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A架构

简介: COLA架构

COLA架构


COLA架构设计

COLA 的分层是一种经过改良的三层架构,主要是讲传统的业务逻辑层拆分为应用层、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

image.png


  1. 展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以 Rest 的风格接收 Web 请求,然后将请求路由给 Application 层执行,并返回视图模型(View Model),其载体通常是数据传输对象(Data Transfer Object, DTO);
  2.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主要负责获取输入、组装上下文、做输入校验、调用领域层做业务处理,当需要时发送消息通知。当然,层次是开放的,若有需要,应用层也可以直接访问基础设施层;
  3. 领域层(Domain Layer):主要封装了核心业务逻辑, 并通过领域服务(Domaini Service)和领域对象(Entities)的函数对外部提供业务逻辑的计算和处理;
  4. 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Layer):主要包含数据访问通道(Tunnel)、Config 和 Comon。这里Tunnel这个概念对所有的数据来源进行抽象,数据来源可以是数据库(MySQL/NoSQL)、搜索引擎、文件系统,也可以是SOA服务等;Config 负责应用的配置;Common是通用的工具类;


规范设计

COLA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包括组件(Module)结构、包(Package)结构、命名等。


组件规范

COLA规定一个应用至少要有3个组件:应用层、领域层和基础设施层。如果不是严格的前后端分离,也可以加入展示层的组件,但这是可选的。组件的依赖关系如下:

image.png


从上面的依赖关系可以看到,领域组件(Domain Module)是应用的核心,负责核心业务逻辑的处理,不应该有任何的外部依赖。领域组件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领域组件设计成纯POJO,另一种是通过依赖倒置,将数据访问的接口放在领域组件里,让基础设施组件(Infrastructure Module)去做接口的实现。


包规范

应用的包结构


image.png

领域层的包结构

image.png


基础设施层的包结构

image.png


命名规范

在COLA架构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命名规范,以便通过名称就能知晓该类的作用和职责范围,从而极大的提升代码的可理解性,提升代码审查的效率。

对于类名的主要约定如表

image.png

image.png

目录
相关文章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前端开发
COLA架构 入门
COLA架构 入门
3791 0
|
前端开发 架构师 搜索推荐
COLA 4.0:直击应用架构本质的最佳实践
COLA 4.0:直击应用架构本质的最佳实践
3349 0
COLA 4.0:直击应用架构本质的最佳实践
|
Java 网络架构 容器
面向整洁对象的分层架构COLA 4.0
COLA 是 Clean Object-Oriented and Layered Architecture的缩写,代表“面向整洁对象的分层架构”。 目前COLA已经发展到COLA 4.0。 COLA分为两个部分,COLA架构和COLA组件。
面向整洁对象的分层架构COLA 4.0
|
Cloud Native 安全 Java
架构简洁之道:从阿里开源应用架构 COLA 说起
COLA 的主要目的是为应用架构提供一套简单的可以复制、可以理解、可以落地、可以控制复杂性的”指导和约束"。在实践中作者发现 COLA 在简洁性上仍有不足,因此给 COLA 做了一次“升级”,在这次升级中,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尽量多删减了一些概念和功能,让 COLA 更简洁有效。
14602 1
架构简洁之道:从阿里开源应用架构 COLA 说起
|
安全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给 COLA 做减法:应用架构中的“弯弯绕设计”
COLA 的主要目的是为应用架构提供一套简单的可以复制、可以理解、可以落地、可以控制复杂性的”指导和约束"。在实践中作者发现 COLA 在简洁性上仍有不足,因此给 COLA 做了一次“升级”,在这次升级中,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尽量多删减了一些概念和功能,让 COLA 更简洁有效。
2486 0
给 COLA 做减法:应用架构中的“弯弯绕设计”
|
9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240 3
|
10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5月前
|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流计算
云原生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的阿里云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阿里云作为亚太领先云服务商,提供完整云原生产品矩阵:容器服务ACK优化启动速度与镜像分发效率;MSE微服务引擎保障高可用性;ASM服务网格降低资源消耗;函数计算FC突破冷启动瓶颈;SAE重新定义PaaS边界;PolarDB数据库实现存储计算分离;DataWorks简化数据湖构建;Flink实时计算助力风控系统。这些技术已在多行业落地,推动效率提升与商业模式创新,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333 12
|
9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696 70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