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模型之双重检查锁定与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

简介: java内存模型之双重检查锁定与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

双重检查锁定

public class UnsafeLazyInitialization {
    private static Instance instance;
    public static Instance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1:A线程执行
            instance = new Instance(); // 2:B线程执行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class SafeLazyInitialization {
    private static Instance instance;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Instance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edLocking { // 1
    private static Instance instance; // 2
    public static Instance getInstance() { // 3
        if (instance == null) { // 4:第一次检查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edLocking.class) { // 5:加锁
                if (instance == null) // 6:第二次检查
                    instance = new Instance(); // 7:问题的根源出在这里
            } // 8
        } // 9
        return instance; // 10
    } // 11
}

双重检查锁定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但这是一个错误的优化!在线程执行到第4行,代码读取到instance不为null时,instance引用的对象有可能还没有完成初始化。

问题在于第七步,可分为三步:

memory = allocate(); // 1:分配对象的内存空间
ctorInstance(memory); // 2:初始化对象
instance = memory; // 3:设置instance指向刚分配的内存地址

2和3可能发生重排序

这个重排序在没有改变单线程程序执行结果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性能。

但A2和A3的重排序,将导致线程B在B1处判断出instance不为空,线程B接下来将访问instance引用的对象。此时,线程B将会访问到一个还未初始化的对象。

解决方案:

1)不允许2和3重排序。

2)允许2和3重排序,但不允许其他线程“看到”这个重排序。

基于volatile的解决方案

public class SafeDoubleCheckedLocking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Instance instance;

    public static Instance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afeDoubleCheckedLocking.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Instance(); // instance为volatile,现在没问题了
            }
        }
        return instance;
    }
}

这个方案本质上是通过禁止2和3之间的重排序,来保证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

基于类初始化的解决方案

public class InstanceFactory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stanceHolder {
        public static Instance instance = new Instance();
    }
    public static Instance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Holder.instance ; // 这里将导致InstanceHolder类被初始化
    }
}

这个方案的实质是:允许3行伪代码中的2和3重排序,但不允许非构造线程(这里指线程B)“看到”这个重排序。

首次发生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一个类或接口类型T将被立即初始化:

1)T是一个类,而且一个T类型的实例被创建。

2)T是一个类,且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方法被调用。

3)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赋值。

4)T中声明的一个静态字段被使用,而且这个字段不是一个常量字段。

5)T是一个顶级类(Top Level Class,见Java语言规范的§7.6),而且一个断言语句嵌套在T内部被执行。

在InstanceFactory示例代码中,首次执行getInstance()方法的线程将导致InstanceHolder类被初始化(符合情况4)。

JVM在类初始化期间会获取这个初始化锁,并且每个线程至少获取一次锁来确保这个类已经被初始化过了

字段延迟初始化降低了初始化类或创建实例的开销,但增加了访问被延迟初始化的字段的开销。

在大多数时候,正常的初始化要优于延迟初始化。如果确实需要对实例字段使用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请使用上面介绍的基于volatile的延迟初始化的方案;

如果确实需要对静态字段使用线程安全的延迟初始化,请使用上面介绍的基于类初始化的方案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安全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 Boot + Java 21:内存减少 60%,启动速度提高 30% — 零代码
通过调整三个JVM和Spring Boot配置开关,无需重写代码即可显著优化Java应用性能:内存减少60%,启动速度提升30%。适用于所有在JVM上运行API的生产团队,低成本实现高效能。
277 3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数组全解析:一维、多维与内存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数组的内存布局与操作技巧,涵盖一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内存模型,以及数组常见陷阱和性能优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开发者彻底理解数组本质,并提供Arrays工具类的实用方法与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助你掌握数组核心知识,避免常见错误。
|
1月前
|
Java 大数据 Go
从混沌到秩序:Java共享内存模型如何通过显式约束驯服并发?
并发编程旨在混乱中建立秩序。本文对比Java共享内存模型与Golang消息传递模型,剖析显式同步与隐式因果的哲学差异,揭示happens-before等机制如何保障内存可见性与数据一致性,展现两大范式的深层分野。(238字)
63 4
|
1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深入浅出】揭秘Java内存模型(JMM):并发编程的基石
本文深入解析Java内存模型(JMM),揭示synchronized与volatile的底层原理,剖析主内存与工作内存、可见性、有序性等核心概念,助你理解并发编程三大难题及Happens-Before、内存屏障等解决方案,掌握多线程编程基石。
|
1月前
|
JSON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10)进程与线程的关系、Tread类;讲解基本线程安全、网络编程内容;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进程的概念,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一般而言,进程包含如下三个特征。独立性动态性并发性。
143 1
|
1月前
|
JSON 网络协议 安全
【Java基础】(1)进程与线程的关系、Tread类;讲解基本线程安全、网络编程内容;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进程的概念,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一般而言,进程包含如下三个特征。独立性动态性并发性。
161 1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Kubernetes
Java虚拟机内存溢出(Java Heap Space)问题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 解决Java Heap Space溢出需从多角度综合施策; 包括但不限于配置调整、代码审查与优化以及系统设计层面改进; 同样也不能忽视运行期监控与预警设置之重要性; 及早发现潜在风险点并采取相应补救手段至关重要.
512 17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Java垃圾回收机制(GC)与内存模型
本文主要讲述JVM的内存模型和基本调优机制。
|
4月前
|
存储
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收费标准价格表:200Mbps带宽、CPU内存及存储配置详解
阿里云香港轻量应用服务器,200Mbps带宽,免备案,支持多IP及国际线路,月租25元起,年付享8.5折优惠,适用于网站、应用等多种场景。
1622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内存管理基础:数据结构的存储方式
数据结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主要包括连续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连续存储如数组,数据元素按顺序连续存放,访问速度快但扩展性差;链式存储如链表,通过指针连接分散的节点,便于插入删除但访问效率低;索引存储通过索引表提高查找效率,常用于数据库系统;散列存储如哈希表,通过哈希函数实现快速存取,但需处理冲突。不同场景下应根据访问模式、数据规模和操作频率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甚至结合多种方式以达到最优性能。掌握这些存储机制是构建高效程序和理解高级数据结构的基础。
468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