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 Appium 自动化测试从入门到框架实战精华学习笔记(二)

简介: 本系列文章汇总了从 Appium 自动化测试从基础到框架高级实战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精华内容(如下所示),希望对大家快速总结和复习有所帮助。1.Appium 基础 1 (环境搭建和简介)2.Appium 基础 2 (元素定位和元素常用方法)3.Appium 基础 3 (手势操作和 uiautomator 查找元素)4.Appium 基础 4 (显式等待)5.Appium 基

本系列文章汇总了从 Appium 自动化测试从基础到框架高级实战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精华内容(如下所示),希望对大家快速总结和复习有所帮助。
1.Appium 基础 1 (环境搭建和简介)
2.Appium 基础 2 (元素定位和元素常用方法)
3.Appium 基础 3 (手势操作和 uiautomator 查找元素)
4.Appium 基础 4 (显式等待)
5.Appium 基础 5 (toast 和参数化)
6.Appium 基础 6 (webview)
7.Appium_ 企业微信练习 (非 PO,增加和删除联系人)
8.Appium_ 企业微信练习 ( PO--增加联系人)

本文为第二篇,主要讲解 Appium 手势操作、查找元素、显示等待(附实例代码)。
9.进入雪球应用
10.再主页从下往上滑动
11.避免使用坐标(代码用获取屏幕的长宽来解决这个问题)
12.得下载一个叫手势密码锁的 App,百度一下有
13.进入解锁的页面
14.设置解锁密码为一个7字
15.意外发现 Appium 可以指定去不同的初始的 activity,好像也是看应用的

  • 优点
  • xpath 定位速度慢
  • UIAutomator 是 Android 的工作引擎,速度快
  • 滚动查找很方便
  • 缺点
  • 表达式书写复杂,容易写错 IDE 没有提示
  • 通过 resource-id 定位
  • 通过 classname 定位
  • 通过 content-desc 定位
  • 通过文本定位
  • 组合定位
  • 通过父子关系定位
  • driver.find_element_by_android_uiautomator("表达式")
  • 注:外层要用单引号,内层的字符串用双引号,因为本来就是 Java,Java 双引号才表示字符串
  • 通过文本定位
  • new UiSelector().text("text文本")
  • 通过 textContains 模糊匹配
  • new UiSelector().textContains("text文本")
  • 通过某个文本开头匹配
  • new UiSelector().textStartWith("text文本")
  • 正则表达式匹配
  • new UiSelector().textMatches("text文本")
  • 组合定位
  • 比如 id 与 text 的属性组合:driver.find_element_by_android_uiautomator('new UiSelector().resourceId("com.xueqiu.android:id/login_account").text("我的")')
  • 父子关系定位:childSelector,先定位到父类,再用 childSelector 来定位子类
  • driver.find_element_by_android_uiautomator('new UiSelector().resourceId("com.xueqiu.android:id/login_account").childSelector(text("股票"))')
  • 兄弟定位:fromParent
  • driver.find_element_by_android_uiautomator('new UiSelector().resourceId("com.xueqiu.android:id/login_account").fromParent(text("股票"))')
  • 有一些页面有持续滑动的能力,比如微博,没有分页,可以一直滑动,UIAutomator 提供了滑动的很好的方法。
  • driver.find_element_by_android_uiautomator(‘new UiScrollable(new UiSelector().’

‘scrollable(true).instance(0)).’
‘scrollIntoView(new UiSelector().textContains(“病人”).’
‘instance(0));’).click()

  • 注意:虚拟机和真机不一样,有时候真机的滑动是ok的,有时候虚拟机的不ok
  • 强制等待是 sleep,强烈不推荐,设定的时间太固定,如果是模拟器等待3秒,真机可能只需要等待2秒
  • driver.implicitly.wat(timeout),贯穿全部元素的等待,只需要设定一次即可,通常是在创建 driver 的时候后的代码运行,是 dom 建立之后的等待;
  • 显示等待是在客户端的等待:引用两个包和一个例子
  • from selenium.webdriver.support.wait import WebDriverWait
  • from selenium.webdriver.support import expected_conditions
  • WebDriverWait(self.driver,10).until(expected_conditions.element_to_be_clickable(locator))
  • 显示等待与隐式等待相对,显示等待必须在每一个需要等待的元素前面进行声明
  • 是针对某个特定的元素设置等待时间,在设置时间内,默认美格一段时间检测一次当前某个元素是否存在
  •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元素,则直接执行,即找到元素就执行相关操作
  • 如果超过设置时间检测不到就抛出异常,默认检测频率为0.5s,默认抛出的异常时NoSuchElementException
  • 用到的两个常用类
  • WebDriverWait
  • expected_condition
  • 显示等待可以等待动态加载的 AJax 元素,需要配合 expected_condition 来检查条件
  • 一般页面上元素的呈现顺序是
  • 首先出现 title;
  • 然后是 dom 树的出现,presence 还不完整,dom 树出现就是隐式等待了,但此时的元素可能还没有是可点击的状态,所以只用隐式等待,使用 click 方法,肯定会报错的;
  • CSS 出现:可见 visbility;
  • JS 的出现,JS 特效执行:可点击 clickable;
  • HTML 文档是自上而下加载的
  • JS 文件加载会阻塞 HTML 内容的加载,有些 JS 异步加载的方式来完成 JS 的加载
  • 样式表下载完成之后跟之前的样式表一起进行解析,会对之前那的与元素重新渲染
  • presence-visibility-clickabe,元素出现-可见-可点击,是元素的三个性质,当 DOM 树出现时,定位元素可能已经显示出来了,但是可见和可点击的属性可能还没加载出来,这时候元素的一些方法是不可用的,比如 element.click(),要等到 JS 渲染出来以后,元素的 click 属性才可以用
  • 对应element.is_displayed()
  • 对应element.is_selected()
  • 对应element.is_enabled()
  • 同步加载:同步模式,又称阻塞模式,会阻止浏览器的后续处理,停止了后续的解析,因此停止了后续的文件加载(如图像)、渲染、代码执行。
  • 异步加载:异步加载又叫非阻塞,浏览器在下载执行 JS 同时,还会继续进行后续页面的处理。
  • WebDriverWait(self, driver, timeout, poll_frequency=POLL_FREQUENCY, ignored_exceptions=None)
  • driver:浏览器驱动
  • timeout:超时时间,单位秒
  • poll_frequency:检查的间隔步长,默认是0.5s
  • ignored_exceptions:超时最后的抛出的异常,默认是NoSuchElementException
  • 通常我们只会用到 driver 和 timeout
  • WebDriverWait().unti(self, method, message='') or until_not()的方法:
  • method:在等待期间,每个一段时间(init中的poll_frequency)调用这个传入的方法,直到返回值不是 False
  • message:如果超时,抛出 TimeoutException,将 message 传入异常
  • until not 是当某个元素小时或什么条件则继续执行,参数也相同
  • Appium 直接帮我们封装好了类,只需要传参数即可,比如我们使用的是 click(),只需要判断这个元素是否可点击属性才继续点击
  • 用法:expected_conditions.element_to_be_clickable(locator),其中 locator 就是:(By.ID, "com.xueqiu.android:id/tv_search")
  • 常用的几个如下:
  • expected_conditions.element_to_be_clickable:元素是否可点击
  • expected_conditions.presence_of_element_located:元素是否被加到 Dom 树里面
  • expected_conditions.visibility_of_element_located:元素是否可见

更多内容,我们在后续文章分享。
原文链接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测试技术
玩转n8n测试自动化:核心节点详解与测试实战指南
n8n中节点是自动化测试的核心,涵盖触发器、数据操作、逻辑控制和工具节点。通过组合节点,测试工程师可构建高效、智能的测试流程,提升测试自动化能力。
|
1月前
|
Web App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Playwright极速UI自动化实战指南
Playwright告别Selenium痛点,以智能等待、强大选择器、网络拦截与多设备模拟四大利器,提升自动化效率与稳定性。本文通过实战代码详解其加速秘籍,助你构建高效、可靠的UI测试方案。
|
2月前
|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主流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技术解析与实战指南
本内容深入解析主流测试框架Playwright、Selenium与Cypress的核心架构与适用场景,对比其在SPA测试、CI/CD、跨浏览器兼容性等方面的表现。同时探讨Playwright在AI增强测试、录制回放、企业部署等领域的实战优势,以及Selenium在老旧系统和IE兼容性中的坚守场景。结合六大典型场景,提供技术选型决策指南,并展望AI赋能下的未来测试体系。
|
5天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在阿里云ECS上部署n8n自动化工作流:U2实例实战
本文介绍如何在阿里云ECS的u2i/u2a实例上部署开源工作流自动化平台n8n,利用Docker快速搭建并配置定时任务,实现如每日抓取MuleRun新AI Agent并推送通知等自动化流程。内容涵盖环境准备、安全组设置、实战案例与优化建议,助力高效构建低维护成本的自动化系统。
117 5
|
15天前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Playwright MCP 浏览器自动化框架全面解析
Playwright MCP是微软推出的开源项目,结合Playwright与MCP协议,让AI通过结构化数据直接操作浏览器。告别传统视觉识别,实现高效、精准的网页自动化,广泛应用于测试、爬虫、办公自动化等场景,大幅提升效率与可靠性。
|
16天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监控
爬虫与自动化技术深度解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运维的完整实战指南
本文系统解析爬虫与自动化核心技术,涵盖HTTP请求、数据解析、分布式架构及反爬策略,结合Scrapy、Selenium等框架实战,助力构建高效、稳定、合规的数据采集系统。
爬虫与自动化技术深度解析:从数据采集到智能运维的完整实战指南
|
2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测试技术
Playwright进阶指南 (6) | 自动化测试实战
2025企业级测试解决方案全面解析:从单元测试到千级并发,构建高可用测试体系。结合Playwright智能工具,解决传统测试维护成本高、环境依赖强、执行效率低等痛点,提升测试成功率,内容从测试架构设计、电商系统实战框架、高级测试策略、Docker化部署、CI/CD集成及AI测试应用,助力测试工程师掌握前沿技术,打造高效稳定的测试流程。
Playwright进阶指南 (6) | 自动化测试实战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AI 时代 API 自动化测试实战:Postman 断言的核心技巧与实战应用
AI 时代 API 自动化测试实战:Postman 断言的核心技巧与实战应用
347 11
|
9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当AI遇上自动化:运维测试终于不“加班”了
当AI遇上自动化:运维测试终于不“加班”了
92 9
|
1月前
|
运维 Linux 网络安全
自动化真能省钱?聊聊运维自动化如何帮企业优化IT成本
自动化真能省钱?聊聊运维自动化如何帮企业优化IT成本
68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