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之——从源码角度深度解析线程池是如何实现优雅退出的

简介: 在【高并发专题】中,我们从源码角度深度分析了线程池中那些重要的接口和抽象类、深度解析了线程池是如何创建的,ThreadPoolExecutor类有哪些属性和内部类,以及它们对线程池的重要作用。深度分析了线程池的整体核心流程,以及如何拆解Worker线程的执行代码,深度解析Worker线程的执行流程。

在【高并发专题】中,我们从源码角度深度分析了线程池中那些重要的接口和抽象类、深度解析了线程池是如何创建的,ThreadPoolExecutor类有哪些属性和内部类,以及它们对线程池的重要作用。深度分析了线程池的整体核心流程,以及如何拆解Worker线程的执行代码,深度解析Worker线程的执行流程。

注意:以上内容大家可以在【高并发专题】中进行查阅。

高并发之——不得不说的线程池与ThreadPoolExecutor类浅析

高并发之——P8级别架构师带你深度解析线程池中那些重要的顶层接口和抽象类

高并发之——创建线程池居然有这么多方式...

高并发之——ThreadPoolExecutor类居然是这样保证线程池正确运行的...

高并发之——通过ThreadPoolExecutor类的源码深度解析线程池执行任务的核心流程

高并发之——通过源码深度分析线程池中Worker线程的执行流程

本文,我们就来从源码角度深度解析线程池是如何优雅的退出程序的。首先,我们来看下ThreadPoolExecutor类中的shutdown()方法。

shutdown()方法

当使用线程池的时候,调用了shutdown()方法后,线程池就不会再接受新的执行任务了。但是在调用shutdown()方法之前放入任务队列中的任务还是要执行的。此方法是非阻塞方法,调用后会立即返回,并不会等待任务队列中的任务全部执行完毕后再返回。我们看下shutdown()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void shutdown() {
    //获取线程池的全局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检查是否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advanceRunState(SHUTDOWN);
        //中断Worker线程
        interruptIdleWorkers();
        //为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调用钩子函数
        onShutdown(); // hook for 
    } finally {
        //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mainLock.unlock();
    }
    //尝试将状态变为TERMINATED
    tryTerminate();
}

总体来说,shutdown()方法的代码比较简单,首先检查了是否有权限来关闭线程池,如果有权限,则再次检测是否有中断工作线程的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则会抛出SecurityException异常,代码如下所示。

//检查是否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advanceRunState(SHUTDOWN);
//中断Worker线程
interruptIdleWorkers();

其中,checkShutdownAccess()方法的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checkShutdownAccess() {
    SecurityManager security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 (security != null) {
        security.checkPermission(shutdownPerm);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security.checkAccess(w.thread);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

对于checkShutdownAccess()方法的代码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就是检测是否具有关闭线程池的权限,期间使用了线程池的全局锁。

接下来,我们看advanceRunState(int)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advanceRunState(int targetState) {
    for (;;) {
        int c = ctl.get();
        if (runStateAtLeast(c, targetState) ||
            ctl.compareAndSet(c, ctlOf(targetState, workerCountOf(c))))
            break;
    }
}

advanceRunState(int)方法的整体逻辑就是:判断当前线程池的状态是否为指定的状态,在shutdown()方法中传递的状态是SHUTDOWN,如果是SHUTDOWN,则直接返回;如果不是SHUTDOWN,则将当前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HUTDOWN。

接下来,我们看看showdown()方法调用的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IdleWorkers() {
    interruptIdleWorkers(false);
}

可以看到,interruptIdleWorkers()方法调用的是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方法,继续看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IdleWorkers(boolean onlyOne) {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
            Thread t = w.thread;
            if (!t.isInterrupted() && w.tryLock()) {
                try {
                    t.interrupt();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ignore) {
                } finally {
                    w.unlock();
                }
            }
            if (onlyOne)
                break;
        }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上述代码的总体逻辑为:获取线程池的全局锁,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检测线程是否被中断,如果没有被中断,并且Worker线程获得了锁,则执行线程的中断方法,并释放线程获取到的锁。此时如果onlyOne参数为true,则退出循环。否则,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执行相同的操作。最终,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接下来,我们看下shutdownNow()方法。

shutdownNow()方法

如果调用了线程池的shutdownNow()方法,则线程池不会再接受新的执行任务,也会将任务队列中存在的任务丢弃,正在执行的Worker线程也会被立即中断,同时,方法会立刻返回,此方法存在一个返回值,也就是当前任务队列中被丢弃的任务列表。

shutdownNow()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 {
    List<Runnable> tasks;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检查是否有关闭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设置线程池的状态为STOP
        advanceRunState(STOP);
        //中断所有的Worker线程
        interruptWorkers();
        //将任务队列中的任务移动到tasks集合中
        tasks = drainQueue();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尝试将状态变为TERMINATED
    tryTerminate();
    //返回tasks集合
    return tasks;
}

shutdownNow()方法的源代码的总体逻辑与shutdown()方法基本相同,只是shutdownNow()方法将线程池的状态设置为STOP,中断所有的Worker线程,并且将任务队列中的所有任务移动到tasks集合中并返回。

可以看到,shutdownNow()方法中断所有的线程时,调用了interruptWorkers()方法,接下来,我们就看下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interruptWorkers() {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mainLock.lock();
    try {
        for (Worker w : workers)
            w.interruptIfStarted();
    } finally {
        mainLock.unlock();
    }
}

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逻辑比较简单,就是获得线程池的全局锁,循环所有的工作线程,依次中断线程,最后释放线程池的全局锁。

在interruptWorkers()方法的内部,实际上调用的是Worker类的interruptIfStarted()方法来中断线程,我们看下Worker类的interruptIfStarted()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void interruptIfStarted() {
    Thread t;
    if (getState() >= 0 && (t = thread) != null && !t.isInterrupted()) {
        try {
            t.interrupt();
        } catch (SecurityException ignore) {
        }
    }
}

发现其本质上调用的还是Thread类的interrupt()方法来中断线程。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

当线程池调用了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后,会阻塞调用者所在的线程,直到线程池的状态修改为TERMINATED才返回,或者达到了超时时间返回。接下来,我们看下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Unit)方法的源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boolean awaitTermination(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获取距离超时时间剩余的时长
    long nanos = unit.toNanos(timeout);
    //获取Worker线程的的全局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加锁
    mainLock.lock();
    try {
        for (;;) {
            //当前线程池状态为TERMINATED状态,会返回true
            if (runStateAtLeast(ctl.get(), TERMINATED))
                return true;
            //达到超时时间,已超时,则返回false
            if (nanos <= 0)
                return false;
            //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
            nanos = termination.awaitNanos(nanos);
        }
    } finally {
        //释放锁
        mainLock.unlock();
    }
}

上述代码的总体逻辑为:首先获取Worker线程的独占锁,后在循环判断当前线程池是否已经是TERMINATED状态,如果是则直接返回true,否则检测是否已经超时,如果已经超时,则返回false。如果未超时,则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接下来,进入下一轮循环,再次检测当前线程池是否已经是TERMINATED状态,如果是则直接返回true,否则检测是否已经超时,如果已经超时,则返回false。如果未超时,则重置距离超时时间的剩余时长。以此循环,直到线程池的状态变为TERMINATED或者已经超时。

相关文章
|
16天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弹性计算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高并发Java爬虫的瓶颈分析与动态线程优化方案
|
5月前
|
安全 Java 调度
Netty源码—3.Reactor线程模型二
本文主要介绍了NioEventLoop的执行总体框架、Reactor线程执行一次事件轮询、Reactor线程处理产生IO事件的Channel、Reactor线程处理任务队列之添加任务、Reactor线程处理任务队列之执行任务、NioEventLoop总结。
|
5月前
|
安全 Java
Netty源码—2.Reactor线程模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NioEventLoop的问题整理、理解Reactor线程模型主要分三部分、NioEventLoop的创建和NioEventLoop的启动。
|
6月前
|
Java 中间件 调度
【源码】【Java并发】从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源码的角度来看父子线程传递
本文涉及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从源码的角度,分别分析它们是怎么实现父子线程传递的。建议先了解ThreadLocal。
212 4
【源码】【Java并发】从InheritableThreadLocal和TTL源码的角度来看父子线程传递
|
7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
深入理解HTTP/2:nghttp2库源码解析及客户端实现示例
通过解析nghttp2库的源码和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2客户端示例,本文详细介绍了HTTP/2的关键特性和nghttp2的核心实现。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HTTP/2协议,提高Web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扩展代码,以满足具体需求。
653 29
|
7月前
|
前端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CDN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二次元聚合短视频解析去水印系统源码
187 4
|
7月前
|
JavaScript 算法 前端开发
JS数组操作方法全景图,全网最全构建完整知识网络!js数组操作方法全集(实现筛选转换、随机排序洗牌算法、复杂数据处理统计等情景详解,附大量源码和易错点解析)
这些方法提供了对数组的全面操作,包括搜索、遍历、转换和聚合等。通过分为原地操作方法、非原地操作方法和其他方法便于您理解和记忆,并熟悉他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与使用范围。详细的案例与进阶使用,方便您理解数组操作的底层原理。链式调用的几个案例,让您玩转数组操作。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6月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NoSQL
高并发秒杀系统设计:关键技术解析与典型陷阱规避
在电商、在线票务等场景中,高并发秒杀活动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提出极大挑战。海量请求可能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数据库锁争用及库存超卖等问题。通过飞算JavaAI生成的Redis + Lua分布式锁代码,可有效解决高并发下的锁问题,提升系统QPS达70%,同时避免缓存击穿与库存超卖。相较传统写法,AI优化代码显著提高性能与响应速度,为高并发系统开发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
7月前
|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从入门到精通:H5游戏源码开发技术全解析与未来趋势洞察
H5游戏凭借其跨平台、易传播和开发成本低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猛。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 H5 游戏源码开发的技术教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7月前
|
存储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在线教育网课系统源码开发指南:功能设计与技术实现深度解析
在线教育网课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教育形式的核心载体,具备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教学互动、学习评估等功能。本文从功能和技术两方面解析其源码开发,涵盖前端(HTML5、CSS3、JavaScript等)、后端(Java、Python等)、流媒体及云计算技术,并强调安全性、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