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 简介 | 适用场景 | 优缺点 | 代码示例 )

简介: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 简介 | 适用场景 | 优缺点 | 代码示例 )

文章目录

一、责任链模式简介

二、责任链模式相关设计模式

三、责任链模式 代码示例

1、用户账户类

2、校验器父类

3、用户名校验器

4、密码校验器

5、电话号码校验器

6、运行测试





一、责任链模式简介


责任链模式 , 又称为 职责链模式 ;


责任链模式定义 : 为 请求 创建一个接收该 请求对象 的 链 , 链条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对象 ;


责任链模式类型 : 行为型 ;



责任链模式 适用场景 : 一个 请求 的 处理 , 需 要多个对象 中的 一个或若干个对象 协作进行处理 ;



责任链模式 优点 :


① 解耦 : 请求的 发送者 和 接收者 解耦 ; 接收者 是 请求的处理者 ;


② 动态组合 : 责任链 可以 动态组合 , 使用配置 设置责任链的 顺序及 是否出现 ; 可以随时对责任链排序 , 随时增加拆除责任链中的某个请求对象 ;



责任链模式 缺点 :


① 性能 : 如果 责任链 太长 , 或责任链中请求的 处理时间过长 , 可能会 影响性能 ;


② 个数 : 责任链 可能过多 ;






二、责任链模式相关设计模式


责任链模式 与 状态模式 比较 :


在 责任链模式 中 , 并 不指定 下一个处理的 请求对象 是哪个 ; 责任链 中 链条顺序 可以 任意组合排序 ;


在 状态模式 中 , 需要让 每个 状态 知道下一个需要处理的状态是谁 ;






三、责任链模式 代码示例


需求 :


OA 中审批流程 , 需要 组长 , 经理 , 总监 审批请求 ;

账号注册时进行校验 , 先后校验 账号 , 密码 , 手机号 等 ;

使用责任链模式实现上述操作 , 可以消除很多 if else 分支 , 增加功能的扩展性 , 如果在责任链条中添加一个请求 , 只需要新建一个类即可 , 这个类就是责任链中的请求元素 ; 可以选择性使用一个或多个或所有的请求对象 ;



这里以账户校验为示例 : 使用 责任链 , 校验用户账户的 账号 , 密码 , 手机号 等信息 ;



1、用户账户类


package responsibility;
/**
 * 用户账户信息
 * 包含 : 账号 , 密码 , 电话号码
 */
public class UserAccount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phoneNumber;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
        return userName;
    }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
        this.userName = us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password;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
    public String getPhoneNumber() {
        return phoneNumber;
    }
    public void setPhoneNumber(String phoneNumber) {
        this.phoneNumber = phoneNumber;
    }
}


2、校验器父类


校验类的父类 , 校验账号 , 校验密码 , 校验手机号 的请求类都需要 继承该类 ;


封装请求对象 : 责任链的核心是 请求对象 中 包含一个自己 , 包含一个与自己相同类型的对象 ; 责任链模式中的 校验器 封装一个 校验器 本身 , 使用 protected 修饰的目的是让子类可以获取到该类 ;


设置下一个请求对象 : 每个请求对象中 , 设置下一个请求对象 , 组成链式结构 ;


请求过程 : 抽象方法 , 需要子类实现 , 主要 实现 请求对象 需要的具体的业务逻辑 , 如校验 , 审批 等 ;


package responsibility;
/**
 * 校验类的父类
 * 校验账号 , 校验密码 , 校验手机号 的请求类都需要继承该类
 */
public abstract class Verify {
    /**
     * 责任链的核心是类中包含一个自己
     *      包含一个与自己相同类型的对象
     * 责任链模式中的 校验器 封装一个 校验器 本身
     * 使用 protected 修饰的目的是让子类可以获取到该类
     */
    protected Verify verify;
    /**
     * 设置下一个校验器
     * @param verify
     */
    public void setNextVerify(Verify verify) {
        this.verify = verify;
    }
    /**
     * 校验过程
     * 需要子类进行实现
     */
    public abstract void deploy(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3、用户名校验器


package responsibility;
import com.sun.xml.internal.ws.util.StringUtils;
/**
 * 校验用户名称
 */
public class UserNameVerify extends Verify{
    @Override
    public void deploy(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if (userAccount.getUserName() != null){
            System.out.println("用户名校验通过");
            // 获取下一个验证器
            if (verify != null) {
                verify.deploy(userAccount);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用户名校验未通过");
        }
    }
}



4、密码校验器


package responsibility;
/**
 * 校验密码
 */
public class PasswordVerify extends Verify{
    @Override
    public void deploy(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if (userAccount.getPassword() != null){
            System.out.println("密码校验通过");
            // 获取下一个验证器
            if (verify != null) {
                verify.deploy(userAccount);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密码校验未通过");
        }
    }
}


5、电话号码校验器


package responsibility;
/**
 * 校验手机号
 */
public class PhoneVerify extends Verify{
    @Override
    public void deploy(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if (userAccount.getPhoneNumber() != null){
            System.out.println("手机号校验通过");
            // 获取下一个验证器
            if (verify != null) {
                verify.deploy(userAccount);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手机号校验未通过");
        }
    }
}



6、运行测试


package responsibility;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NameVerify userNameVerify = new UserNameVerify();
        PasswordVerify passwordVerify = new PasswordVerify();
        PhoneVerify phoneVerify = new PhoneVerify();
        UserAccount userAccount = new UserAccount();
        userAccount.setUserName("username");
        userAccount.setPassword("123456");
        userAccount.setPhoneNumber("13888888888");
        // 创建职责链
        userNameVerify.setNextVerify(passwordVerify);
        passwordVerify.setNextVerify(phoneVerify);
        // 开始校验 , 执行职责链
        userNameVerify.deploy(userAccount);
    }
}


运行结果 :

image.png

————————————————


目录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多设计模式的状态扭转设计: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的实战应用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战案例,聊聊如何用「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状态引擎,让抽奖系统的状态管理从「混乱战场」变成「有序流水线」。
|
设计模式 数据库连接 PHP
PHP中的设计模式: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与扩展性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模式是开发者们经常用到的工具之一。它们提供了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常见的软件设计问题。本文将介绍PHP中常用的设计模式,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模式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我们将从基础的设计模式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PHP开发中应用这些设计模式,从而写出更加高效、灵活和易于维护的代码。
本文探讨了PHP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内容涵盖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具体使用场景,重点介绍了单例模式、工厂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等常见模式。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在PHP项目中有效利用设计模式来提升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文章还讨论了设计模式的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最佳决策。
|
8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链进行发送。每个处理者可以处理请求或将其传递给下一个处理者,从而实现解耦和灵活性。其结构包括抽象处理者(Handler)、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和客户端(Client)。适用于不同方式处理不同种类请求、按顺序执行多个处理者、以及运行时改变处理者及其顺序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日志处理、Java Web过滤器、权限认证等。
149 13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106 9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81 0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5)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79 0
|
设计模式 缓存 监控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17)
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17)
134 1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本教程详细讲解了Kotlin语法,适合需要深入了解Kotlin的开发者。对于希望快速上手Kotlin的读者,推荐查阅“简洁”系列教程。本文通过学生会经费申请的例子,介绍了责任链模式及其在Kotlin中的实现,并使用偏函数进行了改进,使代码更加简洁和灵活。
69 0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75 0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Scala
Kotlin学习笔记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Kotlin学习笔记 - 改良设计模式 - 责任链模式
9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