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世纪的科技接力,全景声科技要做中国的“杜比”

简介: 1.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像别人手里的一只风筝,危机如影随形。2.中国的视听产业规模巨大。视听产业包括内容端和播放端,这里都存在全景声科技可应用的场景。3.虽然全景声技术了得,但是其普及应用仍是一个痛点。当前音频市场仍以立体声、环绕声为主,全景声作为一项新技术还处在市场培育阶段。

      从收音机、电视机到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现在的播放工具、车载系统等无不与声音息息相关。声音在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甚至航空航天也有音频技术的参与。

      然而,人们对声音的存储和管理才一个半世纪。

自18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起,声音终于可以被人类存储和传输。在这一个半世纪里,音频技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从模糊到清晰,从模拟到数字。每一次的变革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声音更动听。

      “人类对声音质量的追求,一直想达到不在现场犹如现场,甚至比现场更好的效果。全景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潘兴德对创头条ID表示。

-1-

深感被“卡脖子”的无奈和耻辱

      潘兴德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曾师从我国著名电声学专家管善群教授,一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从事电声学技术研究的老专家。潘兴德告诉创头条,他现在是在接老师的棒。

      从最初的现场体验到后来的唱片、电视直到如今的VR、AR,人类对于声音的体验一直在升级。声音也从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多声道环绕声,走到今天的全景声时代。全景声让三维沉浸式音效更接近真实的声音,这是音频技术的又一次革命性发展。

      全景声技术由美国杜比实验室最先推出来。目前,最为人所熟悉的三维沉浸式音效技术有三种,分别是杜比实验室的Dolby Atmos、DTS公司的DTS:X和Auro Technology公司的Auro-3D。

      不过,这次中国的全景声音频技术终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6年,全景声科技研发的WANOS全景声技术打破了欧美巨头的垄断,参与规则的制定。

      对全景声科技CEO潘兴德来说,这一天等了二十多年,甚至更久。

      作为当年“DVD专利事件”的亲历者,他深感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无奈和耻辱,也对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有着比别人更强烈的感受。

      那是20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影碟机是一个热门产业。国产DVD凭借物美价廉远销欧美,自然动了欧美企业的奶酪。国外厂商遂联合收取高额专利费,中国DVD产业遭遇沉重打击。

      “DVD专利事件”之后,由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带头成立的中国数字化联盟开始制定属于中国自己的标准化战略。潘兴德有幸参与其中,并任中国音视频标准化工作组(AVS)音频组创始组长,并主导开发和制定了全球第一个自主高清音视频标准EVD。

      这一段经历对潘兴德触动很大。他深深地意识到,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像别人手里的一只风筝,危机如影随形。

      由此,直到今天潘兴德也一直致力于音频技术的不断研发,欲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行业的“卡脖子”问题。

-2-

支持过200多部电影的幕后音频制作

      然而,“弯道超车”在现实中并不常见,赶超也非一朝一夕。

      2012年,美国杜比率先推出第四代音频技术——三维全景声技术。由此,音频技术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此期间,国内音频技术经过数十年积累之后也在实现不断突破。中国三维全景声技术的快速进展,也让潘兴德倍感兴奋。

      2016年,全景声科技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ANOS全景声技术和系列产品,最多可支持多达128个声道和128个声音对象解码。这可以增强现有系统的音频质量,提供沉浸式的全景听觉体验,技术上可与美国杜比全景声媲美。

      中国的视听产业规模巨大。视听产业包括内容端和播放端,这里都存在全景声科技可应用的场景。比如,内容端的电影、电视、音乐、视频、游戏等,播放端的影院、电视、手机、音响和耳机等。

      目前,在内容端全景声推出了WANOS全景声制作系统,包括插件系统和应用系统两部分。《长津湖》《你好,李焕英》《我和我的祖国》《上海堡垒》《烈火英雄》《邪不压正》《西虹市首富》《一出好戏》《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包括50多部院线电影,200多部点播电影,都与潘兴德的公司有过合作。

      在播放端,音频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汽车、手机、PC、耳机、电视、音响等都需要音频技术支持。涉及的产业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甚至会更大。

      在广电流媒体行业,全景声科技服务芒果TV、爱奇艺等多家头部公司,已经覆盖超十亿C端用户。粗略估计,全景声音频技术在中国的市场需求约100多亿元。

      全景声科技深耕行业多年,WANOS全景声的硬核技术属性获得行业广泛认可,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他来说,当下的核心任务是解决产品的交付问题。

      潘兴德告诉创头条,公司计划在珠三角、长三角建立技术服务团队,提升交付能力和服务能力。

      令潘兴德高兴的是,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其北交所的设立为这些企业打通了直接融资通道。这必将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一臂之力。

      “上市不是目的。我们只需要把技术、产品做好,获得市场的认可,上市自然水到渠成。”他对创头条表示。

-3-

让大众体验到技术带来的美好音效

      虽然全景声技术了得,但是其普及应用仍是一个痛点。当前音频市场仍以立体声、环绕声为主,全景声作为一项新技术还处在市场培育阶段。

      潘兴德告诉创头条:“无论是我们还是美国杜比,首先要做的是开拓市场,为市场提供更好解决方案。让消费者体验到这个技术并愿意为此买单,这个是关键,”

      据悉,杜比全景声2012年推出至今已有9年时间,真正获得更大的重视还是在2020年被苹果公司应用。

      潘兴德认为,一项新技术并非一出现就会被大众所接受,所有硬科技都符合慢周期的发展理论,音频技术也一样。全景声技术从研发到发展再到成熟,预计也将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为了全景声技术应用普及,潘兴德从两方面颇费心思。

      一是与行业上下游共同努力去推动技术落实。例如,说服手机厂商、电视制造商在硬件基础上做出改善,全景声技术才能应用起来。

     “全景声的音效至少需要用到两个以上扬声器,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很多只有一只扬声器,绝大多数电视机只有两只扬声器,且大部分电视机的扬声器指向都不理想。这是全景声应用普及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让硬件做出改善?怎么和产业上下游协作?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潘兴德说。

       二是,硬件是硬骨头不容易啃,就先从软件入手。全景声科技在与各大APP及视频播放平台合作,赋能他们使用全景声技术。潘兴德希望从软件方面去慢慢渗透硬件,最终实现全行业的普及。

此外,全景声科技还面临品牌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在C端。

“在环绕声时代,音频市场都是国外技术占主导。全景声技术应用的市场推广才刚开始,目前还没有谁占主导。”潘兴德表示,美国杜比品牌建设早、渠道基础好。但全景声科技的WANOS也有优势,除了性价比优势明显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用担心“卡脖子”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没有自己的音频品牌,WANOS有志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希望通过扎实的技术积累,优秀作品的呈现,让消费者能真正感知到WANOS技术的优质体验。”潘兴德表示,只有大众体验到全景声音频技术带来的美好效果,它才是一个实用化技术,否则就是一个噱头。

尽管全景声技术要取代立体声、环绕声还有很长路要走,但是让潘兴德欣慰的是方向已有,并且前途光明。

相关文章
|
监控 调度 数据库
深入浅出Python协程:提高I/O密集型应用性能的利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Python协程的强大之处,特别是在处理I/O密集型任务时如何显著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我们不仅会介绍协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还会通过实际示例展示如何在您的项目中有效地利用协程来优化性能。我们的目标是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协程的原理,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编程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一强大的并发编程模型。
|
5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机器人训练师狂喜!Infinite Mobility:上海AI Lab造物神器1秒生成可动家具,成本只要1分钱
上海AI Lab推出的Infinite Mobility采用程序化生成技术,可高效生成22类高质量可交互物体,单个生成仅需1秒且成本低至0.01元,已应用于机器人仿真训练等领域。
183 2
机器人训练师狂喜!Infinite Mobility:上海AI Lab造物神器1秒生成可动家具,成本只要1分钱
|
4月前
|
Web App开发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一键三连不求人!用 CodeBuddy 写个浏览器插件自动点赞、评论、收藏
本文介绍了一款通过 CodeBuddy AI 工具开发的浏览器插件,可自动完成“点赞、评论、收藏”三连操作。作者从需求出发,分四步实现:搭建基础框架、指定目标网页、解析内容并模拟点击事件,最后加载验证插件。借助 CodeBuddy 自动生成代码,整个过程高效便捷,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此工具不仅节省手动操作时间,还为自动化任务提供了新思路,适合热爱技术与效率提升的网页冲浪者尝试。
|
7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销售漏斗分析怎么做?提高成交率的秘密在这里
销售分析是企业提升业绩、优化策略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化数据分析,企业能精准了解市场需求、优化流程并提高转化率。然而,许多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面临数据分散、分析滞后等问题。本文从核心步骤出发,探讨如何高效开展销售分析,助力企业实现可视化管理和高效协作。具体包括明确分析目标、收集整合数据、分类清洗、深入分析及结果解读,最终将洞察转化为策略优化。借助如板栗看板等工具,可大幅提升分析效率,使企业在数据驱动下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从而提高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
239 23
|
9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Pandas数据应用:天气数据分析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andas 进行天气数据分析。Pandas 是一个强大的 Python 数据处理库,适合处理表格型数据。文章涵盖加载天气数据、处理缺失值、转换数据类型、时间序列分析(如滚动平均和重采样)等内容,并解决常见报错如 SettingWithCopyWarning、KeyError 和 TypeError。通过这些方法,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气候趋势预测和决策。
296 71
|
10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优化路径,针对服务拆分、通信效率、资源管理及自动化运维等核心环节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与最佳实践分享,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和快速变化的技术挑战,助力企业在云端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服务部署与运营。 ####
|
4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Docker
|
11月前
|
运维 监控 自动驾驶
什么是系统的鲁棒性?
本文探讨了系统鲁棒性的重要性及其评估方法。鲁棒性指系统在异常情况和不确定性因素下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是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文章从系统设计、自我修复及数据处理三方面评估鲁棒性,并提出预防、检测与恢复的策略。通过具体措施如代码质量、异常预防、监控和冗余备用等,提升系统在各种挑战下的表现。这些策略不仅理论性强,也与日常开发实践紧密相连。
686 0
|
10月前
|
运维 Serverless 数据处理
Serverless架构通过提供更快的研发交付速度、降低成本、简化运维、优化资源利用、提供自动扩展能力、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快速原型开发等优势,为图像处理等计算密集型应用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
Serverless架构通过提供更快的研发交付速度、降低成本、简化运维、优化资源利用、提供自动扩展能力、支持实时数据处理和快速原型开发等优势,为图像处理等计算密集型应用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且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
211 1
|
10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Linux
在 CentOS 7 中通过编译源码方式安装 MySQL 数据库的详细步骤,包括准备工作、下载源码、编译安装、配置 MySQL 服务、登录设置等。
本文介绍了在 CentOS 7 中通过编译源码方式安装 MySQL 数据库的详细步骤,包括准备工作、下载源码、编译安装、配置 MySQL 服务、登录设置等。同时,文章还对比了编译源码安装与使用 RPM 包安装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编译源码安装的灵活性和定制性。
8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