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组,这一篇文章就真够了

简介: Java数组,这一篇文章就真够了

虽然随着Java版本的演变,数组的分量在慢慢减弱,日常使用时大多使用List进行替代。但ArrayList底层依旧采用数组来进行实现,而数组依旧有很多应用的场景。在使用数组的过程中,你是否汇总过数组的特性及功能,并停下来思考几个为什么呢?如果没有,本篇文章将带领大家从头梳理一下数组,一定会为你带来一些未曾发掘的特性和功能。


何谓数组

学习数组,我们最先要知道的就是它是什么,能做什么?


数组,就是相同类型的对象或基本类型数据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把有限个类型相同的元素按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然后用一个名字命名,用编号区分具体的元素。而这个名字称为数组名,编号称为下标。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储的,所以索引速度是非常的快,数组的赋值与修改元素也很简单。但是数组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想在两个相邻元素之间插入新的元素会非常麻烦。


另外,数组声明的时候必须指定数组的长度,而数组的长度是不可变的。在此,数组长度过长会造成内存浪费,长度过短则会造成溢出。


数组的应用场景

上面提到了数组的那么多缺点,但我们知道“存在即合理”,下面看看哪些场景适合数组的使用。


1、数据比较少,能够确定长度;存取或修改操作较多,插入和删除较少的情况。


2、使用(遍历)时,经常需要按照序号来进行访问数据元素或做运算的情况。


3、对性能要求较高时,数组是首选。


也正是由于性能较高,所以我们在阅读源码时经常会看到数组的身影。特别是针对基础类型进行操作,效率提升甚至可以达到基于List等集合性能的10倍。


以下面一段遍历数组和List求和的场景来做对比。


// 对数组求和
public static int sum(int[] datas) {
  int sum = 0;
  for (int data : datas) {
    sum += data;
  }
  return sum;
}
// 对List求和
public static int sum(List<Integer> datas) {
  int sum = 0;
  for (Integer data : datas) {
    // 拆箱操作
    sum += data;
  }
  return sum;
}

在上述两个方法中,影响性能的最大地方便是List中的Integer对象的拆箱和装箱操作,特别是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基础类型是在栈内存中操作的,而对象是在堆内存中操作的。栈内存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小,堆内存的特点是速度慢、容量大,因此从性能上来讲,基本类型的处理占优势。


有同学可能会说了有整型缓存池的存在。但整型缓存池容纳的是﹣128到127之间的Integer对象,超过这个范围便需要创建Integer对象了,而超过这个容纳范围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


数据变量定义

下面来说说数组的名称定义,我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声明数组:


int[] a;


int b[];

1

2

3

其中后一种格式符合C和C++程序员的习惯,如果你是Java开发人员,建议统一使用前一种。为什么呢?因为前一种从语义上来说更合理,它表示“一个int型数组”。


拓展一下:如果你懂一些其他编程语言,比如C语言,你会看到类似如下的声明。


int A[10];

1

Java中却不能如此声明。思考一下为什么?


这个要回到Java的“引用”问题上。我们在上述代码中声明的只是数组的一个引用,JVM会为该引用分配存储空间。但是,这个引用并没有指向任何对象,也就是说没有给数组对象本身分配任何空间。只有在数组真正创建时才会分配空间。因此,编译器不允许在此指定数组的大小。


数组的创建与初始化

数组的创建与初始化有两种形式:


// 方式一的创建
int[] a = new int[5];
// 方式一的初始化
a[1] = 1;
a[2] = 2;
a[3] = 3;
a[4] = 4;
// 方式二(创建+初始化)
int[] b = {0, 1, 2, 3, 4};

第一种方式通过new关键字创建一个指定长度(为5)的数组,然后通过数组下标对内容进行逐一初始化。那么,如果不进行逐一初始化会怎样?默认会采用int类型的默认值,也就是0进行初始化。


第二种方式,创建与初始化融为一体,其实也采用了new关键字进行创建,只不过是编译器负责来做,更加方便一些。


拓展一下:我们可以通过方式二的形式进行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那么为什么还提供了int[] a这种基于数组引用的声明呢?


这是因为在Java中,可以将一个数组的引用赋值给另外一个数组。比如,我们可以如下方式使用:


int[] c;

int[] b = {0, 1, 2, 3, 4};

c = b;

1

2

3

经过c=b的操作,数组c的引用同样指向了b。这里又会出现一个我们常见的面试题。看看下面代码打印的结果是什么: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ings = {"a","b","c"};
  String string = "abc";
  change(strings,string);
  System.out.println(strings[1]);
  System.out.println(string.charAt(1));
}
public static void change(String[] strings,String string){
  strings[1] = "e";
  string = "aec";
}

想好答案了吧?现在公布答案:第一行打印的是“e”,第二行打印的“b”。这与上面所说的数组的引用有密切关联,数组传递进入change方法的是引用,而String类型的参数传递的只是值的copy。

数组的存储结构

这里我们再以一张简单的图展示一下,数组在内存中存储的形式。image.png上图需注意的是数组使用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其中创建的对象通常位于堆中,上图对堆中的数据存储进行了简化示意。


数组的长度

在很久之前,面试的时候还出现这样的面试题:如何获取数组的长度?


当然,我们知道该面试题考察的就是通过length属性获取数组长度与通过size()方法获取集合长度的区别。


所有的数组都有一个固定的成员,可以通过它来获取数组的长度,这便是length属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计算的。因此,我们在遍历或修改数组的时候,需要注意数组的下标最大值是length-1,否则,会出现数组越界的问题。


数组的处理

针对数组,Java标准类库里特意提供了Arrays类,我们可以通过该类提供的方法进行数组的处理。


数组的打印

可通过Arrays.toString()方法对数组的内容进行打印。下面通过示例我们来对比一下通过toString方法和直接打印的区别。


String[] strings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ing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trings));

1

2

3

打印结果:


[Ljava.lang.String;@36baf30c

[a, e, c]

1

2

可以看到,如果直接打印则打印出来的是strings数组的引用,而并不是真实的内容。


数组的排序

可通过Arrays.sort()方法对数组进行排序,但对于数组中的元素有一定的要求,要实现Comparable接口。看下面的实例:


String[] sorts = {"c","b","a"};

Arrays.sort(sorts);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orts));

1

2

3

打印结果:


[a, b, c]

1

很明显已经进行正常排序了。为什么String可以直接进行排序?那是因为String已经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


public final class String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Comparable<String>, CharSequence {}

1

2

另外,对于数组的排序还有常见的: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希尔(Shell)排序、堆排序等。面试过程中的排序往往也是基于数组来进行展开的。感兴趣的朋友可拿数组来练习一下排序的算法。


数组转集合

通过Arrays.asList()方法,可将数组转化为列表。


String[] sorts = {"程序","新","视界"};

List<String> list = Arrays.asList(sorts);

System.out.println(list);

1

2

3

打印结果:


[程序, 新, 视界]

1

关于asList的源码如下:


public static <T> List<T> asList(T... a) {

   return new ArrayList<>(a);

}

1

2

3

看到asList源码,你能想到什么?是不是发现该方法的参数为可变参数,并且支持数组作为参数传入。关于可变参数,下篇文章我们会详细讲一下,别忘记关注公众号“程序新视界”学习。


当然,这里也可以转化为Set集合,但需创建一个Set的实现类(这里用HashSet),将asList的结果作为参数传入:


Set<String> sets = new HashSet<>(Arrays.asList(sorts));

1

数组内容查找

可以通过Arrays.binarySearch()方法来对数据中的元素进行查找,顾名思义,这里是通过二分查找法进行查找的。


String[] sorts = {"c","a","b"};

Arrays.sort(sorts);

int index = Arrays.binarySearch(sorts,"b");

System.out.println(index);

System.out.println(sorts[index]);

1

2

3

4

5

打印结果:


1

b

1

2

结果中的"1"指的是字符串所在的下标值,通过下标可以获得对应位置的值。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二分查找法,那么在查找之前必定需要进行排序,不然二分查找的意义便不存在了。


数组的拷贝

可以通过Arrays.copyOf()方法对数组进行复制,其中第一个参数是被复制数组,第二个参数为新数组的长度,返回的结果为新的数组。示例如下:


int[] sourceArray = {1, 3, 5, 7, 0};

int[] newArray = Arrays.copyOf(sourceArray, sourceArray.length);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newArray));

1

2

3

打印结果:


[1, 3, 5, 7, 0]

1

此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Arrays.copyOf()复制的功能是一个什么层次的复制。也就说,如果修改新数组的值,是否会影响到原有数组。


先猜测一下,下面看示例代码:


int[] sourceArray = {1, 3, 5, 7, 0};

int[] newArray = Arrays.copyOf(sourceArray, sourceArray.length);

newArray[1] = 8;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newArray));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ourceArray));


打印结果:


[1, 8, 5, 7, 0]

[1, 3, 5, 7, 0]


结果能说明什么?说明Arrays.copyOf()的复制功能是创建一个全新的数组及数组元素吗?NO,NO,NO!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示例,先创建一个User对象,源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userNo;
  public User(String userNo){
    this.userNo = userNo;
  }
  public String getUserNo() {
    return userNo;
  }
  public void setUserNo(String userNo) {
    this.userNo = userNo;
  }
}

然后创建数组进行复制操作,复制完成之后对新数组的数据进行修改。

User[] sourceArray = {new User("N1"), new User("N2"),new User("N3")};
User[] newArray = Arrays.copyOf(sourceArray, sourceArray.length);
newArray[1].setUserNo("N4");
System.out.println(newArray[1].getUserNo());
System.out.println(sourceArray[1].getUserNo());

打印结果如下:


N4

N4

1

2

我们在代码中只是修改了新数组中的User的属性,结果原有数组的值也同样被修改了。


上面的两个示例说明数组的copy操作只是一个浅拷贝。这与序列化的浅拷贝完全相同:基本类型是直接拷贝值,其他都是拷贝引用地址。


同样,数组和集合的clone也是如此,同样是浅拷贝,使用时需多加留意。


基于数组浅拷贝实现变长数组

关于List是如何实现变长的,大家可以参考List的源码进行学习。这里基于上面提到的Arrays.copyOf()方法的功能来实现动态变长。


实现原理很简单,就是基于Arrays.copyOf()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来进行扩容。


相关方法如下:


public static <T> T[] expandCapacity(T[] datas, int newLen) {
  // 校验长度值,如果小于0,则为0
  newLen = Math.max(newLen, 0);
  // 生成一个新数组,并拷贝原值,指定新的数组长度
  return Arrays.copyOf(datas, newLen);
}

在上述方法中除了校验部分,核心机制便是利用了Arrays.copyOf()方法来实现一个可变长的数组。


小结

关于数组部分,我们就讲这么多,其实数组还有多维数组以及通过Arrays.asList()方法转换为List之后基于List的更多操作,在这里我们就不进行拓展了。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实践。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Java
Java 数组学习笔记
本文整理Java数组常用操作:遍历、求和、查找、最值及二维数组行求和等典型练习,涵盖静态初始化、元素翻倍、去极值求平均等实例,帮助掌握数组基础与应用。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数组全解析:一维、多维与内存模型
本文深入解析Java数组的内存布局与操作技巧,涵盖一维及多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内存模型,以及数组常见陷阱和性能优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开发者彻底理解数组本质,并提供Arrays工具类的实用方法与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助你掌握数组核心知识,避免常见错误。
|
3月前
|
存储 Java 索引
java 数组
在 Java 中,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多个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数组的大小一旦创建后就不能改变,因此它是固定长度的。Java 数组是一种 对象,即使它存储的值是基本类型(如 int、double 等),它也是一个对象引用。
81 0
|
5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Java
打乱数组内容引发的问题( Java)
本文介绍了两种实现数组随机打乱的方法,并深入探讨了Java中原始数据类型与对象类型的差异。方法一通过自定义随机数交换数组元素位置,方法二借助`Collections.shuffle()`函数完成数组打乱。同时,文章详细解析了`int`和`Integer`的区别,包括声明方式、内存占用、初始化以及对象特性等,并讲解了自动装箱与拆箱的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基础知识。
|
6月前
|
存储 Java 数据挖掘
Java 中数组的多种定义方式
本文深入解析了Java中数组的多种定义方式,涵盖基础的`new`关键字创建、直接初始化、动态初始化,到多维数组、`Arrays.fill()`方法以及集合类转换为数组等高级用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探讨了每种定义方法的适用场景、优缺点及其背后的原理,帮助开发者掌握高效、灵活的数组操作技巧,从而编写更优质的Java代码。
219 0
|
7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
Java 中数组Array和列表List的转换
本文介绍了数组与列表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1)使用`Collections.addAll()`方法将数组转为列表,适用于引用类型,效率较高;2)通过`new ArrayList&lt;&gt;()`构造器结合`Arrays.asList()`实现类似功能;3)利用JDK8的`Stream`流式计算,支持基本数据类型数组的转换。此外,还详细讲解了列表转数组的方法,如借助`Stream`实现不同类型数组间的转换,并附带代码示例与执行结果,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两种数据结构的互转技巧。
374 1
Java 中数组Array和列表List的转换
|
7月前
|
存储 Java 索引
Java 复制数组
本文介绍了Java中数组的基础知识与常用操作,包括数组的概念、创建、访问元素、遍历、复制、排序和搜索等方法。同时详细讲解了数组的五种赋值方式,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了求总和平均值、最大最小值、升序降序排序及Arrays类的常用方法。内容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学习掌握Java数组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
7月前
|
存储 监控 Java
《从头开始学java,一天一个知识点》之:数组入门:一维数组的定义与遍历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崩溃瞬间?** - 看了三天教程,连`i++`和`++i`的区别都说不清 - 面试时被追问&quot;`a==b`和`equals()`的区别&quot;,大脑突然空白 - 写出的代码总是莫名报NPE,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运算符 这个系列就是为你打造的Java「速效救心丸」!我们承诺:每天1分钟,地铁通勤、午休间隙即可完成学习;直击痛点,只讲高频考点和实际开发中的「坑位」;拒绝臃肿,没有冗长概念堆砌,每篇都有可运行的代码标本。明日预告:《多维数组与常见操作》。 通过实例讲解数组的核心认知、趣味场景应用、企业级开发规范及优化技巧,帮助你快速掌握Java数组的精髓。
133 23
|
9月前
|
存储 Java C++
Java数组:静态初始化与动态初始化详解
本文介绍了Java中数组的定义、特点及初始化方式。
47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