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1】电容充电、放电显示器

简介: 电容器充电时的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电容器在在没有充电的时候内部正负电荷由于异性相吸的作用正负电荷就会结合在一起,因相互抵消自然不会产生电位差也就不会有电压了。但是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的负电荷则会通过外电源跑到电容器的负极,电容器的负极由于得到了负电荷所以它带负电,电容器的

💡电子制作

电容的充电、放电显示器。


💡电容器的介绍

⚠在这里注意一点:电容器不要触摸它的端子不然会有可能导致触电危险,以及在电路实验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有极性的电容器进行反接会导致电容器"爆炸"!(受热发生膨胀)          


那么什么是电容器:电容器是电子电路元器件一类重要元件。电容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存储电荷,这和电池🔋有点相像。但是,它们存储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电容器是可以很快的充电或者释放能量。"通交流,隔直流"是电容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像电感也是"通直流,隔交流"!电容能随交流信号的不同频率改变其自身的容抗的大小。    


电容器充电时的电流方向和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


电容器在在没有充电的时候内部正负电荷由于异性相吸的作用正负电荷就会结合在一起,因相互抵消自然不会产生电位差也就不会有电压了。但是电荷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的负电荷则会通过外电源跑到电容器的负极,电容器的负极由于得到了负电荷所以它带负电,电容器的正极由于失去了负电荷所以它带正电。因为电容器的两个电极互相绝缘,所以被分离的电荷无法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我们对电容放电正负电荷就又重新结合到了一起,这就是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历史遗留问题)


电容器的表示方法:电容器一般用字母“C”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电容器的作用:储能、滤 波、耦合、退偶、谐振、抑制高频干扰以及提高功率因数等等。


电容器的种类及相对应的用途:电解电容主要用于储能、滤波、定时器等等                


💡电路元器件  

image.png

💡电路实物

image.png

这里由于我没有接近500欧姆的电阻,于是就用两个1k电阻进行并联了。当然,其实可以用万能板来做的更方便快速,只不过我更喜欢用洞洞板来🥰


💡仿真图

image.png

💡电路原理简介

这个实验是能简单实现电容充电和放电的简单电路。


电路S1、R1、LED1 和电解电容C1、C2组成充电电路,从电电流由红色发光二极管LED1显示出来,另一部分S2、R2、LED2 和 C1、C2来组成进行放电电路。放电电流由红色二极管LED2来进行显示。


当S1闭合的时候,电源通过R1、LED1向电容C1、C2进行充电,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C1、C2中没有电荷,其两端的电压为0,这个时候通过黄色LED灯的电流最大,发光亮度最高。电阻R1具有限流的作用,防止二极管烧坏。阻碍电源向电容进行充电,R1的电阻值越大的话那么LED1灯的亮度就会越小,也就是说明电容的充电时间越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将逐步充满电荷,充电电流逐渐减少,那么LED1的发光时间也将会被熄灭。


特性:"通交流,隔直流"!


当电容C1、C2充满电荷后,断开K1,此时C1、C2与电源脱离,这个时候,闭合K2的话,红色的发光二极管LED2开始点亮发光,表明电容C1、C2开始放电,这个就可以说明电容具存储电荷的能力。随着存储的电荷减少,其两端电压迅速下降,放电电流也随着按下持续减少。LED2亮度也会由最亮迅速变成最暗并最终熄灭。且限流电阻R2的阻值越大,电容充电放电时间就会越长,LED点亮的灯就会越长。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知,限流电阻R1或者R2的电阻值与电容C1、C2两者的乘积,即RC越大就说明充电、放电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越长的。因此把RC的成绩叫做阻容充放电电路的时间常数,用时间来表示:t = RC。这个定理广泛的应用于含有阻容式充电放电的过程。


电路中采用了两只电解电容进行并联,目的是为了提高总电容的容量,以延长演示的时间,以便更为直观的观察电容的充电、放电的一个过程。两只470uf的电容进行并联,其总电容为940uf,当然有1000uf的电容也可以用。以上就是电路原理的简介。


image.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芯片
ESP-IDF Modbus从站例子
ESP-IDF Modbus从站例子
302 1
|
Linux iOS开发 MacOS
CrossOver23中文永久免费版MacOS平台快速运行Windows软件
CrossOver是一款可以让Mac和Linux系统中正常运行Windows软件的应用程序。它不像虚拟机一样需要安装Windows系统之后才可以安装Windows的应用程序,这一方式给大多数用户带来了方便。通过CrossOver实现跨平台的文件复制粘贴,使Mac/Linux系统与Windows应用良好结合。CrossOver下载:http://t.csdn.cn/Ixdq6
4411 0
CrossOver23中文永久免费版MacOS平台快速运行Windows软件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OceanBase实践入门:高可用原理和容灾方案
OceanBase的多副本(奇数)设计,以及使用Paxos协议同步事务日志,是OceanBase高可用能做到自动切换(RTO约20s)和不丢数据(RPO=0)的关键。OceanBase在这个设计上还衍生出很多特性:如负载均衡和异地多活等。
6044 0
|
10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设计模式
缓存数据一致性策略如何分类?
数据库与缓存数据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强一致性和最终一致性。强一致性通过分布式锁或分布式事务确保每次写入后数据立即一致,适合高要求场景,但性能开销大。最终一致性允许短暂延迟,常用方案包括Cache-Aside(先更新DB再删缓存)、Read/Write-Through(读写穿透)和Write-Behind(异步写入)。延时双删策略通过两次删除缓存确保数据最终一致,适用于复杂业务场景。选择方案需根据系统复杂度和一致性要求权衡。
308 0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PostgreSQL
PostgreSQL有何特点?
【8月更文挑战第5天】PostgreSQL有何特点?
551 6
|
算法 计算机视觉 索引
Python3 OpenCV4 计算机视觉学习手册:1~5
Python3 OpenCV4 计算机视觉学习手册:1~5
253 0
|
存储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ensp中PPP(点对点协议)中的CHAP认证 原理和配置命令
ensp中PPP(点对点协议)中的CHAP认证 原理和配置命令
454 0
|
前端开发 API 调度
React 之从 requestIdleCallback 到时间切片
在上篇《React 之 requestIdleCallback 来了解一下》,我们讲解了 requestIdleCallback 这个 API,它可以实现在浏览器空闲的时候执行代码,这就与 React 的理念非常相似,都希望执行的时候不影响到关键事件,比如动画和输入响应,但因为兼容性、requestIdleCallback 定位于执行后台和低优先级任务、执行频率等问题,React 在具体的实现中并未采用 requestIdleCallback,本篇我们来讲讲 React 是如何实现类似于 requestIdleCallback,在空闲时期执行代码的效果,并由此讲解时间切片的背后实现。
555 0
|
编解码 前端开发 图形学
【技术深度解析】多平台适配下的UI适配难题:U3D游戏UI错乱的终极解决方案
【7月更文第12天】随着移动设备市场的多元化,Unity游戏开发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分辨率和屏幕尺寸的设备上保持UI的一致性和美观性。游戏在高分辨率平板与低分辨率手机上呈现出的UI布局混乱、按钮错位等问题,严重影响玩家体验。本文旨在探讨Unity UI(UGUI)在多平台适配中的最佳实践,通过优化Canvas Scaler设置、灵活运用RectTransform和Anchor Points,以及高效利用设计工具,确保UI的完美适配。
1769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Python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Python作为一种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Python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案例,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帮助读者了解Python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应用和优势。
12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