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释放信号:慕课将迎来行业发展拐点

简介: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释放信号:慕课将迎来行业发展拐点

中国慕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如何更好的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也是慕课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1月15日上午,教育部召开2018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进行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情况说明。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主建设的344门课程入选,占比70.2%。

image.png

  笔者了解到,2017年7月,教育部决定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在国内各大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运行两轮或以上,进行了混合式教学及翻转课堂实践的高校课程均可申报。经过半年的申报、评审,最终468门本科教育课程和22门专科高职教育课程,共计490门课程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的在线精品课程。

  笔者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下载了本次推荐490门慕课的表格,发现在这其中,中国大学MOOC入选322门,占据全部490门课程的近7成份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受欢迎的十大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榜单中,中国大学MOOC占据其中7席。

image.png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提到,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教育的概念风行多年,随着慕课模式的出现,让普惠教育成为了可能,大量的用户、学员有机会通过互联网平台低门槛的接触到最新、最优、最实用的精品课程。而中国大学MOOC能在教育部严格的审核、评选门槛下,拔得头筹独占7成,也释放了中国慕课未来的发展信号,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话题。

  

中国大学MOOC何以突围 十占七成


  中国大学MOOC是高教社携手网易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入选322门,远超其他各大平台总和。目前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国慕课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国,涌现出来大量的慕课平台,那中国大学MOOC何以突围,占据精品课程7成呢?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顶级企业(中国互联网top5之一的网易)+顶级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合办,优势资源互补。网易是一家市值在400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而高教社是教育部主管、主办的以出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与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用书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网易掌门人丁磊评价网易教育产品时曾说过“我们做在线教育的目的不是赚钱。当时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我就觉得全球的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东方和西方,城市和农村都是不平等的。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和手段,打破各种壁垒,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进行教育。”而和高教社合作,能够让网易的理念和愿景落地,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优质课程的转化与深入建设提供强大的助力与支持,向大众免费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

  二、课程优势(名师、名校、社交互动、实用课程等)。中国大学MOOC丰富的名师名校课程来自众多985高校的优质课程,拥有更好更全的大学课程,可以与名师零距离。完成课程学习后,可以获得讲师签名证书。

  三、资金、平台、数据、用户赋能,先天资源优势强。中国大学MOOC作为巨头携手推出的平台,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问题自然不发愁,而且不管是网易还是高教社其实都是“大数据”公司,高教社60年的发展过程中销量超过20亿,网易旗下教育、音乐、游戏等每天的互动数据更是按亿级别计算,二者的合作加上对用户价值的赋能,未来潜力非常大,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课程的出现,并且“千人千面,精准推送到用户”的学习体系也将逐步落地。先天强大的资源数据,以及对数据和资源利用开发的能力,也是这个平台的优势之一。

  

与时俱进 前沿课程匹配未来发展


  在线慕课平台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学校教育或者K12教育的延展,或者是时下热门的考研培训等。笔者注意到中国大学MOOC这一次能给获得关注和认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其通过前沿的理念和思维,推出了与时俱进匹配未来的内容。

  比如我们都知道当下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包括BAT、联想、华为等在内的巨头都已经入局。在中国大学MOOC我们就看到了相关课程,比如这期《人工智能系列前沿课程》,就认为随着Cortana,Siri等智能助手在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人类与计算机用自然语言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未来似乎并不遥远。在他们的课程中,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将带来人工智能研究前沿知识,包括多媒体计算、知识挖掘与图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以及微软认知服务技术。同时通过项目实践增强同学们的人工智能技术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也发现入局的各大高校也体现出了“行业未来趋势”所在。比如在大学榜单上北京大学的课程“游戏化教学法”,这门课程进行中游戏化神秘物体贯穿始终,将每天发生在教师工作、研究中的日常行为组织成场景,运用舒缓的节奏,以场景为依据逐步推出各个主要人物,这被认为是授课模式创新体现所在;再比如渤海大学的“互联网+”管理学,引导同学们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分析与处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互联网思维与虚拟管理技能,这也体现了未来的管理学发展趋势。

  

机遇和问题并存 中国慕课未来发展如何破局?


  虽然当前快速发展的慕课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户价值提供、平台盈利等等,但我们纵观中国产业互联网和中国教育的发展未来来看,能给提供类似于线下课程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慕课模式,无疑是未来的趋势。

  这一次教育部优中选优,评选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凸显了我国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的对外开放决心。打造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品牌,在慕课建设模式、推广应用和标准制订等方面掌握国际话语权,将是未来政策鼓励的方向。

  那中国慕课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发展,今天我们不谈产业层面的话题,就从内容(课程)提供四个层面来做一些展望:

  有用:相比其他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和纯粹以考试为目的的在线课程,慕课首先是要给我们广大的学员提供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像时下各种答题APP主导的碎片化的伪知识。比如“C语音程序设计进阶”这种课程,在当前每年有几十万程序员缺口的中国,就非常有必要展开。

  有趣:上文我们提到一种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这在我看来应该大范围推广,让本已经有用但是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加强学生主动探知欲。比如一节研究学习古代穿着的课程,如果用“汉代服装穿着浅析”这种标题,生动性就不如像中国大学MOOC上用“电视剧美人心计有哪些穿着不当地地方”这样的标题,由热门影视剧为由头,有案例典型的进行剖析分解,学生自然兴趣高,学的勤。

  多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什么是知识”重新出现了定义,曾几何时“区块链”和“共享经济”这样的名词绝对不会以知识的名义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但这些概念的的确确在今天深刻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我们把这种称为新知识或者多维的知识,而我们的慕课平台就应该在学校教育之外,多开设这种有价值并且代表未来趋势的新知识课程,让更多的学员赢在未来的起跑线上。

  国际化:中国慕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如何更好的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也是慕课未来发展方向。比如中国大学MOOC引入德国课程,邀请学员和德国科学工程院院士进行课题的探讨;再比如随着孔子学院的全球各地落地,该平台还将通过孔子学院进行慕课教学等等做法,都是慕课国际化的典范。

  写在最后:另外随着产业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用户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我们的慕课乃至所有的教育平台都应该让把用户由“受众”变成“参与者”,发挥用户的作用,让用户全面的参与体系的构建,方才是未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缓存 边缘计算 监控
2024年前端性能优化的新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本文分享了一些2024年前端性能优化的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前端开发者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在实际开发中,应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优化方法。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5分钟掌握开源图神经网络框架DGL使用
近几年神经网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应用,让它备受关注和热捧。但是,它自身依然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以往的神经网络都是限定在欧式空间内,这和大多数实际应用场景并不符合,因此,也阻碍了它在很多领域的实际落地应用。
5分钟掌握开源图神经网络框架DGL使用
|
移动开发 小程序
关于微信公众号插入外部链接
关于微信公众号插入外部链接
1661 0
关于微信公众号插入外部链接
|
11月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仿生机器人:自然界灵感的工程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14天】仿生机器人作为自然界灵感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通过深入了解其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仿生机器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期待仿生机器人在未来带来的更多惊喜和变革!
|
9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定位技术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而不是在编译时确定。通过将具体算法封装成独立的类,并通过统一接口与客户端交互,实现算法的动态替换,避免代码重复和复杂条件语句。适用于支付方式切换、导航路径选择等场景。
262 1
|
10月前
|
安全 数据可视化 物联网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科技赋能,打造未来管理新典范
智慧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高效、活力、绿色、安全的四大核心目标。通过全场景数字化感知、统一数据模型构建、智能化管控与数据化运营、综合安防管理等手段,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85 11
|
安全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理论题答案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理论题答案
|
存储 缓存 JSON
fastjson2为什么这么快
fastjson2 提升速度的核心技术
76120 6
fastjson2为什么这么快
|
移动开发 开发框架 监控
语雀 App 跨端技术架构实践
语雀 App 跨端技术架构实践
765 1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运维
什么是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轻量优缺点对比
什么是阿里云轻量应用服务器?轻量优缺点对比,阿里云服务器ECS和轻量应用服务器有什么区别?
7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