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0__机器学习实战学习笔记__SVD

简介: 本文对SVD算法原理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在iris数据集上面测试算法的效果。

Step By Step

1、奇异值分解算法原理简介
2、Code Sample
3、优缺点


一、算法原理简介
SVD算法本质是:将一个比较复杂的矩阵用更小更简单的3个子矩阵的相乘来表示,这3个小矩阵描述了大矩阵重要的特性。

图片.png

图片.png

对于奇异值,它跟我们特征分解中的特征值类似,在奇异值矩阵中也是按照从大到小排列,而且奇异值的减少特别的快,在很多情况下,前10%甚至1%的奇异值的和就占了全部的奇异值之和的99%以上的比例。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用最大的k个的奇异值和对应的左右奇异向量来近似描述矩阵。
由于这个重要的性质,SVD可以用于PCA降维,来做数据压缩和去噪。也可以用于推荐算法,将用户和喜好对应的矩阵做特征分解,进而得到隐含的用户需求来做推荐。同时也可以用于NLP中的算法,比如潜在语义索引(LSI)。
二、Code Sample
  • 2.1 数据降维测试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TruncatedSVD

#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print("------原始数据------")
print(X[:10])

truncatedSVD = TruncatedSVD(3)
result = truncatedSVD.fit_transform(X)

print("------SVD转换后的数据------")
print(result[:10])
back_X = truncatedSVD.inverse_transform(result)

print("------还原后的数据------")
print(back_X[:10])

The Result

------原始数据------
[[5.1 3.5 1.4 0.2]
 [4.9 3.  1.4 0.2]
 [4.7 3.2 1.3 0.2]
 [4.6 3.1 1.5 0.2]
 [5.  3.6 1.4 0.2]
 [5.4 3.9 1.7 0.4]
 [4.6 3.4 1.4 0.3]
 [5.  3.4 1.5 0.2]
 [4.4 2.9 1.4 0.2]
 [4.9 3.1 1.5 0.1]]
------SVD转换后的数据------
[[ 5.91274714  2.30203322 -0.00740154]
 [ 5.57248242  1.97182599 -0.24459225]
 [ 5.44697714  2.09520636 -0.01502926]
 [ 5.43645948  1.87038151 -0.02050488]
 [ 5.87564494  2.32829018  0.11033827]
 [ 6.47759822  2.32464996  0.23720249]
 [ 5.5159752   2.07090423  0.22985312]
 [ 5.85092859  2.14807482 -0.01879377]
 [ 5.15891972  1.77506408 -0.06103922]
 [ 5.64500117  1.99000106 -0.22485292]]
------还原后的数据------
[[5.09900942 3.50097959 1.4014844  0.19767844]
 [4.86870364 3.03094925 1.44689807 0.12665275]
 [4.69422107 3.20571484 1.30865982 0.18645629]
 [4.62518119 3.0750981  1.4622656  0.25901553]
 [5.01947963 3.58073643 1.37080948 0.24565314]
 [5.40687172 3.89320449 1.68970262 0.41610481]
 [4.61617117 3.38400818 1.37576725 0.33789933]
 [5.01454656 3.38561478 1.47820176 0.23409183]
 [4.40998651 2.89012425 1.38503506 0.22340474]
 [4.91842577 3.08177859 1.4723887  0.14318329]]
通过对比看,使用转换后的数据可以很好的还原原始数据。
  • 2.2 图片压缩使用示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from sklearn.decomposition import TruncatedSVD

# jingtian1.jpeg
img = cv2.imread('jingtian1.jpeg')
print('origin image shape is ', img.shape)

def Svd_Compression_Pic(img, k):
    res_image = np.zeros_like(img)
    for i in range(img.shape[2]):
        # 奇异值分解
        truncatedSVD = TruncatedSVD(k)
        result = truncatedSVD.fit_transform(img[:,:,i]) # 转换后的数据
        res_image[:, :, i] = truncatedSVD.inverse_transform(result) # 还原数据
    return res_image

res1 = Svd_Compression_Pic(img, k=400)
res2 = Svd_Compression_Pic(img, k=300)
res3 = Svd_Compression_Pic(img, k=100)
res4 = Svd_Compression_Pic(img, k=20)

row11 = np.hstack((res1, res2))
row22 = np.hstack((res3, res4))
res = np.vstack((row11, row22))

cv2.imshow('img', res)
cv2.waitKey(0)  # 展示等待,点击任意键继续
cv2.imwrite('svd.png', res) # 保存图片
cv2.destroyAllWindows()

The Result

图片.png

可以看到,当我们取到前面400个奇异值来重构图片时,基本与原图看不出来差别,甚至100的都可以比较清晰的恢复原图。
三、优缺点

优点

  • 简化数据,去除噪声,提高算法的结果;

缺点

  • 数据的转换可能难以理解;

适用的数据类型

  • 数值型数据。

更多参考

Python机器学习笔记:奇异值分解(SVD)算法
Opencv-Python :图片读取、保存、显示
奇异值分解(SVD)原理与在降维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运维
机器学习异常检测实战:用Isolation Forest快速构建无标签异常检测系统
本研究通过实验演示了异常标记如何逐步完善异常检测方案和主要分类模型在欺诈检测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Isolation Forest作为一个强大的异常检测模型,无需显式建模正常模式即可有效工作,在处理未见风险事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77 46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介绍了pandas、numpy、matplotlib等数据科学工具,以及scikit-learn、tensorflow、keras等机器学习库。通过实战项目,如数据可视化和鸢尾花数据集分类,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最后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Java
Java机器学习实战:基于DJL框架的手写数字识别全解析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Python凭借丰富的生态库(如TensorFlow、PyTorch)成为AI开发的首选语言。但Java作为企业级应用的基石,其在生产环境部署、性能优化和工程化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DJL(Deep Java Library)的出现完美填补了Java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空白,它提供了一套统一的API,允许开发者无缝对接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将AI模型高效部署到Java生态中。本文将通过手写数字识别的完整流程,深入解析DJL框架的核心机制与应用实践。
461 3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算法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和调试技巧。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
9月前
|
数据可视化 API 开发者
R1类模型推理能力评测手把手实战
R1类模型推理能力评测手把手实战
234 2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网络安全
基于阿里云 Milvus + DeepSeek + PAI LangStudio 的低成本高精度 RAG 实战
阿里云向量检索服务Milvus版是一款全托管向量检索引擎,并确保与开源Milvus的完全兼容性,支持无缝迁移。它在开源版本的基础上增强了可扩展性,能提供大规模AI向量数据的相似性检索服务。凭借其开箱即用的特性、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全链路监控告警,Milvus云服务成为多样化AI应用场景的理想选择,包括多模态搜索、检索增强生成(RAG)、搜索推荐、内容风险识别等。您还可以利用开源的Attu工具进行可视化操作,进一步促进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
9月前
|
数据可视化 API 开发者
R1类模型推理能力评测手把手实战
随着DeepSeek-R1模型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尝试复现类似的模型,以提升其推理能力。
686 2
|
9月前
|
数据可视化 API 开发者
R1类模型推理能力评测手把手实战
随着DeepSeek-R1模型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尝试复现类似的模型,以提升其推理能力。
577 3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TensorFlow
基于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与优化实战
基于TensorFlow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与优化实战
511 3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Python数据科学实战:从Pandas到机器学习
Python数据科学实战:从Pandas到机器学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