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是苹果第一代Apple Watch诞生的日子,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五年。在这五年里Apple Watch系列一直是智能手表领域的标杆,功能或许不是最多,但品质和销量却难以超越。
今年4月24日,曾参与初代Apple Watch的苹果设计师Imran Chaudhri在推特上分享了他为Apple Watch Home界面设计的初稿草图,而之所以采用圆形图标则是受到时钟的启发,并且最开始称之为“Dock”。
库克曾经评价Apple Watch,称它是“第一款有重要影响的智能手表”。事实上Apple Watch也担得起这个评价,它定义了之后智能手表的基本属性,以至于随后推出的智能手表或多或少都有点它内味儿,但却始终比不上它。
但Apple Watch推出时并不完美,因为GPS功能是第二代才有的,加入LTE蜂窝连接,也就是支持手表接打电话是在第三代,第四代又增加了更大的屏幕、防摔检测、触觉反馈表冠,第五代则增加了屏幕常亮。
通过这个演变过程和苹果每年一次的更新速度就可以看出,Apple Watch完全属于电子消费品,但如果看第一代Apple Watch的售价就会发现,苹果最初对它的定位应该不是电子消费品,而是希望它拥有传统手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寿命。
第一代Apple Watch的国行起售价为2588元,而最高配置的Edition版本售价超过1万美元,这个价格就连苹果手上最得意的iPhone和MacBook系列都望尘莫及。
毕竟在Apple Watch1发售三年后,iPhone XS Max卖到一万元人民币就已经被喷惨了,在2015年卖1万美元,还说是电子消费品就让人很难接受了。Apple Watch的成功与其说是技术优势,到不说是“手表+手机”的形式抢眼。
况且苹果产品始终都要与续航作斗争,直到第五代Apple Watch才支持息屏显示,它才真的能算作是一块手表。因此Apple Watch作为一块手表来说,无论是使用寿命和看时间的体验都比不上传统手表。
但如果作为智能手机的补充,Apple Watch无疑是最优秀的,它的连接稳定、传输快、计算力强。但这些不是每个人都用得上,比如在运动时它很有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功能。
因此建议大家在购买时确定好自己的使用场景,主要用途,如果单纯只是看时间的话,Apple Watch并不能给你很好的体验升级,况且一两年就要更新,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这笔开销足够买一块不错的传统机械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