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辰|阿里云云原生微服务基础架构团队技术专家,负责 MSE 引擎高可用架构
本篇是微服务高可用最佳实践系列分享的开篇,系列内容持续更新中,期待大家的关注。
引言
在开始正式内容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某客户在阿里云上使用 K8s 集群部署了许多自己的微服务,但是某一天,其中一台节点的网卡发生了异常,最终导致服务不可用,无法调用下游,业务受损。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链是如何形成的?
- ECS 故障节点上运行着 K8s 集群的核心基础组件 CoreDNS 的所有 Pod,它没有打散,导致集群 DNS 解析出现问题。
- 该客户的服务发现使用了有缺陷的客户端版本(nacos-client 的 1.4.1 版本),这个版本的缺陷就是跟 DNS 有关——心跳请求在域名解析失败后,会导致进程后续不会再续约心跳,只有重启才能恢复。
- 这个缺陷版本实际上是已知问题,阿里云在 5 月份推送了 nacos-client 1.4.1 存在严重 bug 的公告,但客户研发未收到通知,进而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了这个版本。
风险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最终导致故障的原因是服务无法调用下游,可用性降低,业务受损。下图示意的是客户端缺陷导致问题的根因:
- Provider 客户端在心跳续约时发生 DNS 异常;
- 心跳线程正确地处理这个 DNS 异常,导致线程意外退出了;
- 注册中心的正常机制是,心跳不续约,30 秒后自动下线。由于 CoreDNS 影响的是整个 K8s 集群的 DNS 解析,所以 Provider 的所有实例都遇到相同的问题,整个服务所有实例都被下线;
- 在 Consumer 这一侧,收到推送的空列表后,无法找到下游,那么调用它的上游(比如网关)就会发生异常。
回顾整个案例,每一环每个风险看起来发生概率都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所以,本篇文章就来探讨,微服务领域的高可用方案怎么设计,细化到服务发现和配置管理领域,都有哪些具体的方案。
微服务高可用方案
首先,有一个事实不容改变:没有任何系统是百分百没有问题的,所以高可用架构方案就是面对失败(风险)设计的。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尽管有很多发生概率很小很小,却都无法完全避免。
在微服务系统中,都有哪些风险的可能?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在阿里巴巴内部十几年的微服务实践过程中,这些问题全部都遇到过,而且有些还不止一次。
虽然看起来坑很多,但我们依然能够很好地保障双十一大促的稳定,背后靠的就是成熟稳健的高可用体系建设。
我们不能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但我们可以控制它(的影响),这就是做高可用的本质。
控制风险有哪些策略?
注册配置中心在微服务体系的核心链路上,牵一发动全身,任何一个抖动都可能会较大范围地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策略一:缩小风险影响范围
集群高可用
多副本:不少于 3 个节点进行实例部署。多可用区(同城容灾):将集群的不同节点部署在不同可用区(AZ)中。当节点或可用区发生的故障时,影响范围只是集群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能够做到迅速切换,并将故障节点自动离群,就能尽可能减少影响。
减少上下游依赖
系统设计上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上下游依赖,越多的依赖,可能会在被依赖系统发生问题时,让整体服务不可用(一般是一个功能块的不可用)。如果有必要的依赖,也必须要求是高可用的架构。
变更可灰度
新版本迭代发布,应该从最小范围开始灰度,按用户、按 Region 分级,逐步扩大变更范围。一旦出现问题,也只是在灰度范围内造成影响,缩小问题爆炸半径。
服务可降级、限流、熔断
- 注册中心异常负载的情况下,降级心跳续约时间、降级一些非核心功能等
- 针对异常流量进行限流,将流量限制在容量范围内,保护部分流量是可用的
- 客户端侧,异常时降级到使用本地缓存(推空保护也是一种降级方案),暂时牺牲列表更新的一致性,以保证可用性
如图,微服务引擎 MSE 的同城双活三节点的架构,经过精简的上下游依赖,每一个都保证高可用架构。多节点的 MSE 实例,通过底层的调度能力,会自动分配到不同的可用区上,组成多副本集群。
策略二:缩短风险发生持续时间
核心思路就是:尽早识别、尽快处理
识别 —— 可观测
例如,基于 Prometheus 对实例进行监控和报警能力建设。
进一步地,在产品层面上做更强的观测能力:包括大盘、告警收敛/分级(识别问题)、针对大客户的保障、以及服务等级的建设。
MSE注册配置中心目前提供的服务等级是 99.95%,并且正在向 4 个 9(99.99%)迈进。
快速处理 ——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的机制要建立,快速有效地通知到正确的人员范围,快速执行预案的能力(意识到白屏与黑屏的效率差异),常态化地进行故障应急的演练。
预案是指不管熟不熟悉你的系统的人,都可以放心执行,这背后需要一套沉淀好有含金量的技术支撑(技术厚度)。
策略三:减少触碰风险的次数
减少不必要的发布,例如:增加迭代效率,不随意发布;重要事件、大促期间进行封网。
从概率角度来看,无论风险概率有多低,不断尝试,风险发生的联合概率就会无限趋近于 1。
策略四: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架构升级,改进设计
Nacos2.0,不仅是性能做了提升,也做了架构上的升级:
- 升级数据存储结构,Service 级粒度提升到到 Instance 级分区容错(绕开了 Service 级数据不一致造成的服务挂的问题);
- 升级连接模型(长连接),减少对线程、连接、DNS 的依赖。
提前发现风险
- 这个「提前」是指在设计、研发、测试阶段尽可能地暴露潜在风险;
- 提前通过容量评估预知容量风险水位是在哪里;
- 通过定期的故障演练提前发现上下游环境风险,验证系统健壮性。
如图,阿里巴巴大促高可用体系,不断做压测演练、验证系统健壮性和弹性、观测追踪系统问题、验证限流、降级等预案的可执行性。
服务发现高可用方案
服务发现包含服务消费者(Consumer)和服务提供者(Provider)。
Consumer 端高可用
通过推空保护、服务降级等手段,达到 Consumer 端的容灾目的。
推空保护
可以应对开头讲的案例,服务空列表推送自动降级到缓存数据。
服务消费者(Consumer)会从注册中心上订阅服务提供者(Provider)的实例列表。
当遇到突发情况(例如,可用区断网,Provider端无法上报心跳) 或 注册中心(变配、重启、升降级)出现非预期异常时,都有可能导致订阅异常,影响服务消费者(Consumer)的可用性。
无推空保护
- Provider 端注册失败(比如网络、SDKbug 等原因)
- 注册中心判断 Provider 心跳过期
- Consumer 订阅到空列表,业务中断报错
开启推空保护
- 同上
- Consumer 订阅到空列表,推空保护生效,丢弃变更,保障业务服务可用
开启方式
开启方式比较简单
开源的客户端 nacos-client 1.4.2 以上版本支持
配置项
- SpingCloudAlibaba 在 spring 配置项里增加: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namingPushEmptyProtection=true
- Dubbo 加上 registryUrl 的参数:
namingPushEmptyProtection=true
提空保护依赖缓存,所以需要持久化缓存目录,避免重启后丢失,路径为:${user.home}/nacos/naming/${namespaceId}
服务降级
Consumer 端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选择是否将某个调用接口降级,起到对业务请求流程的保护(将宝贵的下游 Provider 资源保留给重要的业务 Consumer 使用),保护重要业务的可用性。
服务降级的具体策略,包含返回 Null 值、返回 Exception 异常、返回自定义 JSON 数据和自定义回调。
MSE 微服务治理中心中默认就具备该项高可用能力。
Provider 端高可用
Provider 侧通过注册中心和服务治理提供的容灾保护、离群摘除、无损下线等方案提升可用性。
容灾保护
容灾保护主要用于避免集群在异常流量下出现雪崩的场景。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无容灾保护(默认阈值 =0)
- 突发请求量增加,容量水位较高时,个别 Provider 发生故障;
- 注册中心将故障节点摘除,全量流量会给剩余节点;
- 剩余节点负载变高,大概率也会故障;
- 最后所有节点故障,100% 无法提供服务。
开启容灾保护(阈值=0.6)
- 同上;
- 故障节点数达到保护阈值,流量平摊给所有机器;
- 最终保障 50% 节点能够提供服务。
容灾保护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存服务可用性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可以说是整体系统的兜底了。
这套方案曾经救过不少业务系统。
离群实例摘除
心跳续约是注册中心感知实例可用性的基本途径。
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心跳存续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服务可用。
因为仍然存在心跳正常,但服务不可用的情况,例如:
- Request 处理的线程池满
- 依赖的 RDS 连接异常或慢 SQL
微服务治理中心提供离群实例摘除
- 基于异常检测的摘除策略:包含网络异常和网络异常 + 业务异常(HTTP 5xx)
- 设置异常阈值、QPS 下限、摘除比例下限
离群实例摘除的能力是一个补充,根据特定接口的调用异常特征,来衡量服务的可用性。
无损下线
无损下线,又叫优雅下线、或者平滑下线,都是一个意思。首先看什么是有损下线:
Provider 实例进行升级过程中,下线后心跳在注册中心存约以及变更生效都有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期间 Consumer 端订阅列表仍然没有更新到下线后的版本,如果鲁莽地将 Provider 停止服务,会造成一部分的流量损失。
无损下线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但侵入性最低的还是服务治理中心默认提供的能力,无感地整合到发布流程中,完成自动执行。免去繁琐的运维脚本逻辑的维护。
配置管理高可用方案
配置管理主要包含配置订阅和配置发布两类操作。
配置管理解决什么问题?
多环境、多机器的配置发布、配置动态实时推送。
基于配置管理做服务高可用
微服务如何基于配置管理做高可用方案?
发布环境管理
一次管理上百台机器、多套环境,如何正确无误地推送、误操作或出现线上问题如何快速回滚,发布过程如何灰度。
业务开关动态推送
功能、活动页面等开关。
容灾降级预案的推送
预置的方案通过推送开启,实时调整流控阈值等。
上图是大促期间配置管理整体高可用解决方案。比如降级非核心业务、功能降级、日志降级、禁用高风险操作。
客户端高可用
配置管理客户端侧同样有容灾方案。
本地目录分为两级,高优先级是容灾目录、低优先级是缓存目录。
缓存目录:每次客户端和配置中心进行数据交互后,会保存最新的配置内容至本地缓存目录中,当服务端不可用状态下,会使用本地缓存目录中内容。
容灾目录:当服务端不可用状态下,可以在本地的容灾目录中手动更新配置内容,客户端会优先加载容灾目录下的内容,模拟服务端变更推送的效果。
简单来说,当配置中心不可用时,优先查看容灾目录的配置,否则使用之前拉取到的缓存。
容灾目录的设计,是因为有时候不一定会有缓存过的配置,或者业务需要紧急覆盖使用新的内容开启一些必要的预案和配置。
整体思路就是,无法发生什么问题,无论如何,都要能够使客户端能够读取到正确的配置,保证微服务的可用性。
服务端高可用
在配置中心侧,主要是针对读、写的限流。
限制连接数、限制写:
- 限连接:单机最大连接限流,单客户端 IP 的连接限流
- 限写接口:发布操作&特定配置的秒级分钟级数量限流
控制操作风险
控制人员做配置发布的风险。
配置发布的操作是可灰度、可追溯、可回滚的。
配置灰度
发布历史&回滚
变更对比
动手实践
最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践。
场景取自前面提到的一个高可用方案,在服务提供者所有机器发生注册异常的情况下,看服务消费者在推空保护打开的情况下的表现。
实验架构和思路
上图是本次实践的架构,右侧是一个简单的调用场景,外部流量通过网关接入,这里选择了 MSE 产品矩阵中的云原生网关,依靠它提供的可观测能力,方便我们观察服务调用情况。
网关的下游有 A、B、C 三个应用,支持使用配置管理的方式动态地将调用关系连接起来,后面我们会实践到。
基本思路:
- 部署服务,调整调用关系是网关->A->B->C,查看网关调用成功率。
- 通过模拟网络问题,将应用B与注册中心的心跳链路断开,模拟注册异常的发生。
- 再次查看网关调用成功率,期望服务 A->B 的链路不受注册异常的影响。
为了方便对照,应用 A 会部署两种版本,一种是开启推空保护的,一种是没有开启的情况。
最终期望的结果是,推空保护开关开启后,能够帮助应用 A 在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继续能够寻址到应用B。
网关的流量打到应用 A 之后,可以观察到,接口的成功率应该正好在 50%。
开始
接下来开始动手实践吧。这里我选用阿里云 MSE+ACK 组合做完整的方案。
环境准备
首先,购买好一套 MSE 注册配置中心专业版,和一套 MSE 云原生网关。这边不介绍具体的购买流程。
在应用部署前,提前准备好配置。这边我们可以先配置 A 的下游是 C,B 的下游也是 C。
部署应用
接下来我们基于 ACK 部署三个应用。可以从下面的配置看到,应用 A 这个版本 spring-cloud-a-b
,推空保护开关已经打开。
这里 demo 选用的 nacos 客户端版本是 1.4.2,因为推空保护在这个版本之后才支持。
配置示意(无法直接使用):
# A 应用 base 版本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name: spring-cloud-a-b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a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metadata.version value: base - name: spring.application.name value: sc-A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namingPushEmptyProtection value: "true" image: mse-demo/demo:1.4.2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a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name: spring-cloud-a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a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a labels: app: spring-cloud-a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metadata.version value: base - name: spring.application.name value: sc-A image: mse-demo/demo:1.4.2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a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 B 应用 base 版本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b name: spring-cloud-b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b strategy: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b labels: app: spring-cloud-b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application.name value: sc-B image: mse-demo/demo:1.4.2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b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 C 应用 base 版本 ---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labels: app: spring-cloud-c name: spring-cloud-c spec: replicas: 2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c template: metadata: annotations: msePilotCreateAppName: spring-cloud-c labels: app: spring-cloud-c spec: containers: - env: - name: LANG value: C.UTF-8 - name: 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cloud.nacos.config.server-addr value: mse-xxx-nacos-ans.mse.aliyuncs.com:8848 - name: spring.application.name value: sc-C image: mse-demo/demo:1.4.2 imagePullPolicy: Always name: spring-cloud-c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protocol: TCP resources: requests: cpu: 250m memory: 512Mi
部署应用:
在网关注册服务
应用部署好之后,在 MSE 云原生网关中,关联上 MSE 的注册中心,并将服务注册进来。
我们设计的是网关只调用 A,所以只需要将 A 放进来注册进来即可。
验证和调整链路
基于 curl 命令验证一下链路:
$ curl http://${网关IP}/ip sc-A[192.168.1.194] --> sc-C[192.168.1.195]
验证一下链路。 可以看到这时候 A 调用的是 C,我们将配置做一下变更,实时地将 A 的下游改为 B。
再看一下,这时三个应用的调用关系是 ABC,符合我们之前的计划。
$ curl http://${网关IP}/ip sc-A[192.168.1.194] --> sc-B[192.168.1.191] --> sc-C[192.168.1.180]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命令,连续地调用接口,模拟真实场景下不间断的业务流量。
$ while true; do sleep .1 ; curl -so /dev/null http://${网关IP}/ip ;done
观测调用
通过网关监控大盘,可以观察到成功率。
注入故障
一切正常,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注入故障。
这里我们可以使用 K8s 的 NetworkPolicy 的机制,模拟出口网络异常。
kind: NetworkPolicy apiVersion: networking.k8s.io/v1 metadata: name: block-registry-from-b spec: pod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spring-cloud-b ingress: - {} egress: - to: - ipBlock: cidr: 0.0.0.0/0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80
这个 8080 端口的意思是,不影响内网调用下游的应用端口,只禁用其它出口流量(比如到达注册中心的 8848 端口就被禁用了)。这里 B 的下游是 C。
网络切断后,注册中心的心跳续约不上,过一会儿(30 秒后)就会将应用 B 的所有 IP 摘除。
再次观测
再观察大盘数据库,成功率开始下降,这时候,在控制台上已经看不到应用 B 的 IP 了。
回到大盘,成功率在 50% 附近不再波动。
小结
通过实践,我们模拟了一次真实的风险发生的场景,并且通过客户端的高可用方案(推空保护),成功实现了对风险的控制,防止服务调用的发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