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
① OSI 7 77 层参考模型 : 该模型是 ISO 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法定标准 ;
( 该参考模型 , 理论上成功 , 市场实践失败 )
② TCP / IP 4 44 层参考模型 : 实际使用的 事实标准 ; 美国国防部 提出的 ;
( 市场竞争成功 )
③ 5 55 层体系结构 : 学习时使用的模型 ;
二、OSI 七层参考模型
OSI 七层参考模型 : 由高到低 如下
应用层 : 加上 / 删除 应用层 首部 ;
表示层 : 加上 / 删除 表示层 首部 ;
会话层 : 加上 / 删除 会话层 首部 ;
上面的层级属于 资源子网 , 负责数据处理 ;
传输层 : 资源子网 与 数据子网的接口 ; 加上 / 删除 传输层 首部 ;
下面的层级属于通信子网 , 负责数据通信 ;
网络层 : 加上 / 删除 网络层 首部 ;
数据链路层 : 加上 / 删除 会话层 首部 ; 同时又加上 / 删除 了 数据链路层 尾部信息 ;
物理层 : 不添加任何信息 , 直接传输上面数据链路层封装好的信息 ;
速记方法 ( 双击 ) ( 物联网淑惠试用 )
通信双方的 主机 涉及到全部 七层 模型 ;
中间的 路由器 , 只涉及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三层 ;
三、应用层
"应用层" 概念 : 应用层是 用户 与 网络的界面 , 所有能 与用户交互 , 并 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称为应用层 ;
"应用层" 服务协议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邮件传输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四、表示层
"表示层" 概念 : 处理 两个通信系统 中交换信息的 表示方式 , 通常用于处理 语法 和 语义 ;
"通信系统 " 可以理解成一台 网络设备 ;
"表示层" 功能 :
① 数据格式转换 : 将二进制数据转为 图片 , 文本 , 音视频 ;
② 数据加密解密 : 用户登录 , 将密码加密传输 ;
③ 数据压缩恢复 : 如 直播场景 , 推流时 先将图片压缩成 H.264 格式 , 观看时 将 H.264 格式转为 图像展示 ;
表示层 不是单独的层次 , 实际使用时 , 被 规划到了 应用层中 ; 表示层 没有单独的协议 ;
五、会话层
"会话" 概念 : 向 表示层实体 或 用户进程 提供 建立连接的服务 , 并在该建立的连接上 , 有序地 传输数据 , 上述整个过程称为 “会话” , 又称为 “建立同步 ( SYN )” ;
会话层 功能 :
① 会话管理 : 建立 , 管理 , 终止 会话 ;
② 校验同步 : 在数据中插入 校验点 , 在通信失效时 , 从 校验点 继续恢复通信 , 使数据同步 ; 如 大文件的 断点续传 功能 ;
会话层 主要协议 : ( 仅作了解 )
ADSP 协议
ASP 协议
六、传输层
"传输层" 概念 : 负责 两个 主机进程 间通信 , 是 “端到端” 通信 , 传输单位是 报文段 , 用户数据报 ;
资源子网 与 通信子网 :
① 资源与通信接口 : “传输层” 是 资源子网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与 通信子网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之间的接口层 ;
② “端到端” 通信 : 资源子网 的 3 33 层是 端到端 的通信 ; 端到端 通信 是指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端口号 , 因此称为 端到端 通信 ;
③ “点到点” 通信 : 通信子网 的 3 33 层是 点到点 的通信 ; 两个主机通信时 , 经过的中间系统 , 如路由器 , 交换机等 , 只涉及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不涉及到资源子网的 3 33 层 ;
"传输层" 功能 :
① 数据传输 : 可靠传输 ( TCP ) , 不可靠传输 ( UDP )
② 差错控制 : 如果传输出错 , 重发 , 或纠错 ;
③ 流量控制 : 发送方 与 接收方 同步 ;
④ 复用 : 发送数据时 , 多个 应用进程 , 同时使用 下一层 运输层 的服务 ;
⑤ 分用 : 接收数据时 , 运输层将接收到的信息 , 根据 端口号 , 分别交给 不同的 应用进程 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