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你一步步设计DDD微服务项目(中)

本文涉及的产品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简介: DDD战略设计从事件风暴开始,然后我们要找出实体等领域对象,找出聚合根构建聚合,划分限界上下文,建立领域模型。 战术设计从事件风暴的命令开始,识别和设计服务,建立各层服务的依赖关系,设计微服务内的实体和值对象,找出微服务中所有的领域对象,并建立领域对象与代码对象的映射关系。

定义限界上下文

人员组织关系和请假,两个聚合共同完成请假业务,所以在请假限界上下文。

考勤聚合单独构成考勤统计限界上下文。

所以为业务划分请假和考勤统计两个限界上下文,建立请假和考勤两个领域模型。

微服务的拆分

一般来说,一个限界上下文即可设计为一个微服务。

划分微服务主要考虑职责单一原则。根据限界上下文即可拆为请假和考勤两个微服务:

  • 请假微服务包含人员组织关系和请假两个聚合
  • 考勤微服务包含考勤聚合

战略设计结束。通过战略设计建立了领域模型,划分了微服务边界。

下一步战术设计了,即微服务设计。

战术设计

根据领域模型进行微服务设计的过程。

梳理微服务内的领域对象,梳理领域对象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在代码模型和分层架构中的位置,建立领域模型与微服务模型的映射关系,以及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战术设计包括如下阶段:

分析微服务领域对象

领域模型有很多领域对象,但这些对象带有比较重的业务属性。

微服务内应该有哪些服务?服务的分层?应用服务由哪些服务组合和编排完成?领域服务包括哪些实体和实体方法?哪个实体是聚合根?实体有哪些属性和方法?哪些对象应该设计为值对象等。

服务的识别和设计

可将命令作为服务识别和设计的起点,步骤如下:

  • 根据命令设计应用服务,确定应用服务的功能,服务集合,组合和编排方式。服务集合中的服务包括领域服务或其它微服务的应用服务
  • 根据应用服务功能要求设计领域服务,定义领域服务。这里需要注意:应用服务可能是由多个聚合的领域服务组合而成的
  • 根据领域服务的功能,确定领域服务内的实体以及功能
  • 设计实体基本属性和方法

考虑领域事件的异步化处理。

以提交审批为例,流程:

  • 根据请假类型和时长,查询请假审批规则,获取下一步审批人的角色
  • 根据审批角色从人员组织关系中查询下一审批人
  • 为请假单分配审批人,并将审批规则保存至请假单
  • 分析得需要在应用层和领域层设计以下服务和方法
  1. 应用层
    提交审批应用服务。
  2. 领域层
    领域服务有查询审批规则、修改请假流程信息服务、根据审批规则查询审批人服务,分别位于请假和人员组织关系聚合。
    请假单实体有修改请假流程信息方法,审批规则值对象有查询审批规则方法。
    人员实体有根据审批规则查询审批人方法

2.png

聚合中的对象

请假聚合中,聚合根是请假单。

请假单经多级审批后,会产生多条审批意见,为方便查询,可将审批意见设计为实体。

请假审批通过后,会产生请假审批通过的领域事件,因此还会有请假事件实体。

请假聚合有如下实体:

  • 审批意见(审批人、审批状态和审批意见)
  • 请假事件实体

请假单聚合的值对象。请假人和下一审批人数据来源于人员组织关系聚合中的人员实体,可设计为值对象。

人员类型、请假类型和审批状态是枚举类型,可设为值对象。

确定请假审批规则后,审批规则也可作为请假单的值对象。请假单聚合将包含以下值对象:请假人、人员类型、请假类型、下一审批人、审批状态和审批规则。

  • 请假聚合对象关系图
  • image.png
  • 人员组织关系聚合中,可建立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通过组织关系类型找到上级审批领导。
  • 聚合根
    人员
  • 实体
    组织关系(包括组织关系类型和上级审批领导),其中组织关系类型(如项目经理、处长、总经理等)是值对象。上级审批领导来源于人员聚合根,可设计为值对象
    人员组织关系聚合包含以下值对象
  • 组织关系类型
  • 上级审批领导
  • 人员组织关系聚合对象关系图
  • image.png
  • 在确定各领域对象的属性后,我们就可以设计各领域对象在代码模型中的代码对象(包括代码对象的包名、类名和方法名),建立领域对象与代码对象的一一映射关系了。根据这种映射关系,相关人员可快速定位到业务逻辑所在的代码位置。在经过以上分析后,我们在微服务内就可以分析出如下图的对象清单。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Java Maven Android开发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开发环境搭建和项目启动
本文介绍了Spring Boot开发环境的搭建和项目启动流程。主要内容包括:jdk的配置(IDEA、STS/eclipse设置方法)、Spring Boot工程的构建方式(IDEA快速构建、官方构建工具start.spring.io使用)、maven配置(本地maven路径与阿里云镜像设置)以及编码配置(IDEA和eclipse中的编码设置)。通过这些步骤,帮助开发者顺利完成Spring Boot项目的初始化和运行准备。
701 0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开发环境搭建和项目启动
|
8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微服务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中的项目属性配置——少量配置信息的情形
本课主要讲解Spring Boot项目中的属性配置方法。在实际开发中,测试与生产环境的配置往往不同,因此不应将配置信息硬编码在代码中,而应使用配置文件管理,如`application.yml`。例如,在微服务架构下,可通过配置文件设置调用其他服务的地址(如订单服务端口8002),并利用`@Value`注解在代码中读取这些配置值。这种方式使项目更灵活,便于后续修改和维护。
144 0
|
8月前
|
Java 微服务 Spring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使用slf4j进行日志记录——使用Logger在项目中打印日志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项目中使用Logger打印日志。通过SLF4J和Logback,可设置不同日志级别(如DEBUG、INFO、WARN、ERROR)并支持占位符输出动态信息。示例代码展示了日志在控制器中的应用,说明了日志配置对问题排查的重要性。附课程源码下载链接供实践参考。
968 0
|
5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监控
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商API接口设计:策略、方法与实战案例
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下的电商API接口设计,旨在打造高效、灵活与可扩展的电商系统。通过服务拆分(如商品、订单、支付等模块)和标准化设计(RESTful或GraphQL风格),确保接口一致性与易用性。同时,采用缓存策略、负载均衡及限流技术优化性能,并借助Prometheus等工具实现监控与日志管理。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在于支持敏捷开发、高并发处理和独立部署,满足电商业务快速迭代需求。未来,电商API设计将向智能化与安全化方向发展。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开发工具
微服务(三)-实现自动刷新配置(不重启项目情况下)
微服务(三)-实现自动刷新配置(不重启项目情况下)
|
8月前
|
Java 数据库 微服务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中的项目属性配置——指定项目配置文件
在实际项目中,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配置往往不同。为简化配置切换,可通过创建 `application-dev.yml` 和 `application-pro.yml` 分别管理开发与生产环境配置,如设置不同端口(8001/8002)。在 `application.yml` 中使用 `spring.profiles.active` 指定加载的配置文件,实现环境快速切换。本节还介绍了通过配置类读取参数的方法,适用于微服务场景,提升代码可维护性。课程源码可从 [Gitee](https://gitee.com/eson15/springboot_study) 下载。
335 0
|
8月前
|
Java 微服务 Spring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中的项目属性配置——少量配置信息的情形
在微服务架构中,随着业务复杂度增加,项目可能需要调用多个微服务。为避免使用`@Value`注解逐一引入配置的繁琐,可通过定义配置类(如`MicroServiceUrl`)并结合`@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实现批量管理。此方法需在配置文件中设置微服务地址(如订单、用户、购物车服务),并通过`@Component`将配置类纳入Spring容器。最后,在Controller中通过`@Resource`注入配置类即可便捷使用,提升代码可维护性。
161 0
|
运维 NoSQL Java
后端架构演进: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与实战案例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8天】本文探讨了微服务架构与单体架构的优缺点,并通过实战案例分析了微服务架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微服务架构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独立部署等优势,但也面临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和较高的运维成本。通过某电商平台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微服务架构在提升系统性能和团队协作效率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其带来的挑战。
473 4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领域建模
DDD、中台和微服务的关系是什么?
领域驱动设计(DDD)和中台在企业架构中有着密切的关系。DDD的本质在于通过对业务领域的深入分析和建模,构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而中台则是对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抽象和封装,以实现业务能力的复用和扩展。
234 1
|
缓存 负载均衡 数据管理
深入探索微服务架构的核心要素与实践策略在当今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灵活性,已成为众多企业和开发者的首选。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核心要素,包括服务拆分、通信机制、数据管理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策略,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的微服务架构实践指南。**
**微服务架构作为软件开发领域的热门话题,正引领着一场技术革新。本文从微服务架构的核心要素出发,详细阐述了服务拆分的原则与方法、通信机制的选择与优化、数据管理的策略与挑战等内容。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微服务架构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策略,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