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门”来了!全息投影瞬间转移身体,实时交互,还能“召回”去世亲友,售价40万

简介: “任意门”来了!全息投影瞬间转移身体,实时交互,还能“召回”去世亲友,售价40万

走进一扇门,把自己瞬间发送到世界上任意地方,见到最想见的人。

疫情期间,哆啦A梦的“任意门”不知道让多少分隔两地的人心心念念。现在,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公司就开发出了这么一个“任意门”。

不过这可不是真的让你整个人瞬间转移,而是把你用全息图的形式发射到另一个地方。

还是没懂?没关系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以看到,这个技术主要利用到了一个电话亭大小的机器,不过这个机器支持的可不只是打电话那么简单,通过AI技术驱动,它能把你的4K全息图按照1:1的比例瞬间发射到另外一个地方,还能实时和对方交谈。

不仅如此,这个机器还能与记录下来的人物进行全息图形式的交互,比如,你可能从来见过这样亦真亦假的小丑吧:

甚至,用这种方式,你还可以和自己身边已经去世的亲人重新建立联系,用全息投影的方式让他们“重回”这个世界。这也让文摘菌想起今年2月,韩国一位母亲在VR技术的帮助下,和已去世的女儿再度见面,不少网友对此表示十分感动。

正如该公司的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 Nussbaum表示:“如果能站在亲人身边,以真实的样貌和他们进行对话,那一定会有所触动吧。”

世界首个全息人像生成器,售价6万美元,老板:价格还会降

这个机器叫做PORTL,高7英尺、宽5英尺、长2英尺,大小相当于一个自动售货机,容纳下一个成年人绰绰有余。

在正式进行全息投射前,你只需要准备一块远端的白色背景。

哦对了,别忘记插入电源。

Nussbaum介绍道,“立体扬声器安装在我头部水平的左右两侧,所以当我说话的时候,声音听上去就像是从我的嘴里发出来的。我头顶正上方是一个摄像机,它可以‘看到’在我的全息图前方的互动对象,这样我就可以实时地和他们说话、互动”。

根据官网介绍,PORTL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单人全息图像生成器”(single passenger HOLOPORTATION MACHINE),它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实时进行全息图像的投射和传播,接收方能够以4K分辨率的格式和对方进行观看、聆听和互动。

除此之外,PORTL还可用于拍摄、制作和编辑任何内容或主题,然后循环播放或通过动作激活,以全息电影的形式进行播放。
PORTL的起售价为60,000美元,配备上StoryFile的AI技术后,PORTL还能生成可以存档的全息图,这也将整个的制作成本提升至了85,000美元。

不过,根据Nussbaum预计,PORTL的制作成本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所下降。

目前,PORTL的第一个设备已经被爱尔兰的Medtronic购得,该公司将其用于在美国的一个校园里授课使用。

除了可以用于大学课堂外,PORTL还可在贸易展览会、机场、购物中心等地方大展身手。

PORTL 2.0技术大升级,AI也来帮忙

目前,PORTL已经进化到了2.0阶段了,Nussbaum说,和前一阶段相比,有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到底是有哪些改进,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对比左右两个全息投影,可以明显地从视觉上看出,右边版本的亮度更高。

然后在声音上,根据介绍,机器外部在投影人像头部高度的位置,在左右两边各配备有一个环形音箱,这也能从声音传播上极大地还原真实的说话声音。

其次在画面生成上,机器内部配置有前置摄像头。这个前置摄像头搭载了AI技术,能够对人物进行脸部识别,从而更精准地进行投影,或许,你可以把它简单地想象成全息版的Siri或Alexa。

灯光也是煞费苦心。

为了让全息投影的人像最可能地接近真实,升级版PORTL的打光会更加均匀地分布在箱子内部,左右的灯光能够匹配不同的方位。看上去,全息投影就真的像一个真正的实体,这在全息技术领域是第一次。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来对比一下,在PORTL 1.0版本,人物投影的小腿部分看上去是存在“缝隙”的,颜色看上去也很“假”。

到了2.0,可以看到,小腿部分看上去是一个整体,没有光束去切割全息投影,身体的各个部分能够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正如该公司官网的标语为“If you can't BE there, BEAM there!”也是十分生动形象了。

官网链接:
https://portlhologram.com/

全息技术应用遍地开花:能上课还能做实验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AI和5G的支持下,全息技术也开始在高校等众多领域遍地开花。

比如去年,北京邮电大学正式开通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主要采用5G+4K全息投影的方式,为两个校区的同学们进行远程直播授课,授课内容主要是由芦鹏飞老师在沙河校区主讲诺贝尔物理学奖简史课程。

北邮的全息投影远程直播授课主要有两个特色,一个是凭借5G低时延、高速率特性实现的4K影像实时传输,其次便是全息投影带来的全新体验。

基于5G技术实现的4K全息影像传输非常流畅,上课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卡顿现象,相当惊艳。

除了在教学模式上的转变,全息技术还能给教育内容带来多样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通过将书本上的静态物品和知识进行三维图像转化,有效实现动画转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发散能力,更好记忆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在飞机制造课程教学中,由于飞机体型巨大,实验室难以构建真实场景,实验失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体验这个过程,还可以把原来物理实验中不能重复做的,在虚拟环境中不断迭代,增强实验能力。

尽管如此,全息投影技术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比如在介质问题、传输问题上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不过,全息技术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全息技术将搭载哪些技术实现进一步地发展,全息时代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到来,我们也翘首期待着。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算法 数据挖掘
R语言面板数据回归:含时间固定效应混合模型分析交通死亡率、酒驾法和啤酒税
R语言面板数据回归:含时间固定效应混合模型分析交通死亡率、酒驾法和啤酒税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集检测与分类于一身的LVLane来啦 | 正面硬刚ADAS车道线落地的困难点
集检测与分类于一身的LVLane来啦 | 正面硬刚ADAS车道线落地的困难点
103 0
|
编解码 UED
一秒起雾、入冬、发洪水,新NeRF模型渲染出逼真物理大片
一秒起雾、入冬、发洪水,新NeRF模型渲染出逼真物理大片
133 0
一秒起雾、入冬、发洪水,新NeRF模型渲染出逼真物理大片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将有色液体图像转换成透明液体,CMU教机器人准确掌控向杯中倒多少水
将有色液体图像转换成透明液体,CMU教机器人准确掌控向杯中倒多少水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谷歌让机器人充当大语言模型的手和眼,一个任务拆解成16个动作一气呵成
谷歌让机器人充当大语言模型的手和眼,一个任务拆解成16个动作一气呵成
17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一个不认识牛顿的AI,绕开所有物理定律,从数据到数据就能预测行星轨道!
机器学习可否「绕开」物理规律,直接从数据给出精确的预测呢?一个最新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能由数据直接输出结果,绕开了牛顿定律,准确预测了太阳系在行星轨道中的位置。
258 0
一个不认识牛顿的AI,绕开所有物理定律,从数据到数据就能预测行星轨道!
|
传感器
穿科技︱GOW智能T恤衫:时刻记录生命特征
穿科技︱GOW智能T恤衫:时刻记录生命特征
穿科技︱GOW智能T恤衫:时刻记录生命特征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一个画面,两条时间线!用AI改写视频不同主角时间,效果堪比大片
一个画面,两条时间线!用AI改写视频不同主角时间,效果堪比大片
183 0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机器人
下楼成功率100%!这个“盲人”机器人无需传感器,全凭“感觉”,也能上下楼梯自如
下楼成功率100%!这个“盲人”机器人无需传感器,全凭“感觉”,也能上下楼梯自如
182 0
|
传感器 监控 安全
灯泡化身窃听器!靠光学抖动传递信息,轻松窃听百米外对话甚至音乐,价格不到千元
灯泡化身窃听器!靠光学抖动传递信息,轻松窃听百米外对话甚至音乐,价格不到千元
1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