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可能推出6nm工艺芯片,1+3+4结构

简介: 近日,有国内靠谱的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 爆料称,联发科将推出一款6nm工艺芯片,性能与骁龙865和骁龙865+接近,安兔兔跑分能达到60万分以上。

在经历消失的几年后,联发科在2019年浴火重生,重新出发的联发科在市场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接连推出了多款性价比很高的5G芯片,包括天玑1000系列和800系列,成功在5G溢价严重的初期阶段帮助厂商们控制住了低端5G手机的成本。虽然相较于2018年市占率下跌了1%,但主要是由于华为和三星芯片的强势出货,总体表现已经非常好了。


微信图片_20211218235131.jpg


近日,有国内靠谱的数码博主@数码闲聊站 爆料称,联发科将推出一款6nm工艺芯片,性能与骁龙865和骁龙865+接近,安兔兔跑分能达到60万分以上。芯片采用1+3+4结构,一颗2.8GHzA78超大核心+32.7GHzA78大核心+42.0GhzA55小核心。爆料这还提到了三星的Exynos 1080,称两款芯片采用的是相同的频率和架构。不过区别于将要发售的5nm骁龙875,没有采用Arm Cortex X1核心。

 

不过联发科的竞争目标也不在高端市场,在推出天玑1000时或许有心追逐高端,但无奈还需要口碑的积累,等待用户的认可。不过在中低端市场,联发科已经有了华为、小米和vivo等客户,未来前景依然光明。


相关文章
|
数据采集 存储 Java
「多线程大杀器」Python并发编程利器:ThreadPoolExecutor,让你一次性轻松开启多个线程,秒杀大量任务!
「多线程大杀器」Python并发编程利器:ThreadPoolExecutor,让你一次性轻松开启多个线程,秒杀大量任务!
341 0
|
网络虚拟化
MPLS VPN跨域C2 RR反射器方案(一)
MPLS VPN跨域C2 RR反射器方案
377 0
|
9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鸿蒙NEXT星盾安全架构:为人工智能服务安全保驾护航》
鸿蒙NEXT的星盾安全架构为人工智能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通过严格的应用管控、创新的数据访问机制、系统级文件加密、隐私透明管理和高等级安全认证,星盾有效防止恶意应用、保护用户隐私,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增强用户信任,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
385 16
|
数据采集 存储 安全
如何确保Python Queue的线程和进程安全性:使用锁的技巧
本文探讨了在Python爬虫技术中使用锁来保障Queue(队列)的线程和进程安全性。通过分析`queue.Queue`及`multiprocessing.Queue`的基本线程与进程安全特性,文章指出在特定场景下使用锁的重要性。文中还提供了一个综合示例,该示例利用亿牛云爬虫代理服务、多线程技术和锁机制,实现了高效且安全的网页数据采集流程。示例涵盖了代理IP、User-Agent和Cookie的设置,以及如何使用BeautifulSoup解析HTML内容并将其保存为文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还有效避免了并发环境下的数据竞争问题。
206 1
如何确保Python Queue的线程和进程安全性:使用锁的技巧
|
11月前
|
传感器 容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水传感器
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水传感器需考虑因素包括:水质、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安装环境及成本预算。不同场景如饮用水、工业废水、地下水等需选用不同类型传感器。
421 55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驱动下的图像识别技术,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革新应用。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述方式,本节将直接以“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的技术融合为起点,简述其在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环境感知能力方面的核心作用,随后快速过渡到自动驾驶的具体应用场景,强调这一技术组合如何成为推动自动驾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力量。 ####
302 24
|
11月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安全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在网络安全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
NIST(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在网络安全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
258 10
|
11月前
|
弹性计算 算法 搜索推荐
活动实践 | 通过函数计算部署ComfyUI以实现一个AIGC图像生成系统
ComfyUI是基于节点工作流稳定扩散算法的新一代WebUI,支持高质量图像生成。用户可通过阿里云函数计算快速部署ComfyUI应用模板,实现个性化定制与高效服务。首次生成图像因冷启动需稍长时间,之后将显著加速。此外,ComfyUI允许自定义模型和插件,满足多样化创作需求。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语音技术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原理、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声学模型到语言模型的构建过程,揭示了其背后的复杂算法。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智能家居、客户服务、无障碍技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噪声干扰、方言差异及数据隐私等问题,为读者提供了对这一前沿技术领域的全面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