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死锁?如何解决死锁?

简介: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包括:
系统资源不足;
程序执行的顺序有问题;
资源分配不当等。
如果系统资源充足,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
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死锁。其次,程序执行的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生死锁。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条件之一不满足,就不会发生死锁。
如何解决死锁?
理解了死锁的原因,尤其是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我们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预防和解除死锁。所以,在系统设计、进程调度等方面注意如何不让这四个必要条件成立,如何确定资源的合理分配算法,避免进程永久占据系统资源,这就是避免、预防和解决死锁的最佳实践。此外,也要防止进程在处于等待状态的情况下占用资源。因此,对资源的分配要给予合理的规划。
用下面一段死锁的代码来理解吧
public class DeadLock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1 = "lock1";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2 = "lock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 -> {
        try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1");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2)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2");
                    }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 -> {
        try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2)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2");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1");
                    }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A.start();
    threadB.start();
}

}
如上述代码所示,我们启动了两个线程,在每个线程中都要获得DeadLock.LOCK_1和DeadLock.LOCK_2,其中
threadA,先获取DeadLock.LOCK_1,再获取DeadLock.LOCK_2
threadB,先获取DeadLock.LOCK_2,再获取DeadLock.LOCK_1
这样,当threadA获取到DeadLock.LOCK_1之后,就要去获取DeadLock.LOCK_2,而DeadLock.LOCK_2则是先被threadB获取了,因此threadA就需要等待threadB释放DeadLock.LOCK_2之后才能继续执行;但是threadB在获取到DeadLock.LOCK_2之后,却是在等待threadA释放DeadLock.LOCK_1,因此这就形成了“循环等待条件”,从而形成了死锁。想要解决这个死锁很简单,我们只需要让threadA和threadB获取DeadLock.LOCK_1和DeadLock.LOCK_2的顺序相同即可,例如:
public class DeadLock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1 = "lock1";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2 = "lock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 -> {
        try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1");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2)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2");
                    }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 -> {
        try {
            while (true) {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1");
                    Thread.sleep(1000);
                    synchronized (DeadLock.LOCK_2)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锁住 lock2");
                    }
                }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threadA.start();
    threadB.start();
}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解决方法,那就是让DeadLock.LOCK_1和DeadLock.LOCK_2的值相同,例如: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1 = "lock";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2 = "lock";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字符串有一个常量池,如果不同的线程持有的锁是具有相同字符的字符串锁时,那么两个锁实际上就是同一个锁。
本文来源于:奈学开发者社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AI系统】混合并行
混合并行融合了数据并行、模型并行和流水线并行,旨在高效利用计算资源,尤其适合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通过将模型和数据合理分配至多个设备,混合并行不仅提升了计算效率,还优化了内存使用,使得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也能处理超大型模型。3D混合并行(DP+PP+TP)是最先进的形式,需至少8个GPU实现。此策略通过拓扑感知3D映射最大化计算效率,减少通信开销,是当前深度学习训练框架如Deepspeed和Colossal AI的核心技术之一。
491 15
【AI系统】混合并行
|
11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AI+脱口秀,笑点能靠算法创造吗
脱口秀是一种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夸张的表情与动作引发观众笑声的表演艺术。每位演员独具风格,内容涵盖个人情感、家庭琐事及社会热点。尽管我尝试用AI生成脱口秀段子,但AI缺乏真实的情感共鸣和即兴创作能力,生成的内容显得不够自然生动,难以触及人心深处的笑点。例如,AI生成的段子虽然流畅,却少了那份不期而遇的惊喜和激情,无法真正打动观众。 简介:脱口秀是通过幽默语言和夸张表演引发笑声的艺术形式,AI生成的段子虽流畅但缺乏情感共鸣和即兴创作力,难以达到真人表演的效果。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挖掘
统计分析识别和处理异常值
统计分析识别和处理异常值
504 0
|
10月前
|
XML JavaScript Java
SpringBoot集成Shiro权限+Jwt认证
本文主要描述如何快速基于SpringBoot 2.5.X版本集成Shiro+JWT框架,让大家快速实现无状态登陆和接口权限认证主体框架,具体业务细节未实现,大家按照实际项目补充。
666 11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JavaScript
阿里云IOC物联网异步处理基础概念
该内容介绍了异步处理基础和消息队列的相关概念。首先,同步处理指任务完成后才能执行其他操作,而异步则允许任务并行执行,不阻塞程序。异步能提高系统并发性和响应性,但也增加复杂性和资源消耗。接着,提到了消息队列,包括生产者、消费者、队列、broker和topic等概念,并指出在IoT中,设备作为生产者发送消息到特定topic,消费者从队列获取数据。最后,简要介绍了AMQP协议,它是用于应用程序间消息传递的开放标准,常用于分布式系统和物联网,如RabbitMQ和Apache Qpid。课程将以Apache Qpid为例接收IoT数据。
375 6
阿里云IOC物联网异步处理基础概念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Docker
拿下奇怪的前端报错(五):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或‘xxx‘ - 基于容器搭建开发环境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前端开发中,同时维护多个项目时可能会遇到不同Node.js版本的问题。低版本Node.js可能导致依赖无法安装或启动失败,而高版本Node.js则可能引起第三方库的兼容性问题。推荐使用Docker搭建独立的开发环境,以避免版本不一致带来的困扰。
3217 2
|
前端开发
react 添加、删除 cookie
react 添加、删除 cookie
184 1
|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信号与缓存架构开发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信号与缓存架构开发
183 0
|
人工智能 Serverless API
想要一个龙年头像,在线等挺急的
想要一个龙年头像,在线等挺急的
942 52
|
Java Windows Web App开发
JNA 实际开发中若干问题解决方法
JNA 实际开发中若干问题解决方法
96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