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教班,我的职业续航加油站

简介: 前言:2013年参加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明确新方向的一个重要节点。三年过去了,CCF方面联系,说是正在组织一个征文,让我写点东西。于是,有了本文。  2013年夏天,我满脑子的彷徨。职业生涯已经过了将近20年,教学、科研、管理都做了个遍,业务流程已然完全熟悉。所谓熟悉,其实却也全是障碍。在工作中有不少横亘在

前言:2013年参加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明确新方向的一个重要节点。三年过去了,CCF方面联系,说是正在组织一个征文,让我写点东西。于是,有了本文。

  2013年夏天,我满脑子的彷徨。职业生涯已经过了将近20年,教学、科研、管理都做了个遍,业务流程已然完全熟悉。所谓熟悉,其实却也全是障碍。在工作中有不少横亘在面前的问题,似乎有空间去做事,但各种纠结,却让自己进退两难。这种熟悉,让自己维持有余,开拓不足,陷入了典型的职业倦怠期。
  也就在那个夏天,我在CCF计算机课程改革导教班脑洞大开。陈道蓄老师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课,打破常规体系的组合,精准设置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纵横引导,原来传说中的启发式是这个样子,知识体系的编织可以如此精妙。选修臧斌宇老师的“计算机系统”课,我的目标是更新知识结构。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在计算理论、软件设计方面做工作,计算机系统底层的知识生疏了。臧老师的深度解读,让我重新树起了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体系。
  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这两大预期目标顺利实现。而让我意外的是,我获得了延续职业生涯的难得的动力与方向。我的职业倦怠,一定程度上是受自己在科研、教学两个方面兼顾中,不知如何把握好度的困扰。从教后的十年,我最宝贵的时间全部献给了讲台,在经过几年科研训练之后,我已经完全理解专业老师做研究的意义。但我也清楚地知道,我已过不惑之年,即使全力科研,也是一名平常的研究人员。而历经坎坷之后,面对教学领域大家都没有办法的事情,我却是创意十足。科研能力迁移到教研上,我有太多的想法,但这些都需要时间。
  导教班70余名“同学”的热忱感动着我。能够有这么多的老师,抽出十天之久的时间,全封闭地认真学习,真的是没有想到。三位圈中大名鼎鼎的导师,全程陪伴,除了课堂,餐厅中、宿舍大厅里,随时,随地,都有师生在热烈地讨论着教学的问题。我的教学热情之火更加地炽烈了。在我给大家传出正能量的同时,我更加清楚,自己脑子中成天转悠着的教学点子,在同行当中,属于难得的宝物。这可以是我形成特色的最大的资本。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终身学习,也就意味着不断成长。成长的路上,需要有榜样,需要有鼓励。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没有选李晓明老师的“网络、群体与市场”课,但是旁听了几节。但就在有限的几节课中,李老师在几大领域中穿梭,让我感受到了交叉的力量和魅力。自己为何不能将目前的计算机学科背景,与教育的实际需求更紧密地关联起来呢?为什么不能在这个最需要自己做,自己最喜欢做、也是最有可能做好的领域中全身心投入进来呢?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为什么不能降低专业(计算机)要求,而在职业(教师)方面追求卓越呢?于是,有了和李老师单独的“约会”,我向他汇报了我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为IT学子义务提供学业咨询的工作,说出了我的犹豫。我得到了不多见的鼓励。我知道,以前劝我深思的人,在为我的利益、职称考虑,但我知道,我的视角与众不同。也许,我内心的倾向已经很明显,李老师的鼓励,天平倒向了乔布斯所言的follow my heart。更令我惊喜的是,李老师欣然接受为我的著作《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作序的请求。
  导教班结业三年有余,我度过了从教以来思路最清晰、争议最大、进步最大、工作最累最投入,却也内心最快乐的三年。这三年,我逐渐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调整为教育技术学,更多的时间,是直面教学中的问题,立足一线教师岗位,做着“问题求解”的功课。由在教学中不断引入信息化元素,让网络、手机在课堂内外成为大学生学习的利器。也因此,当遇到了翻转课堂,立刻像寻到了宝藏一般,在实践中,完成了翻转课堂可落地、本土化的探索。如今,“落地的翻转课堂”已经传播到了十几所院校和多场教学会议。“学生、条件、制度等诸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实施翻转课堂的理由,而恰是用翻转课堂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是我在历次做报告时的结束语,来自实践的感悟,鼓舞着更多同行开展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
  2013年夏天,导教班,红螺园,我的职业生涯后半程,加足了油料。

附:2013年导教班期间写的文字
  

目录
相关文章
|
8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
6天前
|
人工智能 异构计算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敬请锁定《C位面对面》,洞察通用计算如何在AI时代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B站开源IndexTTS2,用极致表现力颠覆听觉体验
在语音合成技术不断演进的背景下,早期版本的IndexTTS虽然在多场景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表现,但在情感表达的细腻度与时长控制的精准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推动零样本语音合成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能力,B站语音团队对模型架构与训练策略进行了深度优化,推出了全新一代语音合成模型——IndexTTS2 。
629 22
|
6天前
|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API
智能体(AI Agent)搭建全攻略:从概念到实践的终极指南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智能体(AI Agent)正成为变革性技术。它们具备自主决策、环境感知、任务执行等能力,广泛应用于日常任务与商业流程。本文详解智能体概念、架构及七步搭建指南,助你打造专属智能体,迎接智能自动化新时代。
|
13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Qwen3-Coder入门教程|10分钟搞定安装配置
Qwen3-Coder 挑战赛简介:无论你是编程小白还是办公达人,都能通过本教程快速上手 Qwen-Code CLI,利用 AI 轻松实现代码编写、文档处理等任务。内容涵盖 API 配置、CLI 安装及多种实用案例,助你提升效率,体验智能编码的乐趣。
1020 110
人工智能 数据可视化 数据挖掘
224 0