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5年,我的成长历程

简介: 我是阿里巴巴钉钉事业部,宜搭生产力平台的普通开发。我是2015年校招应届生进入阿里的小硕,和众多学子一样,一早就在准备各个大厂的秋招,幸运的是顺利地拿到了阿里的offer,成为一名踏入职场的技术人。转眼间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5年了,回首往事却历历在目,遂对我在阿里的成长历程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梳理和小结,对自己是一种鼓励,如果能对读者有一丝帮助也是极好的了。

我是阿里巴巴钉钉事业部,宜搭生产力平台的普通开发。我是2015年校招应届生进入阿里的小硕,和众多学子一样,一早就在准备各个大厂的秋招,幸运的是顺利地拿到了阿里的offer,成为一名踏入职场的技术人。转眼间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5年了,回首往事却历历在目,遂对我在阿里的成长历程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梳理和小结,对自己是一种鼓励,如果能对读者有一丝帮助也是极好的了。

我的本科并非计算机专业,而是电子商务,听起来高大上,实际接触的内容更多是管理学相关的理论,读研后选择了信息管理专业,入了码农的“坑”。踏入职场后,从温和的校园环境直接过渡到了节奏快、强度高的工作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也一样,从入职到现在也是在不断的自我鼓励、坚持和学习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总结起来有三点感触:

成长的历程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刚入职时我的感触是「积累和学习」是第一位的,包括对公司文化的理解、对技术栈的学习、对业务的熟悉、对团队和环境的融入等各个方面。这个阶段的工作压力不会太大,leader和师兄也会尽量留出时间让自己多看、多学和多问,这个时期我持续了2-3个月,除了各种新人培训外基本就是在做「积累」,努力让自己变得丰富起来。举个例子:我入职后的第一个团队是集团企业智能事业部的工作流团队,开发、测试加起来不到10人,却支撑了整个阿里集团的流程审批业务,当时团队没有前端开发,刚入职的我就开始了前端知识的学习之旅,从backbone到angular再到react,跟随前端技术栈发展不断自我赋能,承担了团队几乎所有前端的开发工作,更是通过1个月的努力完成了移动审批的改造上线,获得团队小伙伴的认可,在入职3个月后顺利转正。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要担心没有用武之地,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后面发光发热的日子长着呢!

潜心修炼,披荆斩棘

入职后的1-2年可能会是一个坎儿,一份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是否是有价值的基本会有所结论,如果答案是否,那就趁早重新确定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是以P5进入阿里的,随着师兄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项目,自己团队的有,跨团队合作的也有,折腾下来也有了很多的收获。

首先:很少有一帆风顺的项目,多多少少都有幺蛾子出现,在一开始我很难把握项目中的不确定性,被磨炼了几次后也就习惯了,无非是事前多思考,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一个项目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要学会集合各个小伙伴的力量把事情做好,这其中还不断的学会沟通和协调,要能从不同人的身上学习优点来填补自己的短板;

最后:做事情一定要有好的结果,过程很重要,但结果更重要,尤其是作为PM的时候,得主动去克服项目中的种种困难,推动并完成项目的落地。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2017年的时候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晋升,从P5到P6,这不仅是组织对我个人的认可,也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学会思考,自我提升

入职3-4年,我已经成长为团队中的核心人员,对团队、兄弟团队的业务和平台都比较了解。我记得最忙的时候是在2018年,一个人承担了5个平台的开发和运维工作,再加上以往支持的项目和答疑,每天不停的在这些系统中间切换身份,真的挺累,个人的积累却没有增加很多,于是我开始反思这么系统对于我而言是否都是有价值的,为什么会消耗我这么多时间,做哪些事情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想清楚这些后我开始向上反馈,借助主管的力量给自己减负,让自己变得聚焦,经过其他团队的博弈,从5个平台降到2个,专心去做「低代码开发平台:宜搭」,投入宜搭后更多的不是为了实现某个功能而去开发,而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理解用户需要的是什么,怎么通过平台能力成就他人。为此我和团队同学一起努力对产品不断打磨,同时也不断的提升自己对用户和产品的认知。

2020年是我入职5年,迎来了自己的5年陈,带上了年陈的戒指,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晋升,从P6晋升到了P7。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继续努力!


成长的建议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为技术人,一些常用的技术知识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尤其要注重对技术原理的学习,技术的形式在变,但不变的是原理。学习上也可以按照个人的习惯有计划的进行,我的建议是:

  • 首先弄清自己的技术栈是什么,有哪些优秀的框架和核心技术,例如spring, spring boot, 并发编程,分布式等,整理一个目录索引
  • 观其大略,搞清楚它们是做什么的,互相之间是怎么配合的,画一个关系图
  • 找到一个切入点,逐个深入的学习,并且一定要通过实践加深自己的理解
  • 自我管理

工作和在校学习是没有可比性的,无论是在时间或空间上都是一定的要求,每天都有很多繁杂的工作需要处理,所以自己要有自我管理的方法,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要做到产出比最大化

  • 制定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公司要求的阶段性成果目标,也包括个人的发展目标,核心精力要围绕目标进行投入
  • 时间管理,合理利用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识别一些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利用自己掌握的开发知识解放自己的时间
  • 良好的心态

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自己要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皮实、自省


成长的收获

  • 个人能力得到认可和提升,从刚出校园的懵懂,到现在的独挡一面,同时也成为别人的师兄,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 可观的经济收入,阿里的待遇很优厚,基本可以满足在杭州购房的需要,现在对应届生更是福利满满


最后

对于即将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注重积累、磨炼成长、学会思考是在不同阶段体验的内容。认真生活,快乐工作。这是阿里的价值观之一,也是我非常认同的一点,一句话就代表了过去5年的阿里旅程,未来也一定很精彩,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阿里巴巴钉钉事业部宜搭生产力平台欢迎你的加入,联系方式:liujun.zlj@alibaba-inc.com


作者:沉寒


目录
相关文章
|
8月前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基于零极点配置的PID控制系统simulink建模与仿真
本课题基于零极点配置的PID控制系统在Simulink中建模与仿真,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零极点(1、3、6、8个),对比分析PID控制器的输出效果。使用MATLAB2022a版本进行建模,验证了零极点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PID控制器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作用于误差信号,结合零极点配置可优化闭环系统的频率响应,提升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探索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最新进展
【10月更文挑战第10天】探索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最新进展
311 0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长文本处理新曙光:深入剖析多头隐式注意力机制显存优化奥秘》
Transformer架构在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但其多头注意力机制(MHA)在处理长文本时显存占用呈几何级数增长,限制了应用。为此,多头隐式注意力机制(MLA)应运而生。MLA通过低秩联合压缩键值矩阵,将高维矩阵映射到低维潜在空间,显著减少显存占用,同时保持语义完整性。这使得长文本处理任务如文档翻译、知识库问答等在资源有限的硬件环境下也能高效运行。MLA结合分布式推理技术,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未来有望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24 0
|
11月前
|
弹性计算 Serverless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针对【图像生成 - ComfyUI】使用的深度评测
ComfyUI 是一款支持自定义工作流的图像生成工具,适用于创意设计、游戏开发和电商等多个行业。它能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图像生成流程,提高创意实现效率,同时具备成本效益和弹性伸缩能力,适应业务量变化。尽管如此,ComfyUI 在技术门槛和数据安全方面仍存在挑战,需注意非专业用户的学习曲线和敏感数据保护。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企业内训|AI/大模型/智能体的测评/评估技术-某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研发中心
本课程是TsingtaoAI专为某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研发中心的AI算法工程师设计,已于近日在广州对客户团队完成交付。课程聚焦AI算法工程师在AI、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测评/评估技术中的关键能力建设,深入探讨如何基于当前先进的AI、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构建符合实际场景需求的科学测评体系。课程内容涵盖大模型及智能体的基础理论、测评集构建、评分标准、自动化与人工测评方法,以及特定垂直场景下的测评实战等方面。
591 4
|
缓存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OpenResty 简介及其容器化实践
【9月更文挑战第2天】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它扩展了 Nginx 的功能,使之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业务逻辑。通过集成 Lua 脚本,OpenResty 可以实现高效的请求处理、缓存、负载均衡等功能。
347 8
|
搜索推荐 Java Android开发
打造个性化安卓启动器:从零开始的指南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的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延伸。一个高效、美观且符合个人习惯的启动器可以极大提升使用体验。本文将引导你了解如何从零开始,通过简单的步骤和代码示例,打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Android启动器。无论你是编程新手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让我们开始吧!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Rust 编译器
神秘编程语言 Rust 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态宝藏?框架、工具链与社区资源大揭秘!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Rust 语言凭借卓越性能与内存安全性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其生态系统包括多种框架(如 Actix-web、Rocket 和 Warp)、强大的工具链(如包管理器 Cargo 和高效编译器)以及丰富的社区资源。Cargo 简化了项目管理,编译器提供详尽错误信息并支持增量编译,而活跃的社区则为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涵盖官方文档、博客、论坛及大量 GitHub 开源项目。随着更多开发者的加入,Rust 生态系统将持续繁荣发展。
491 0
|
算法 NoSQL Java
工程化的项目中使用什么作为唯一ID(附代码) | 架构篇
工程化的项目中使用什么作为唯一ID(附代码) | 架构篇工程化的项目中使用什么作为唯一ID(附代码) | 架构篇
工程化的项目中使用什么作为唯一ID(附代码) | 架构篇
|
小程序 安全 编译器
uni-app:微信小程序从HBuilderX下载到编译运行项目
uni-app:微信小程序从HBuilderX下载到编译运行项目
727 0
uni-app:微信小程序从HBuilderX下载到编译运行项目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