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反向代理,日志,默认值,HTTP]Nginx日志配置详细教程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nginx日志配置  nginx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日志记录模式。每个级别的配置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访问日志。日志格式通过log_format命令来定义。ngx_http_log_module是用来定义请求日志格式的。  access_log指令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flush=time]]];  access_log path format gzip[=level] [buffer=size] [flush=time];

  nginx日志配置

  nginx有一个非常灵活的日志记录模式。每个级别的配置可以有各自独立的访问日志。日志格式通过log_format命令来定义。ngx_http_log_module是用来定义请求日志格式的。

  access_log指令

  access_log path [format [buffer=size [flush=time]]];

  access_log path format gzip[=level] [buffer=size] [flush=time];

  access_log syslog:server=address[,parameter=value] [format];

  access_log off;

  #默认值: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ombined;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if in location, limit_except

  #gzip压缩等级。

  #buffer设置内存缓存区大小。

  #flush保存在缓存区中的最长时间。

  #不记录日志:access_log off;

  #使用默认combined格式记录日志: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或

  access_log logs/access.log combined;

  log_format指令

  语法: log_format name string …;

  默认值: log_format combined “…”;

  配置段: http

  name表示格式名称,string表示等义的格式。log_format有一个默认的无需设置的combined日志格式,相当于apache的combined日志格式,如下所示:

  log_format combined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如果nginx位于负载均衡器,squid,nginx反向代理之后,web服务器无法直接获取到客户端真实的IP地址了。 $remote_addr获取反向代理的IP地址。反向代理服务器在转发请求的http头信息中,可以增加X-Forwarded-For信息,用来记录 客户端IP地址和客户端请求的二手手机号转让服务器地址。

  log_format porxy '$http_x_forwarded_fo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

  '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

  ' "$http_referer" "$http_user_agent" ';

  日志格式允许包含的变量注释如下

  $remote_addr, $http_x_forwarded_for 记录客户端IP地址

  $remote_user 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

  $request 记录请求的URL和HTTP协议

  $status 记录请求状态

  $body_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字节数,不包括响应头的大小; 该变量与Apache模块mod_log_config里的“%B”参数兼容。

  $bytes_sent 发送给客户端的总字节数。

  $connection 连接的序列号。

  $connection_requests 当前通过一个连接获得的请求数量。

  $msec 日志写入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是毫秒。

  $pipe 如果请求是通过HTTP流水线(pipelined)发送,pipe值为“p”,否则为“.”。

  $http_referer 记录从哪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

  $http_user_agent 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相关信息

  $request_length 请求的长度(包括请求行,请求头和请求正文)。

  $request_time 请求处理时间,单位为秒,精度毫秒; 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

  $time_iso8601 ISO8601标准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time_local 通用日志格式下的本地时间。

  发送给客户端的响应头拥有“sent_http_”前缀。 比如$sent_http_content_range.

  实例如下:

  http {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http_referer" '

  '"$http_user_agent" "$http_x_forwarded_for" '

  '"$gzip_ratio"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log_format srcache_log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status" $body_bytes_sent $request_time $bytes_sent $request_length '

  '[$upstream_response_time] [$srcache_fetch_status] [$srcache_store_status] [$srcache_expire]';

  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60s;

  server {

  server_name ~^(www.)?(.+)$;

  access_log logs/$2-access.log main;

  error_log logs/$2-error.log;

  location /srcache {

  access_log logs/access-srcache.log srcache_log;

  }

  }

  }

  open_log_file_cache指令

  语法: open_log_file_cache max=N [inactive=time] [min_uses=N] [valid=time];

  open_log_file_cache off;

  默认值: open_log_file_cache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对于每一条日志记录,都将是先打开文件,再写入日志,然后关闭。可以使用open_log_file_cache来设置日志文件缓存(默认是off),格式如下:

  参数注释如下:

  max:设置缓存中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如果缓存被占满,采用LRU算法将描述符关闭。

  inactive:设置存活时间,默认是10s

  min_uses:设置在inactive时间段内,日志文件最少使用多少次后,该日志文件描述符记入缓存中,默认是1次

  valid:设置检查频率,默认60s

  off:禁用缓存

  实例如下:

  open_log_file_cache max=1000 inactive=20s valid=1m min_uses=2;

  log_not_found指令

  语法: log_not_found on | off;

  默认值: log_not_found on;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是否在error_log中记录不存在的错误。默认是。

  log_subrequest指令

  语法: log_subrequest on | off;

  默认值: log_subrequest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是否在access_log中记录子请求的访问日志。默认不记录。

  rewrite_log指令

  说明:由ngx_http_rewrite_module模块提供的。用来记录重写日志的。对于调试重写规则建议开启。

  语法: rewrite_log on | off;

  默认值: rewrite_log off;

  配置段: http, server, location, if

  启用时将在error log中记录notice级别的重写日志。

  error_log指令

  语法: error_log file | stderr | syslog:server=address[,parameter=value]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alert | emerg];

  默认值: error_log logs/error.log error;

  配置段: main, http, server, location

  配置错误日志。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日志服务实现云资源OSS的安全审计
本实验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实现云资源OSS的安全审计。
目录
相关文章
|
9月前
|
缓存 监控 负载均衡
HTTP代理配置中的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发展,使用HTTP动态代理IP的需求日益增加。配置HTTP代理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1) 代理服务器无法连接:检查网络、防火墙和代理服务状态;2) 认证失败:确认凭据和配置;3) 请求超时:增加超时时间、检查后端服务和网络延迟;4) 缓存问题:清理缓存、设置缓存控制或禁用缓存;5) SSL/TLS问题:正确配置证书并确保客户端信任;6) 访问控制问题:检查ACL和日志;7) 性能问题:监控资源、负载均衡和优化配置;8) 日志记录与分析问题:启用详细日志、设置轮换策略和使用分析工具。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更有效地管理HTTP代理。
1175 13
|
4月前
|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Debian操作系统如何安装Nginx并开启HTTP2
本指南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通过源码编译安装Nginx的完整流程。首先更新软件包列表并安装必要的编译依赖,接着下载指定版本的Nginx源码包(如1.24.0),检查文件完整性后解压。随后通过配置脚本指定安装路径与模块(如HTTP SSL模块),执行编译和安装命令。最后创建软链接以便全局调用,并提供启动、停止及重载Nginx的命令,同时提醒注意安全组设置以确保正常访问。
|
Linux iOS开发 MacOS
【MCP教程系列】阿里云百炼MCP全面配置指南:涵盖NPX、UVX、SSE及Streamable HTTP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在阿里云百炼平台及Windows、Linux、MacOS系统中正确配置MCP服务的JSON文件。内容涵盖三种MCP服务配置:npx(基于Stdio)、uvx(Python工具运行)和SSE(服务器发送事件)。同时解析Streamable HTTP作为新一代传输方案的优势与应用,帮助用户掌握每个参数的具体用途及使用方法,解决配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完整示例和扩展信息以优化设置体验。
2346 11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实时记录和查看Apache 日志
Apache 是一个开源、跨平台的 Web 服务器,保护其平台需监控活动和事件。Apache 日志分为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分别记录用户请求和服务器错误信息。EventLog Analyzer 是一款强大的日志查看工具,提供集中收集、分析、实时警报和安全监控功能,帮助管理员识别趋势、检测威胁并确保合规性。通过直观的仪表板和自动化响应,它简化了大规模日志管理,增强了 Apache 服务器的安全性和性能。
174 5
|
7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ELK实现nginx、mysql、http的日志可视化实验
通过本文的步骤,你可以成功配置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来实现nginx、mysql和http日志的可视化。通过Kibana,你可以直观地查看和分析日志数据,从而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系统。希望这些步骤能帮助你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利用ELK来处理日志数据。
512 90
|
10月前
|
监控 安全 Apache
什么是Apache日志?为什么Apache日志分析很重要?
Apache是全球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支持超过30%的活跃网站。它通过接收和处理HTTP请求,与后端服务器通信,返回响应并记录日志,确保网页请求的快速准确处理。Apache日志分为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对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及优化性能至关重要。EventLog Analyzer等工具可有效管理和分析这些日志,增强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62 9
|
4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Aipy实战:分析apache2日志中的网站攻击痕迹
Apache2日志系统灵活且信息全面,但安全分析、实时分析和合规性审计存在较高技术门槛。为降低难度,可借助AI工具如aipy高效分析日志,快速发现攻击痕迹并提供反制措施。通过结合AI与学习技术知识,新手运维人员能更轻松掌握复杂日志分析任务,提升工作效率与技能水平。
|
6月前
|
监控 安全 BI
优化 Apache 日志记录的 5 个最佳实践
Apache 日志记录对于维护系统运行状况和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其核心包括访问日志与错误日志的管理。通过制定合理的日志策略,如选择合适的日志格式、利用条件日志减少冗余、优化日志级别、使用取证模块提升安全性及实施日志轮换,可有效提高日志可用性并降低系统负担。此外,借助 Eventlog Analyzer 等专业工具,能够实现日志的高效收集、可视化分析与威胁检测,从而精准定位安全隐患、评估服务器性能,并满足合规需求,为强化网络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139 0
优化 Apache 日志记录的 5 个最佳实践
|
11月前
|
Dubbo 安全 应用服务中间件
Apache Dubbo 正式发布 HTTP/3 版本 RPC 协议,弱网效率提升 6 倍
在 Apache Dubbo 3.3.0 版本之后,官方推出了全新升级的 Triple X 协议,全面支持 HTTP/1、HTTP/2 和 HTTP/3 协议。本文将围绕 Triple 协议对 HTTP/3 的支持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设计目标、实际应用案例、性能测试结果以及源码架构分析等内容。
578 109
|
9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金融场景 PB 级大规模日志平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从 Elasticsearch 到 Apache Doris 的先进实践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每日新增日志数据 140 亿条(80TB),全量归档日志量超 40PB,早期基于 Elasticsearch 构建的日志云平台,面临存储成本高、实时写入性能差、文本检索慢以及日志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使用 Apache Doris 替换 Elasticsearch,实现资源投入降低 50%、查询速度提升 2~4 倍,同时显著提高了运维效率。
381 3
金融场景 PB 级大规模日志平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从 Elasticsearch 到 Apache Doris 的先进实践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