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用Synchronized,底层原理是个啥?

简介: Synchronized 的基本使用

Synchronized 的基本使用


Synchronized 的作用主要有三个:


确保线程互斥的访问同步代码


保证共享变量的修改能够及时可见


有效解决重排序问题


从语法上讲,Synchronized 总共有三种用法:


修饰普通方法


修饰静态方法


修饰代码块


接下来我就通过几个例子程序来说明一下这三种使用方式(为了便于比较,三段代码除了 Synchronized 的使用方式不同以外,其他基本保持一致)。


没有同步的情况


代码段 1: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xecute");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nd");
  }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xecute");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ynchronizedTest test = new SynchronizedTes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1();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2();
      }
    }).start();
  }
}

执行结果如下,线程 1 和线程 2 同时进入执行状态,线程 2 执行速度比线程 1 快,所以线程 2 先执行完成。推荐阅读:多线程 start 和 run 方法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个过程中线程 1 和线程 2 是同时执行的:

Method 1 start
Method 1 execute
Method 2 start
Method 2 execute
Method 2 end
Method 1 end

对普通方法同步

代码段 2: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xecute");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nd");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xecute");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ynchronizedTest test = new SynchronizedTes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1();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2();
      }
    }).start();
  }
}

执行结果如下,跟代码段 1 比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线程 2 需要等待线程 1 的 Method1 执行完成才能开始执行 Method2 方法。

Method 1 start
Method 1 execute
Method 1 end
Method 2 start
Method 2 execute
Method 2 end

静态方法(类)同步

代码段 3: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xecute");
      Thread.sleep(3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nd");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start");
    try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xecute");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ynchronizedTest test = new SynchronizedTest();
    final SynchronizedTest test2 = new SynchronizedTes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1();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2.method2();
      }
    }).start();
  }
 }

执行结果如下,对静态方法的同步本质上是对类的同步(静态方法本质上是属于类的方法,而不是对象上的方法)。


所以即使 Test 和 Test2 属于不同的对象,但是它们都属于 SynchronizedTest 类的实例。


所以也只能顺序的执行 Method1 和 Method2,不能并发执行:

Method 1 start
Method 1 execute
Method 1 end
Method 2 start
Method 2 execute
Method 2 end

代码块同步

代码段 4: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est {
  public void method1(){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start");
    try {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xecute");
        Thread.sleep(3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1 end");
  }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start");
    try {
      synchronized (this)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xecute");
        Thread.sleep(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Method 2 e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SynchronizedTest test = new SynchronizedTes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1();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est.method2();
      }
    }).start();
  }
}

执行结果如下,虽然线程 1 和线程 2 都进入了对应的方法开始执行,但是线程 2 在进入同步块之前,需要等待线程 1 中同步块执行完成。

Method 1 start
Method 1 execute
Method 2 start
Method 1 end
Method 2 execute
Method 2 end

Synchronized 原理


如果对上面的执行结果还有疑问,也先不用急,我们先来了解 Synchronized 的原理。推荐阅读:面试常考:Synchronized 有几种用法?


再回头上面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先通过反编译下面的代码来看看 Synchronized 是如何实现对代码块进行同步的:

package com.paddx.test.concurrent;
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Method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反编译结果:

image.png

关于这两条指令的作用,我们直接参考 JVM 规范中描述:


monitorenter :Each object is associated with a monitor. A monitor is locked if and only if it has an owner. The thread that executes monitorenter attempts to gain ownership of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objectref, as follows:


• If the entry count of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objectref is zero, the thread enters the monitor and sets its entry count to one. The thread is then the owner of the monitor.


• If the thread already owns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objectref, it reenters the monitor, incrementing its entry count.


• If another thread already owns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objectref, the thread blocks until the monitor's entry count is zero, then tries again to gain ownership.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为:每个对象有一个监视器锁(Monitor),当 Monitor 被占用时就会处于锁定状态。


线程执行 Monitorenter 指令时尝试获取 Monitor 的所有权,过程如下:


如果 Monitor 的进入数为 0,则该线程进入 Monitor,然后将进入数设置为 1,该线程即为 Monitor 的所有者。


如果线程已经占有该 Monitor,只是重新进入,则进入 Monitor 的进入数加 1。


如果其他线程已经占用了 Monitor,则该线程进入阻塞状态,直到 Monitor 的进入数为 0,再重新尝试获取 Monitor 的所有权。


monitorexit:The thread that executes monitorexit must be the owner of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the instance referenced by objectref.


The thread decrements the entry count of the monitor associated with objectref. If as a result the value of the entry count is zero, the thread exits the monitor and is no longer its owner.


Other threads that are blocking to enter the monitor are allowed to attempt to do so.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为:执行 Monitorexit 的线程必须是 Objectref 所对应的 Monitor 的所有者。


指令执行时,Monitor 的进入数减 1,如果减 1 后进入数为 0,那线程退出 Monitor,不再是这个 Monitor 的所有者。


其他被这个 Monitor 阻塞的线程可以尝试去获取这个 Monitor 的所有权。


通过这两段描述,我们应该能很清楚的看出 Synchronized 的实现原理。


Synchronized 的语义底层是通过一个 Monitor 的对象来完成,其实 Wait/Notify 等方法也依赖于 Monitor 对象。推荐阅读:Synchronized 与 ReentrantLock 的区别!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在同步的块或者方法中才能调用 Wait/Notify 等方法,否则会抛出 java.lang.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的异常。


我们再来看一下同步方法的反编译结果,源代码如下:

image.png

从反编译的结果来看,方法的同步并没有通过指令 Monitorenter 和 Monitorexit 来完成(理论上其实也可以通过这两条指令来实现)。不过相对于普通方法,其常量池中多了 ACC_SYNCHRONIZED 标示符。


JVM 就是根据该标示符来实现方法的同步的:当方法调用时,调用指令将会检查方法的 ACC_SYNCHRONIZED 访问标志是否被设置。


如果设置了,执行线程将先获取 Monitor,获取成功之后才能执行方法体,方法执行完后再释放 Monitor。在方法执行期间,其他任何线程都无法再获得同一个 Monitor 对象。


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方法的同步是一种隐式的方式来实现,无需通过字节码来完成。


运行结果解释


有了对 Synchronized 原理的认识,再来看上面的程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代码段 2 结果


虽然 Method1 和 Method2 是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个方法都进行了同步,并且是通过同一个对象去调用的。


所以调用之前都需要先去竞争同一个对象上的锁(Monitor),也就只能互斥的获取到锁,因此,Method1 和 Method2 只能顺序的执行。


②代码段 3 结果


虽然 Test 和 Test2 属于不同对象,但是 Test 和 Test2 属于同一个类的不同实例。


由于 Method1 和 Method2 都属于静态同步方法,所以调用的时候需要获取同一个类上 Monitor(每个类只对应一个 Class 对象),所以也只能顺序的执行。


③代码段 4 结果


对于代码块的同步,实质上需要获取 Synchronized 关键字后面括号中对象的 Monitor。


由于这段代码中括号的内容都是 This,而 Method1 和 Method2 又是通过同一的对象去调用的,所以进入同步块之前需要去竞争同一个对象上的锁,因此只能顺序执行同步块。


总结


Synchronized 是 Java 并发编程中最常用的用于保证线程安全的方式,其使用相对也比较简单。


但是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其原理,对监视器锁等底层知识有所了解,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使用 Synchronized 关键字。


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并发编程机制,有助于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更优的并发策略来完成任务。对平时遇到的各种并发问题,也能够从容的应对。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云原生】3.3 Kubernetes 中间件部署实战
一个项目总会有数据吧?数据存那里呢?在前面我们讲过,很明显直接存在数据卷里面(PVC),例如 MySQL的数据。比如 MySQL有自己的配置文件、Redis 有自己的配置文件、微服务也有自己的配置文件,将它们挂在到配置集里面(ConfigMap),服务采用的是 ClusterlP 与 NodePort。......
2338 106
【云原生】3.3 Kubernetes 中间件部署实战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挖掘
使用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与清洗的最佳实践
本文探讨了Python在数据预处理和清洗中的关键作用。预处理包括数据收集、整合、探索、转换和标准化,而清洗则涉及缺失值、重复值、异常值的处理及数据格式转换。文中提供了使用pandas库进行数据读取、缺失值(如用平均值填充)和重复值处理、异常值检测(如IQR法则)以及数据转换(如min-max缩放)的代码示例。此外,还讲解了文本数据清洗的基本步骤,包括去除标点、转换为小写和停用词移除。整体上,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数据预处理和清洗的最佳实践,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2071 2
|
SQL 分布式计算 大数据
MaxCompute产品使用问题之odps sql 底层计算框架是MR吗
MaxCompute作为一款全面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广泛应用于各类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BI及机器学习场景。掌握其核心功能、熟练操作流程、遵循最佳实践,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安全地管理和利用海量数据。以下是一个关于MaxCompute产品使用的合集,涵盖了其核心功能、应用场景、操作流程以及最佳实践等内容。
153 1
|
存储 编译器 数据格式
Python基础之:struct和格式化字符
Python基础之:struct和格式化字符
Python基础之:struct和格式化字符
|
5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AI被攻击怎么办?
阿里云提供 AI 全栈安全能力,其中对网络攻击的主动识别、智能阻断与快速响应构成其核心防线,依托原生安全防护为客户筑牢免疫屏障。
|
15天前
|
域名解析 人工智能
【实操攻略】手把手教学,免费领取.CN域名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购买万小智AI建站或云·企业官网,每单可免费领1个.CN域名首年!跟我了解领取攻略吧~
|
9天前
|
安全 Java Android开发
深度解析 Android 崩溃捕获原理及从崩溃到归因的闭环实践
崩溃堆栈全是 a.b.c?Native 错误查不到行号?本文详解 Android 崩溃采集全链路原理,教你如何把“天书”变“说明书”。RUM SDK 已支持一键接入。
603 214
|
存储 人工智能 监控
从代码生成到自主决策:打造一个Coding驱动的“自我编程”Agent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LM的“自我编程”Agent系统,通过代码驱动实现复杂逻辑。该Agent以Python为执行引擎,结合Py4j实现Java与Python交互,支持多工具调用、记忆分层与上下文工程,具备感知、认知、表达、自我评估等能力模块,目标是打造可进化的“1.5线”智能助手。
84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