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项目实操分享# 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并不需要牺牲安全和去中心化

简介: #私藏项目实操分享# 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并不需要牺牲安全和去中心化

可扩展性难题?区块链不可能三角?这篇论文可能有解决之道

背景

The block chain scalability trilemma”(可扩展性难题)-是由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创造的词语,国内亦被翻译为“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三元悖论”,是指加密项目在决定如何优化其自身区块链的基础架构时必须进行的权衡。用简单的话来说,区块链的设计无法同时兼顾性能、安全、去中心化这三项要求,只能满足其中两项而牺牲另外一项。因此,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会根据特定的应用来进行权衡。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两大公有链设计成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结构,性能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而EOS追求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去中心化的程度。

区块链的三大属性

  • 去中心化。网络中的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节点同时存储,因此,区块链系统具有抗审查性和民主性。这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和本质。
  • 可扩展性。对于主流的公有链来说,它每秒必须能够处理数千笔交易。随着节点的增加,所有节点上的分类必须同时更新,可扩展性成为挑战。
  • 安全。为了使区块链上的数据收到信任,应该保护数据不被泄露、丢失或者修改。区块链应该是不变的,并且能够抵抗黑客攻击(例如51% attack、Sybil attack、DDOS等)。这是一个基本而必要的要求。

论文介绍

今天给大家解读一篇最新预发表的关于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的理论研究论文——Scaling Blockchains Without Giving up Decentralization and Security,作者为:Gianmaria  Del  Monte等,原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005.06665.pdf。论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在作者的研究证明下,这种架构能够随着区块链中的节点增加,区块链的性能同时也能得到扩展。因此,提高可扩展性的同时,也无需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上进行权衡取舍。所有的区块链研究者都发现主流公链的瓶颈——可扩展性,大量的文献努力提高一致性算法的可扩展性。比如分片网络,通过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网络来提高性能,但这种分片导致网络节点比整个网络少,这种形式降低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更有可能分片之间的消息切换也带来性能的挑战。 因此,该文论从理论上提出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作者通过基于随机委员会的共识算法作为基础,不同的节点动态分担负载的两种方式依此来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在作者的解决方案中,交易是在管道中处理的。  管道的每个阶段均由几个委员会并行执行,该架构不依赖分片并在不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实现了可扩展性。  

可扩展区块链架构

作者为了简化研究,主要关注实现纯加密货币的简单区块链模型。 换句话说,每个地址(或帐户)都与一个非负余额的钱包相关联。创建(或挖掘)新块时,将确认事务。 挖掘新区块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 选择一组候选交易
  2. 对它们进行排序
  3. 在将交易应用于先前状态时,验证是否满足某些共识规则。

虽然实际上,共识规则可能很复杂,但是在作者的简化模型中,共识规则可以简化为保持非负余额。针对上述共识问题,作者提出了两个主要实现思想:

  1. 委员会(Committees):进行多个委员会同时工作。  他们共同执行验证和确认交易以及计算新区块所需的计算。 为简单起见,假定所有委员会的规模均相等。  它们的大小是固定的,并且在网络中的节点数更改时不会更改。 委员会成员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会定期更改以提高安全性。
  2. 管道(Pipelining):考虑验证和确认事务所需的计算,然后计算要包含在新块中的新状态根哈希。  这项任务所需的工作量显然与负载成比例。 从规模上讲,重要的是将这种计算分布在多个委员会中。 因此,作者引入了一个分阶段执行计算的管道。  每个阶段均由一个或多个委员会执行, 同时采用并行方法将计算结果进一步分布到多个委员会中。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论文总结

论文对该可扩展架构进行了相应的证明:

去中心化。节点随机分配给每个委员会,而且可能会周期性地更改它们,从而不会影响去中心化。但是作者认为该方法独立于委员会的选择方式,可以使用共享的随机方法或使用可验证随机函数来进行选择。

安全性。区块链的系统安全性都基于共识算法的安全性,共识算法由组成委员会的一组受限节点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破坏都要求做坏者控制大多数委员会成员。 但是,当委员会随机选择时,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这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共识算法足够健壮,则几个委员会的存在对安全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可扩展性。论文在众多并行执行委员会上分担下一个区块的处理负载,从而可能覆盖所有节点,如果存在损害扩展性的情况下避免委员会的通信。 作者提供了该方法的可扩展性及其正确性的形式证明。 作者认为该架构可以被视为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从理论上讲,应该更好地研究委员会间的通信和同步,以实现在实践中高效且可用的解决方案。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需要具有实际参数的实验或仿真。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Java
Java与AI驱动区块链:构建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AI应用
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正在开创去中心化智能应用的新纪元。本文深入探讨如何使用Java构建AI驱动的区块链应用,涵盖智能合约开发、去中心化AI模型训练与推理、数据隐私保护以及通证经济激励等核心主题。我们将完整展示从区块链基础集成、智能合约编写、AI模型上链到去中心化应用(DApp)开发的全流程,为构建下一代可信、透明的智能去中心化系统提供完整技术方案。
155 3
|
2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数据处理
去中心化不只是区块链:智能设备的“分布式大脑”
去中心化不只是区块链:智能设备的“分布式大脑”
232 2
|
4月前
|
人工智能 PyTorch 区块链
当AI遇上区块链,会不会搞出一个“去中心化大脑”?
当AI遇上区块链,会不会搞出一个“去中心化大脑”?
120 9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区块链开发协作工具全景图:从智能合约管理到去中心化治理
区块链开发面临版本混乱、节点运维低效及安全漏洞三大挑战。新一代协作工具如Chainloop、Alchemy Supernode、板栗看板和Quantstamp Security Hub,通过智能合约全生命周期管理、多链节点协同、DAO治理引擎及安全审计平台,提升开发效率与安全性。工具选型需结合团队类型与核心需求,构建覆盖版本控制、节点运维、治理执行与安全闭环的能力矩阵,助力区块链项目高效落地。
|
3月前
|
存储 供应链 安全
解锁DAPP去中心化:区块链世界的创新密码
DAPP(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基于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安全、透明和用户自治等优势,正在重塑金融、游戏、社交等多个领域。本文深入解析其原理、优势与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潜力。
|
6月前
|
存储 JSON Java
酷阿鲸森林农场:使用 Java 构建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电商系统
酷阿鲸森林农场推出基于Java的轻量级区块链电商系统,解决传统农产品电商信任问题。该系统无需以太坊或服务器,通过自研区块链引擎实现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每个用户节点运行桌面软件参与数据共识,支持订单上链、链同步与验证。项目具备简单轻量、真实可控等优势,适用于农户合作社及小型有机电商,并可扩展签名认证、NFT凭证等功能,推动农业数字主权与数据可信发展。
酷阿鲸森林农场:使用 Java 构建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电商系统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中的应用:打造去中心化能源市场
区块链在能源交易中的应用:打造去中心化能源市场
475 22
|
10月前
|
存储 供应链 安全
区块链技术在选举中的应用:透明与安全的新时代
区块链技术在选举中的应用:透明与安全的新时代
335 16
|
10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认证:重塑身份安全的新范式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认证:重塑身份安全的新范式
1072 16
|
10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管理
区块链在医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安全与隐私的新纪元
区块链在医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安全与隐私的新纪元
69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