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产力(1) - 一切的起源VisiCalc

简介: 今年的WWDC,注定会成为Apple WWDC中特别的一届。不仅是因为疫情原因,改成了线上发布会形式,会上宣布了Mac从Intel芯片全面转向自研的Apple Silicon,再加上新版OS Big Sur作为macOS 11发布,延续近20年的macOS X时代至此落幕。Apple在这20年间上演了迄今为止科技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逆袭,从破产边缘到1.5万亿美金市值的科技商业帝国。虽然Mac并非这

今年的WWDC,注定会成为Apple WWDC中特别的一届。不仅是因为疫情原因,改成了线上发布会形式,会上宣布了Mac从Intel芯片全面转向自研的Apple Silicon,再加上新版OS Big Sur作为macOS 11发布,延续近20年的macOS X时代至此落幕。Apple在这20年间上演了迄今为止科技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逆袭,从破产边缘到1.5万亿美金市值的科技商业帝国。虽然Mac并非这次逆袭的主角,但如果我们把视线再往前拉长20年,来到70年代末,个人电脑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引领那个时代,并且把Apple推上第一个巅峰的正是Mac(intosh) - Apple II。但更确切地来说Apple II而在它身旁还伫立着另一个身影,携手Apple II一起把人类带入了个人电脑时代,也同时拉开了生产力工具的序幕,那便是本文的主角VisiCalc。

先给不了解VisiCalc的同学作一个简单介绍,她是电子表格(Electronic Spreadsheet)的鼻祖(Excel算是它的孙辈),其实也可以说她是当今所有生产力软件的鼻祖。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这个词最初描述的就是VisiCalc之于Apple II。引用当年媒体的话“VisiCalc is the first program available on a microcomputer that has been responsible for sales of entire systems"。下图为VisiCalc初期的界面,40年前的主体界面相比时下的Spreadsheet程序变化并不大。

Visicalc.png

故事从1978年春天说起,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的在读生Dan Bricklin发现教授每次在纸质表格上修改单元格内容时都很费力,他结合自己手头上的计算器,产生了通过轨迹球做一个电子表格的灵感。能有这样的洞见,Bricklin显然不是普通的HBS学生。其实他早年毕业于MIT的电子计算机系,和Unix的前身Multics打过交道,算是一名骨灰级程序员。

danbricklin.jpg

Bricklin有了这个想法后,先是利用业余时间做了个Demo,觉得靠谱后,便拉上同是MIT毕业的好友Bob Frankston,在1979年初,成立了Software Arts公司,正式开启了VisiCalc的研发之旅。话说当年的研发环境和如今可谓是天壤之别,即便当今的的软件复杂度和当年如云泥之别,但比较来看,现在的程序员还是挺幸福的。具体来讲,虽然Bricklin和Frankston要做的是一款软件,但他们还不得不通过各种奇巧淫技解决各种硬件的挑战,比如说

  • 解决Apple II键盘敲击过快时的掉字问题。
  • 逆向工程Apple收费的文件系统,实现一个「干净」的文件系统,即不违反Apple的版权,又能和其它Apple软件兼容。
  • 想方设法让VisiCalc可以跑在只有16KB内存的低端Apple II上。可惜还是失败了,最终VisiCalc只能跑在32KB的Apple II升级版上。

项目初期,Dan Bricklin还把VisiCalc的Demo演示给了他在MIT和HBS的师兄Dan Fylstra,后者立马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VisiCalc完工后,Fylstra经营的Personal Software成为了VisiCalc的分销商,其实连VisiCalc这个名字也是Fylstra起的。同样也是这个Fylstra把装着VisiCalc的软盘(Floppy Disk)在Apple II上给Steve Jobs做了演示。The rest is history。VisiCalc对于Apple II销售的帮助可以看Jobs的亲述。简单来讲,VisiCalc上市即大卖,不少用户都是冲着当时售价$100的VisiCalc才购买$2,000的Apple II。许多经销商也自然把Apple II和VisiCalc捆绑出售。到了今日,也只有在游戏和主机上才能看到类似场景了。

VisiCalc上市即巅峰,接着就开始走下坡路。1983年,Lotus 1-2-3以独占形式发布在了当年的IBM PC以及兼容的MS-DOS操作系统上,借助着更好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再加上自身交互上的改进,Lotus 1-2-3成为了更好的产品,逐渐吞食了VisiCalc的市场,以至于最后VisiCalc还卖身于Lotus。当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Lotus 1-2-3坐上老大位子没多久,也立马被Excel干翻。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短短不到10年内。而从90年代初开始,无论是VisiCalc还是Lotus 1-2-3基本都淡出了市场。所以当个人电脑从90年代在中国开始普及的时候,大家能接触到的电子表格也只剩下了Excel,而这其实已经是电子表格的第三代产品了。

VisiCalc得以一经上市就获得巨大成功,首先是两位作者Dan Bricklin和Bob Frankston对于电子表格软件超越时代的洞见,以及神匠般的技艺。所见即所得的操作体验,表格单元间的联动,行列的布局,这些如今习以为常的功能,对当年市面上已有的电子表格软件是完全的颠覆。除了交互上整体的颠覆式创新外,在细节处理上也有独到之处。举一个具体的例子,Excel的列名是不允许自定义的,只能是固定的ABCD...,就是沿用了VisiCalc的设计。这个设计是为了减少引用公式时的输入笔误,也为了在当时仅有40字符宽度的屏幕上展示更多列。其次成功的因素是Dan Fylstra,这位Bricklin在MIT和HBS的师兄,在看到VisiCalc的Demo后立马意识到它的颠覆性,主动成为它的分销商,并且把它带给Jobs演示,进而促成了VisiCalc和Apple的合作。VisiCalc固然是Apple II大卖的原因,但同时,当年Apple II搭载的软盘读取设备也是VisiCalc成功的核心要素。这款由Apple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设计,并且被他称为"finest piece of engineering ever engaged in"的软盘设备,大大降低了分发和使用VisiCalc的门槛。

另一方面VisiCalc的快速陨落也令人唏嘘。固守在Apple平台,而不是及时移植到有更先进硬件和更广大市场的IBM PC,以及之后开发商Software Arts和分销商Personal Software之间的纷争,让VisiCalc很快把市场拱手让给了Lotus 1-2-3以及Excel的前身Multiplan。

当年VisiCalc的横空出世让普通人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成为一名程序员也可以使用电脑。而近年来涌现的各种低代码(low-code)平台诸如Airtable, Webflow等或多或少也都继承了VisiCalc的衣钵,它们的使命都聚焦在让普通人可以搭建他们自己想要的工具。而从最初让普通人使用电脑上的工具到现在让普通人使用电脑创造新的工具,工具的演进总是由生产力这条主线牵引着。而在这必然的生产力推进主线中也穿插着各种人事之间偶然的因缘际会,这其中既有Jobs这样妇孺皆知的传奇,也有Dan Bricklin这样鲜为人知的大师。笔者在查阅资料时,还发现了一则轶事, VisiCalc解决的第一个商业场景是Bricklin在HBS时针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案例分析,这其中涉及到当时一个「百事挑战」的营销活动。而这个「百事挑战」的发起者之一就是John Sculley,那个后来被Jobs以「卖汽水还是改变世界」打动,加入Apple担任CEO,之后又把Jobs扫地出门的人。

生产力工具的大幕由VisiCalc徐徐拉开,而随着VisiCalc故事的逐渐落幕,另一款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但如今也很少被提及的软件站上了舞台...

 

参考资料

Dan Bricklin's Web Site

Dan Bricklin, Inventor of the Electronic Spreadsheet

A Brief History of Spreadsheets

Steve Jobs talking about VisiCalc in 1996

Today in Apple history: Apple II gets its first disk drive

 

相关文章
|
2月前
|
Web App开发 监控 前端开发
2025前端性能优化三连击
2025前端性能优化三连击
297 94
|
10月前
|
Web App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深入浅出Node.js:从零开始构建后端服务
【10月更文挑战第42天】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掌握一门后端技术对于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Node.js,作为一种基于Chrome V8引擎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允许开发者使用JavaScript编写服务器端代码,极大地拓宽了前端开发者的技能边界。本文将从Node.js的基础概念讲起,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其事件驱动、非阻塞I/O模型的核心原理,并指导如何在实战中应用这些知识构建高效、可扩展的后端服务。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我们将一起探索Node.js的魅力和潜力,解锁更多可能。
|
4月前
|
存储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阿里云服务器选购配置方案云产品搭配指南参考
对于部分新手用户来说,面对阿里云众多的服务器配置和云产品,如何做出合适的选择,成为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阿里云服务器选择的相关知识,包括配置方案、云服务器活动以及云产品搭配策略,帮助您在众多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算法
【雷达信号分析】基于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时频分析附Matlab代码
【雷达信号分析】基于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时频分析附Matlab代码
|
监控 调度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ERP系统中的财务预算与资金管理解析
【7月更文挑战第25天】 ERP系统中的财务预算与资金管理解析
816 2
|
运维 安全 前端开发
你好,生产力(番外篇1) - Linear, by the developer, for the developer
在生产力工具大类里,Project Management & Issue Tracking Tool(国内一般统称项管工具)可以说是其中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拥挤的品类。一方面项管工具是任何一家信息化管理的公司里最基本,最核心的工具,承担着安排计划,管理进度,追踪问题,串联其它各平台的任务。另一方面项管工具表面上的门槛比较低,Todo list其实也称得上是一个轻量化的项管工具。这两个因素叠加在
1873 0
|
算法 物联网 开发者
分享一个近期开源火爆全网的额温枪方案(硬件+源码)
分享一个近期开源火爆全网的额温枪方案(硬件+源码)
373 1
|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数据中心
无影云桌面教科书级教程(从购买到使用)
本文主要讲阿里云无影云桌面。如何购买云桌面?如何创建用户设置密码?如何登录连接到云桌面?如何访问公网?接下来让我逐一解答,按部就班的来肯定没问题。
无影云桌面教科书级教程(从购买到使用)
|
数据可视化 数据处理 Apache
初窥Apache DolphinScheduler
初窥Apache DolphinScheduler
241 0
|
数据可视化 编译器 C语言
给小熊派做一个可视化的Keil工程配置模板(这个功能真香!)
给小熊派做一个可视化的Keil工程配置模板(这个功能真香!)
285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