟。

烧钱扩规模的前提是构建在存量市场。互联网的下一阶段,产业互联网这种烧钱扩大规模的方式或许不在适用,真正应该做的,是寻求产业的增量和效率最大化。

如果将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视为产业互联网的先声,那么出行领域的未来一定是更为智能的自动驾驶。


15.png

财报分析师会议上,李彦宏确认,百度最新的robotaxi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60%的成本骤降,并且有望最快在2025年低于网约车。截至2021年上半年,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已累计接待乘客超过40万人次,测试里程超过1400万公里,自动驾驶专利数量达3000件。

李彦宏曾经分享过“3,30,3000”计划,即3年、30城、3000辆Robo Taxi,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滴滴出行到百度的未来驾驶业务,我们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本质差异:滴滴为代表的移动出行,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做交易信息的匹配;未来的驾驶业务,则是在交易信息匹配的基础上,做更多产业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智能化、数据化方式,降低供给侧的成本,提升消费端的体验和效率。

百度的“汽车机器人”就是建立在Robotaxi技术和运营沉淀基础上,除了惊艳的“汽车机器人”,更让大众兴奋的可能是,百度发布的无人车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萝卜快跑”并不是简单的为“Robotaxi”赋予一个中文名字这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Robotaxi象征着概念、研发和技术沉淀,“萝卜快跑”则意味着,经过8年发展,百度Apollo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

IHS 报告显示,预计整个共享出行市场的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2.25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在20% - 28%之间。在共享出行市场中,Robotaxi将占到60%以上,市场规模超过1.3万亿。这也意味着,未来出行市场将转向无人车服务场景。

造车新势力与网约车激战的当下,萝卜快跑的上线显得格外有意义,这意味着,自动驾驶下半场的角逐已经开启,规模化商业运营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这也是对传统网约车赛道的一次换道超越。百度Apollo在过去两年,分别在北京、长沙、广州、沧州四个城市运营,目前也增获25个城市的运营牌照,距离30城的计划又进一步。萝卜快跑的上线,随着城市、乘客、公里数的不断增加和累积,也会进一步优化百度汽车机器人的迭代和升级。

也就是说,萝卜快跑兼顾了科技的商业现实和未来畅想。

相关文章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ai赋能科技
本内容探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涵盖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科研赋能、教学管理和伦理实践五大方面。从智能备课到动态学情分析,从跨学科创新到自动化评估,展示了AI如何优化教育全流程。同时强调数据安全与算法公平性,确保技术发展不偏离教育本质。最后指出,在AGI时代,学习AI大模型不仅是为了适应技术浪潮,更是为了填补400万人才缺口,成为高薪“AI+”岗位的抢手人才。教育的目标已转变为培养驾驭AI的思考者,而不仅仅局限于竞争者角色。
98 1
|
4月前
|
人工智能 定位技术
挑战杯丨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阿里云榜题发布!用AI助力乡村振兴丨云工开物
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由阿里巴巴公益、阿里云等主办。赛事以AI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鼓励高校师生设计长虹乡特色文创产品、农特产品包装等。作品需紧扣开化特色。评选标准涵盖创意、文化呈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比赛设擂主奖及多项奖项。报名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作品提交截止至8月15日。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监控
星云智控科技-优雅草星云物联网AI智控系统软件产品技术栈一览表-优雅草卓伊凡
星云智控科技-优雅草星云物联网AI智控系统软件产品技术栈一览表-优雅草卓伊凡
152 7
星云智控科技-优雅草星云物联网AI智控系统软件产品技术栈一览表-优雅草卓伊凡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科技巨头加倍押注生成式 AI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计划 2023 年投入约 750 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主要用于数据中心扩建、芯片与服务器采购,支持核心业务及 AI 服务发展。CEO 皮查伊强调,此举将提升搜索等领域的竞争力,并推动 Gemini 等生成式 AI 模型进步。尽管经济形势不明朗,谷歌仍对 AI 领域充满信心,认为其投资将惠及消费者与企业客户。同时,微软与 Meta 等巨头也在加大 AI 基础设施投入,竞争激烈。普通人可从学习 AI 技能、结合自身领域、利用工具提效等方面抓住 AI 时代的机遇。相关学习资源包括《跟老卫学 AI 大模型开发》教程及 HarmonyOS NEXT+AI 课程。
112 1
科技巨头加倍押注生成式 AI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附部署代码|云数据库RDS 全托管 Supabase服务:小白轻松搞定开发AI应用
本文通过一个 Agentic RAG 应用的完整构建流程,展示了如何借助 RDS Supabase 快速搭建具备知识处理与智能决策能力的 AI 应用,展示从数据准备到应用部署的全流程,相较于传统开发模式效率大幅提升。
附部署代码|云数据库RDS 全托管 Supabase服务:小白轻松搞定开发AI应用
|
人工智能 缓存 NoSQL
【深度】企业 AI 落地实践(四):如何构建端到端的 AI 应用观测体系
本文探讨了AI应用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如何高效使用AI模型、控制成本以及保障输出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AI应用的典型架构,并提出通过全栈可观测体系实现从用户端到模型推理层的端到端监控与诊断。结合阿里云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基于OpenTelemetry的Trace全链路追踪、关键性能指标(如TTFT、TPOT)采集、模型质量评估与MCP工具调用观测等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在生产环境中实现AI应用的稳定、高效运行。同时,针对Dify等低代码平台的应用部署与优化提供了具体建议,助力企业构建可扩展、可观测的AI应用体系。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GPT为定制AI应用工程师转型第一周学习计划
本计划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AI领域,首周涵盖AI基础理论、Python编程及PyTorch实战。前两天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Transformer核心概念,掌握LLM工作原理。第三至四天快速掌握Python语法与Jupyter使用,完成基础编程任务。第五至七天学习PyTorch,动手训练MNIST手写识别模型,理解Tensor操作与神经网络构建。
116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数据可视化
BISHENG下一代企业AI应用的“全能型“LLM软件
杭州奥零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数据中台业务,维护开源项目AllData并提供商业版解决方案。AllData提供数据集成、存储、开发、治理及BI展示等一站式服务,支持AI大模型应用,助力企业高效利用数据价值。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